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略谈幼儿教育信任危机化解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1.教育公平信任危机
在我国,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入较少,幼儿园以民办为主,为数较少的公办幼儿园的门槛也比较高。因此,孩子能不能上幼儿园、能不能上一所好一点的幼儿园,实际上成了家长间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较量。在这场较量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自然处于下风。于是有些孩子上了贵族式的幼儿园,普通家庭的孩子上了条件一般的幼儿园,而许多农村孩子连上幼儿园的机会都没有。相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幼儿教育阶段的不公平现象更甚。普通民众想让孩子在学前阶段接受公平教育的愿望破灭了,幼儿教育公平信任危机凸显。
2.教育安全信任危机
目前频发的虐童事件导致民众对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担忧,使得幼儿教育安全信任危机凸显。尤其是最近浙江温岭女教师虐童照片的曝光,把这一问题推向了舆论的焦点。如果孩子在幼儿园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幼儿园、甚至整个幼儿教育体系就会失去公众的信任。曾有报道指出,有些家长为了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将录音笔装在孩子的口袋内。目前,有条件的幼儿园流行在教室里安装监控的做法,家长可以随时在互联网上查看孩子的一日活动情况。从表面上看,这种方式能使家长放心,但从实质上讲,视频监控体现的正是教育信任危机问题。只有在不信任的情况下,人们才会盯住某件事、某个人不放。生活在监控之下,一举一动都会被无数只眼睛监视,无论对教师还是幼儿,都是一件令人不舒服的事情。也许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的行为会更规范,但其心理也会变得越来越恐惧,不利于师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监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信任危机问题,并且会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3.教育内容信任危机
幼儿期是神经系统发展非常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认知新事物的能力非常强,如果此时能给予他们适当的刺激和训练,将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其一生成长奠定基础。国家规定幼儿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健康、语言、科学、社会和艺术五大活动领域。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内容侧重于知识学习,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大多出于知识学习的角度,而不是从幼儿的兴趣爱好出发。教学内容偏重于读、写、算,有的幼儿园甚至直接使用小学教材,为了让孩子多学文化知识,而挤占了孩子的户外活动时间。目前,社会上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批判不绝于耳。幼儿园盲目传授小学内容、甚至让幼儿写家庭作业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幼儿教育内容信任危机弥漫。对人的一生发展来说,知识固然重要,但良好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价值观念的树立等亦是不可或缺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成人”和“成才”并行的过程,仅仅关注文化知识的传授显然是不可取的,这必将贻误孩子的一生。
4.教育方式信任危机
幼儿有独特的心理发展特征,幼儿教育要与幼儿的天性相契合,应以游戏为主线展开。目前,许多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游戏成分偏少,在游戏的组织形式上,表现为自由游戏多,益智游戏少。上课时幼儿要统一坐端正,手背后,不准随便离开座位,教师提问时要先举手后回答,教师讲课不准随便插话,俨然一副小学生的模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倾向于将自己的所知灌输给幼儿,不重视让孩子在玩中学,没有充分发挥自主探索在幼儿学习中的作用。这种注入式的教育训练方式,将会使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磨灭殆尽,也使得应试教育正在幼儿教育中渗透、生根、发芽。
二、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根源
1.政府责任虚化
在我国,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范畴,国家对幼儿教育投入甚少,多数幼儿园由私人经营,幼儿教育市场化现象比较普遍。市场化使幼儿教育带上了浓厚的利益色彩,对于大部分民办幼儿园举办者来说,利益是他们追逐的主要目标。幼儿教育的成本由家长支付,其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家庭的经济实力决定了孩子上幼儿园的可能性和质量。目前,“上幼儿园比上大学贵”已成为社会共识,而收费低的幼儿园必定以降低保教质量为前提,政府责任的虚化导致幼儿教育领域产生了不公平现象。另外,很多地方政府不重视幼儿教育,有的地区在教育发展规划中对幼儿教育只字不提,这使得幼儿教育的发展缺乏制度和政策的保障,导致了幼儿教育质量的下滑,幼儿教育市场混乱成为必然的结果。
2.教育目标偏差
教育的目标指引着教育活动的方向。如果人们对教育目标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必然会导致教育实践领域出现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强调幼儿教育的目标是根据幼儿的特点,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主的原则,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常看到的是政策规定的目的被遮蔽和被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功利性和管理性的目的。比如,对很多幼儿教师来说,教幼儿识字和学习英语单词,与其说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不如说是为了在评比中拿到较好的名次。在教师的严格管制下记住了某个知识点,对于幼儿来说未必是件好事情,但如果幼儿没有记住教学内容,教师就会对其进行责罚甚至打骂,这样做虽然是违背教育的初衷的,但这样的事情却屡屡发生。究其根源,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幼儿教育目标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了偏差,以知识目标取代了全面发展目标,以管理目标取代了身心发展目标。幼儿教育目标是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的,离开了幼儿的快乐和发展,教育目标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3.教师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幼儿教师整体素质偏低,这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专业师资缺乏。现任幼儿教师中幼师毕业的只占少数,未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教师大量存在。第二,学历层次不高。幼儿教师中有许多人未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还有不少教师虽然达标了,但其学历属于函授、进修所得。第三,师资来源质量较差。受幼儿教师工作强度大、待遇不高、职称晋升无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吸引力相对较低,条件优秀者不愿从事该项工作,导致幼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难以胜任幼教工作。
4.教育监管乏力
