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英语生态课程创造评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陶培娟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中学
变革师生交往方式是开展和谐教育的关键
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方法之一。如果教师总是用命令式的语气进行生硬的提问(如:Tellmetheanswer!)或对学生的提问做出生硬的回答(如:No,you'rewrong.),学生在情感上会与教师拉开距离,教师显得缺乏亲和力。因而,学生往往表现出一味地从众与退缩的状态,在今后的课堂中将很少有学生主动回答问题。在这种课堂方式下,交际英语是无法形成的,更不用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从生态角度来看,教师提出问题时要能够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例如问:Canyousaysomethingaboutyourlifestyle?其声调表情都要像问话,而不应是审问。学生回答时,教师可适时运用鼓励性语言(如:Don'tbenervous.Verygood.I'mgladtohearthat.等)和适时地插话,进行圆场和启发。例如:Ithinkyouhaveahealthydiet.ButIdon't.Ialwayseattoomuchsugar.教师这样的插话是为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减轻被提问学生的紧张感。提问的技巧在于保证学生能够回答并乐于回答。提问要选准突破口,紧扣内容发问,交给学生的任务要明确,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切忌大而空。另外,注意适时发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发表意见,教师的应答应根据班级情况,灵活多样。
英语课堂经常进行的对话活动(Pairwork)或小组活动(Groupwork),一般都是由教师指定同座或邻座同学进行的。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学生接触面较窄,交际范围小。这时,教师可让学生走出座位开展Pairwork或Groupwork,学生从总是坐着的状态,走出原有的狭小空间,与众多学友自由组合讨论。另外,除了一贯以来的对话表演外,还可多设计一些表演短剧、抢答竞赛、编著故事等新颖的活动,把适当的课题导演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语言情境,让学生比较轻松,自然地达到训练的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将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英语知识的运用能力也会得到更快的发展和加强。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是开展和谐教育的保障
评价不是教学目的,而是一种教育学生积极向上的手段,因此评价的结果应能促使学生积极向上。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在儿童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为此,我认为作为课改中的实践者首要的任务就是更新理念,确立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多元化评价主体的核心,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正是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为学生发展创造、创设条件。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自己,学生想像丰富,有很大的创意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要让学生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自己的学习表现,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判断中,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客观的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做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
教师应对学生自评、互评做总结性评价,而不能让学生层次的评价放任自流。让学生参与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评价能力本身就是教育的目标。只有这样,教师的评价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才会拉得更近。教师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培养。在情感与策略方面,教师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不懂就问,虚心好学;能否认真听讲,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能够大声说英语,而且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否认真地完成课内学习任务。在知识和技能方面,注重考察学生能否听懂教师的课堂教学常用指令。传统的评价标准是以教师为标准,以教师的理解为主体。事实上,世界是多样化的,唯一标准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也是违背辩证法。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来评价自己或同伴的学习,其标准的层次化特点将会体现出五彩缤纷。这种多样化、层次化的评价标准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民主氛围。他们会在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中矫正自我行为,从而最终达到会学的教学目标。
开展和谐教育,构建生态课堂
和谐教育是一个发展的理念,生态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课堂。和谐的生态课堂是充满民主的课堂,是活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在和谐生动的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先进教学设备,开展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学习,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要学,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构建和谐轻松的课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催生和谐生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