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幼儿教学游戏设计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一、背景
现今的幼儿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如家庭教育的简单性,粗暴性和急功近利;学校教育的泛知识化和泛游戏化。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极大地阻碍了幼儿智力的正常发展和幼儿天性的自然养成,会极大地扭曲幼儿的心灵,造成将来心智的不健康。幼儿教育应回归它的本真,即:自然、天真、兴趣和认知。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既然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具有规律性,教育就必须按其规律来组织。他指出,一切理智的原料并不是所有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能吸收的,我们应考虑到每个阶段的特殊兴趣和需要。而作为教师,其主要的问题只是去发现符合每个阶段有些什么知识,然后,用有关年龄段的心理结构所能吸收的方式把它传授给学生。因此,我们的教育应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来设计,而游戏环节则是能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兴趣,引起幼儿关注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但是,从笔者的观察看来,目前许多幼儿课上,游戏过多过滥,许多的游戏设计并没有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来设计,纯粹是为了游戏而游戏,目的性不明确,看上去热热闹闹,孩子们也开开心心,但对于孩子的心智开发和对世界的认知能力的培养,则作用不大。这就是泛游戏化的教学,或者说是教学的泛游戏化。
二、幼儿的身心特点
正因为如此,我们就一定要真正地去认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去设计我们的教学。目前来说,幼儿的大脑记忆正从暂时记忆向永久记忆过度,动手能力也渐渐灵活,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如果方法得当,在学龄前可以学很多知识。有的在才艺方面已经显现出来,歌舞,美术,体育等等,许多幼儿已经能有较好的模仿和表现能力了。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一点,适时强化,则效果会好得多。对幼儿所感兴趣的事,能做到早发现、早培养,无疑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其次,幼儿的情感控制力在增强。虽然幼儿的情感是比较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波动,但是他们对于情感的控制显然要比入园前强的多,特别是在集体场合,在小朋友和老师面前。例如,有时幼儿之间的争吵推搡,有的小朋友已经知道谦让甚至是忍让了;分水果点心如果比别人小了也不会去抢等等。此时,由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也开始发展,例如当自己的表现或作品被忽视时会感到不安,有的幼儿甚至会找老师理论了;而当让他们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时会表现得很尽职。
第三,合作意识的增强。在相互交往中,幼儿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一些简单的合作性游戏。他们也能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
第四,动手能力的增强。许多幼儿已经能从事一些比较复杂的活动,对一些带有技巧性的运动也能够作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模仿,可以比较灵活的运用一些工具,如剪刀、画笔、铅笔等。例如,灵活地使用剪刀,会用橡皮泥等材料捏出各种造型等,还能正确地使用画笔、铅笔进行简单的美工活动。第五,求知欲望的增强。现在的幼儿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很强的探索欲望,有着太多的“为什么”,强烈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问题有时会令老师也措手不及。“为什么月亮会跟着我走?“”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奥特曼存在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层出不穷,老师的解答确实也要有说服力才行。
三、游戏导入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儿童年龄阶段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发展的教学内容,而不能一味地追求轰轰烈烈的游戏或纯知识的传授。如果我们教师不遵循儿童年龄阶段的特点,一味加速学生的发展,只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揠苗助长。每一个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和游戏阶段,应该由我们老师为其根据在这一特定时期的不同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可见我们的工作是复杂和重要的。皮亚杰指出,儿童的认知不能从外部形成,只能以有机体本身的发展来决定。可见,我们的教学并不能有意地去向幼儿灌输或传授某种知识,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帮助幼儿去游戏,在游戏中去发现,去思想,去摸索。只有他自己看到的,自己发现的,才能真正地在他的思想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记。这就是所谓的“自我发现的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千万不能过早地教给儿童一些他们自己日后能够发现的东西,这样会使幼儿的创造力过早地丧失,就像人失去了一双探索世界的眼睛,这将多么得可怕。往大了说,一个民族的创造力过早地丧失,将来何以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游戏的选择应该是以益智游戏为主,而不是纯粹的玩乐。益智游戏可以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力。科学早已证明,玩益智游戏可以有效地开发人的智力,提高人的智商。经常玩益智游戏的孩子,他们大脑的开放性思维能力较强,思维活跃,动手能力也强。幼儿的行为是以游戏为主导,只有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和劳动,也只能在劳动和学习中进行游戏,才能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很好的发展。以笔者在教学中的两次尝试为例:
1.前一阵,上海电视台正在播放关于毕加索的作品,笔者看到有一幅作品是可以用来给孩子们欣赏的,这就是毕加索的反映二战的《哭泣的女人》。有人会说,毕加索的绘画晦涩难懂,寓意深刻,小小的幼儿能看得懂?其实不然,我看中的恰恰是图画中那女人夸张的表情、诡异的色彩和笔直的线条。当我把这幅画通过投影展示给孩子们看的时候,许多孩子不出意料地“哇”地叫了起来:这是什么呀?当然,孩子对这幅画所蕴含的深意是不能理解的。我就先让孩子们运用眼睛仔细观察画中人物的表情特征,并试着模仿,从中体悟艺术元素的特质,如线条笔直、紧缩的表现,暗谕着内心的不愉快,痛苦拉扯手巾、牙齿与手的紧张感等,表达的是对战争的恐惧。藉此学习欣赏画作、开拓想象力。这幅作品,作者表达的是对战争的恐惧和愤怒,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去分析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时代背景,但我们可以从“哭泣的女人”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中,感应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许多孩子看了之后,也会说“我们再也不要战争”“战争会死好多人的”“可怕”等的话,说明至少这个美术欣赏是对孩子们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的。
2.找找画画
游戏目的:训练幼儿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游戏内容:在多张纸上分别画出6只小兔的体形(三角形、梯形、半圆形)。游戏时,先让孩子仔细观察图中6只小兔的形状,然后让孩子在三个空白处画出自己推断出的三只小兔的体形。一次画不对的话,应多次重复直到画对为止。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更换其它的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等,以及其它的动物造型:小鸭子、小猪等。游戏指导:游戏时,如果孩子画不对,教师可提示:6只小兔的形状分别是三角形、梯形、半圆形,从6只小兔的排列上可以看出,每一行、每一列小兔的体形都不一样,看看想想每一行、每一列有什么规律,再想想应该给空缺处填什么形状的小兔,是三角形、梯形还是半圆形。孩子们从图形的变化中,感受到事物形状的变化,为发展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打下基础。同时对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记忆力和细致认真的良好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四、结语幼儿教学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值得我们每个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断思考和探索。只有当我们的教师真正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还孩子们以自由和快乐,让孩子们在真的游戏中学习,在真的游戏中成长,那么,我们的学前教育才算是真正跨出了重要的一大步。#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