教育监管不到位,也是导致幼儿教育出现信任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幼儿园的办学规模、人员配备、基础设施、教育安全等指标,国家政策虽有规定,但并未统一严格执行。目前,我国民办幼儿园较多,加之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幼儿教育市场混乱。首先,幼儿园审批制度不规范,导致非法办园现象大量存在。教育行政机构中缺乏专门的幼儿教育管理部门和人员,同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没有行政执法权,对于非法办园、非法办班现象难以治理,存在很多办学风险和隐患。其次,对幼儿园师资准入监督不力。政府对于民办幼儿园聘请教师没有实施严格的监管,导致大量不合格人员进入到幼儿教师队伍中,严重影响了幼儿教育的质量。第三,幼儿园收费不规范。目前,我国实施的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主要针对的是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收费主要采取成本核算的方式,难以遵循统一的收费管理规定,乱收费现象普遍存在,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导致了幼儿教育的不公平。
三、破解幼儿教育信任危机的策略
1.完善立法,加强管理作保障
如果教育者创建的制度环境存在缺陷,那么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就不是个体性的,而是群体性的信任危机。因此,加强幼儿教育法律法规建设迫在眉睫。目前,我国现有关于幼儿教育的政策法规,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都属于教育法律体系的第四个层次,所具有的法律效力较低,而在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都有着层次较高的全国性法律。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全国性幼儿教育法律规范,不少地方的幼儿教育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收费管理、保育教学、教师队伍、幼儿权利等方面尚存在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制约着幼儿教育的发展。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管理的实际状况看,出台专门的《幼儿教育法》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地方要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制定地方性的幼儿教育法规。有了完善的教育法律法规,才能够完善幼儿教育的管理体系,规范办园行为,加强政府对幼儿教育的监管力度,保障幼儿教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2.增加投入,经费筹措是关键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费作保障,幼儿教育的发展必然受限。目前,幼儿教育领域存在的许多问题说到底是经费的问题。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都有所增加,但唯独没有增加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因此,国家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幼儿教育投入机制,进一步增加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经费,确保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领域,这一性质决定了其经费投入应采取国家、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形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希望可以将学前三年的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这将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3.打造队伍,教师素质是重点
目前,幼儿教师存在待遇偏低、培训不足、地位不高等问题,导致我国幼儿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幼儿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笔者认为,要培养优秀的幼儿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加大幼儿教师职前培养的力度。国家要鼓励师范大学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同时要给予人力、物力、政策上的扶持,缓解我国幼儿教师稀缺的问题。其次,加强对在职幼儿教师的培训。目前实行的幼儿教师“国培计划”,便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国培计划由国家出资,由师范院校的相关教育教学机构承担培训任务,通过短期培训和长期置换研修的方式,有效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第三,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很多人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仅仅是集中看管孩子,大家都能做,这种片面认识是导致我国幼儿教师待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生存状态差导致很多幼儿教师不安心工作,优秀师资大量流失。因此,应将幼儿教师纳入到小学教师管理体系中,明确幼儿教师的身份,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让所有幼儿教师都能愉快而有希望地工作,做到安心从教、乐于从教。
4.改进教法,提高质量为目标
应针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开展幼儿教育,将幼儿视为“小大人”,一味进行知识灌输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幼儿教育“小学化”从短期效果看,也许确实会令教师和家长感到欣慰,但这种暂时的成绩是以牺牲幼儿的习惯和品格的养成为代价的,最终会影响到幼儿一生的发展。幼儿园要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主的原则,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让幼儿从事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活动。唯有如此,才能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
5.注重沟通,家园共育为途径
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应该保持方向上的一致性,否则幼儿就会陷入两难的境地,不利于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家长和教师可利用家园联系册、幼儿园开放日、家长学校等形式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和在园的表现。在交流和沟通时应本着“平等、民主、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切忌教师向家长告状以及家长向教师兴师问罪式的交流。对于幼儿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不良行为的出现,家长和教师更要注意双向沟通,共同商议解决方案,千万不能想当然、一厢情愿地办事。目前,幼儿园频发的虐童事件导致家长守着监控不放,甚至有家长让孩子带录音笔上学,这一方面反映了家长对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也折射出教师和家长沟通不充分的问题。孩子出现问题教师宽容心不足,不能主动与家长商量寻求解决办法,而是通过简单粗暴的惩戒来解决问题;家长发现问题不是在第一时间与教师进行沟通,而是通过自认为有效的途径对问题进行处理。这种单方面解决问题的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充分认识沟通的重要性,互相尊重、理解和体谅,加强交流,从而形成对幼儿教育的合力,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文作者:张燕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