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革新途径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革新途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革新途径

 

一、戏剧表演课程的现状分析   (一)教材设定与专业教学方向不符   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在专业教学计划中通常开设1—2个学期,周学时2节,作为该专业的必修课,要求在较短的学时中既要让学生了解表演课的基础理论更要要求学生通过实践训练具备一定的表演素质。故而更侧重于舞台艺术实践的训练,教师通常是安排学生通过对一些短小剧目的演练和角色塑造包括对一些区域和地方的戏曲、舞台小品的练习模仿。所以对该门课程的教材内容设定要求既要精炼又要包括一些不同风格的剧目脚本,让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有的放矢。而现实的十二五规划教材库很难找到符合音乐教育专业课堂教学的教材,更多的是供戏剧学院、电影学院、传媒等专业适用的表演课教材,教材内容侧重更深刻的表演理论,与音乐类专业的教学培养方向不符,更不能与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从业方向实现对接。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   专业的戏剧表演课程是从表演基础素质着手,从演员的创作素质训练着手,从表演基础训练到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基本技巧到完整的舞台人物形象塑造,主要培养学生适应舞台剧、电影、电视剧等专业表演创作需要。而音乐教育专业的表演课程主要侧重舞台艺术表演,即如何从舞台角度展示专业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在课堂上历练综合的编、排、演能力素质以达到适应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从业方向的目标。教学内容更要求有很强的实践性,小到演唱一首完整的歌曲、弹一首曲子、跳一段舞蹈,大到如何编排适合中小学生参与的表演作品,参与策划组织大型演出活动等,教学内容更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打破按照表演专业的授课内容、方法、模式,逐步建立规范更为适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戏剧表演课堂就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和切入点。   二、分析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培养音乐教育   专业学生表演素质的目标要求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颁发,系统建立了幼儿园、中小学课程目标评估体系,是教师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制定教师教育课程方案、开发教材与课程资源、开展教学与评价,以及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依据。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的改革也必然按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目标要求开展,实现课程改革与培养目标的对接,提升培养的实效性,让学生毕业后更好把握教育教学的着眼点。   (一)目标领域一(教育信念与责任)——对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的目标要求的理解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领域一(教育信念与责任)就是针对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教师信念与责任提出的标准和要求,就是对培养师资的的标准和要求,课程设置也必然要围绕目标展开。对每一门课程,特别是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必然要求对照标准目标逐步渗透。音乐教育专业的戏剧表演课也不例外,我们必须要通过对一系列儿童少儿作品的演练学习,对系列挖掘教师教育人生、教育理念的剧目实施教学,才有可能让学生对儿童青少儿的成长特点加以了解,才有可能让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树立良好的教师观。而不能停留在对中外、地方的传统经典剧目花费大量时间教学排练,学生真正站在教师岗位上必然会盲从而无从下手,不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不了解学生的行为特征,戏剧表演课的课堂效果必然缺乏针对性,所以教学改革也是必然。   (二)目标领域二(教育知识与能力)——对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目标要求的理解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领域二(教育知识与能力)即要求培养学生理解培养对象的知识与能力,具有教育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并具备发展自我的知识与能力。从戏剧表演课程的角度而言,就是应从分析、欣赏、观摩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儿童体裁的剧目、影片,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少儿的个体发展与差异,获取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特征,并可以模仿性的进行角色塑造和剧目排练。让学生在角色片段的演练中潜移默化的理解感知幼儿园、中小学生的价值取向。还可以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设计主题活动和组织课外活动,在不断学习实践中总结规划,不断提升自我素养,汲取优秀作品的成功经验,分享使用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实现自我转化。这就要求戏剧表演课堂上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做到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从剧中来到剧中去,才会逐步提升学生的感知力,即和培养对象的从业方向实现结合,又和教师课堂教学改革方向一致。   (三)目标领域三(教育实践与体验)——对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目标要求的理解   目标领域三(教育实践与体验)即培养学生毕业后掌握课堂教学的规范过程、参与班级管理、参与各种教研活动获取与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师直接对话和交流的机会。针对这项评价体系,音乐专业戏剧表演课程的优势更为突出,我们完全可以把戏剧表演课堂设计成模拟幼儿园、中小学的课堂模式,以不同类型的教师形象塑造、不同类型的学生形象塑造为主题,让每一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戏剧表演课堂上塑造教师形象,让每一位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塑造儿童的行为特点和角色。一节戏剧表演课就是一节学生的角色塑造课。学生通过角色的塑造即把握了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特点,又在学习阶段进行了系统的实践锻炼。通过戏剧表演课让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进行角色转换。当然,课堂内容的设置可以是幼儿园、中小学的音乐课,也可以是一次班会、一次家长会、一次主题团会等。把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戏剧表演课的教师自然成了学生们的配角,主要实施指导、观摩、评价、引导,在模拟现实的课堂气氛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增强积累学生研究教育实践的体验和经历。   三、如何实现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改革   (一)实现更为适合音乐教育培养方向的戏剧表演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p#分页标题#e# 针对目前音乐教育专业戏剧表演课程教学内容与培养方向的差异,结合教师课程改革目标体系,首要的就是对戏剧表演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打破传统的以歌舞剧、话剧、戏曲等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侧重于戏剧表演课程基础理论和儿童剧有机结合为主体的教学内容实施教学。并进一步拓展以教育为主体的剧目讲解、排练,也可以对部分教育影片的改编,比如张艺谋执导的影片《一个也不能少》可以改编成以舞蹈形式为主的情景剧等。我们大可不必花费大量精力去塑造《白毛女》《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经典人物角色。当然也可以通过观摩幼儿园、中小学的课堂教学,自行创作改编他们教学课堂的小脚本,实现日常课堂的艺术化,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通过不断的积累必然会让音乐专业的学生能在大学期间了解把握自己的从业方向、从业岗位的特点、从业对象的特点,也能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进步,能尽快实现从学生到教师角色转变。   (二)实现戏剧表演课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改革,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艺术想象力   传统的表演课堂完全以教师思维为主,教师通过布置任务,学生准备,集体融合的方法和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没有充分考虑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和专门的表演专业学生特点的差异性,我们既要注重学生整体对课堂任务角色的完成,更要强调每个学生个体的自我发挥,课堂教学尽最大可能与每个学生的专长相结合,针对声乐、器乐、舞蹈等主干课程中学生的主修方向实施个体与整体的结合,即注重整体课堂教学又与学生的课程优势并轨,让学生针对自我专长设计舞台艺术效果,实现整体观摩评价模式,这样学生既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客体,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还可以磨练每个学生的艺术品质增加舞台表演经验。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的社会技能大赛和主题活动,形式可以是以个人艺术角色塑造,也可以是多人的结合,教师作为指导者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实施教学和编排,实现课堂教学和竞赛活动的对接,必然会对每个学生的表演素质大大提升,实现“1:1:1”和“1+1+1”的双重效果。   (三)实现戏剧表演课程实践环节的改革   传统戏剧表演课堂实践环节大多在实训课堂进行,不能充分与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业岗位充分结合,前面提到的模拟幼儿园、中小学课堂教学场景的上课模式效果应该很好,更多的是应该让学生通过到学校见习并参加各类型演出和比赛,实现专业与实践的结合。戏剧表演课教师应该从这一角度对个别学生和学生小组等艺术表演形式进行细致认真的指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在各类型的竞争比赛中找到实战的感受,不断积累丰富的舞台艺术实践经验,打破传统学生停留在课堂上的小舞台,无法验证真正的艺术效果,艺术价值无法体现,故而,实践的多样化,形式的多样性应灵活多样,实现表演课堂的社会化。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有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标准的指导,各类教育类课程改革将在不断实践中实施,戏剧表演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实施该门课程的改革也将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优化的过程。本着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从业方向,本着社会的市场需求,本着改革发展的眼光实现科学发展,戏剧表演课程的教育教学也将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摸索更为符合该门课程的新模式,从而达到教育培养的科学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