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中文学科设置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英语中文学科设置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英语中文学科设置思考

本文作者:张桂英 单位:简阳市教师进修校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英语教育(包含专业英语和非专业英语)的讨论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参与讨论者或从学科本身的角度切入,或从国外的英语教育入手,都提出了一些富有价值的建议,对推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事业发展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但是,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非常严重,而这些问题从以上两个维度审视是很难发现并得到解决的。本文试从另一个新颖的角度———中文学科教育的角度来反思国内的大学英语教育,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中文学科的经验提出解决方案,以期能为中国英语学科建设添砖加瓦,并恳请同行指正。虽然中文学科与英语学科有着很大的不同:两者是相互独立的一级学科,对中国人而言,前者属于母语的范畴,后者属于外语的范畴;两者在教学语言、教学重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但是二者又并非毫无共同点:最为重要的是,它们同属语言文学学科,学科性质相同,这使得它们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培养目标等方面又应该是相似的———基于这些根本的共同点,我们就可以在二者间进行比较,并借鉴中文学科教育的成熟经验,使之有选择性地为英语学科教育所用。概而言之,两门学科之间的比较与借鉴可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教材

众所周知,中文学科教育既注重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又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而这一切都是通过从小学到大学一系列课程来实现的。英语学科教育无疑也具有相同的培养目标。但是,通过比较两门学科的教材,我们不难发现:中文学科从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其教材都是通过选录大量的文学(性)篇目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学文化素养的。而英语学科走的却是另一条路径:其教材选录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非文学(性)篇章。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的外语起点没有母语高,因此,在起步阶段,可以选用非文学(性)文章作为课文。但问题是,作为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大学阶段,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精读课教材仍然采用非文学(性)篇章作为教材,这在公共英语教材中尤为突出:专科阶段,本科阶段,硕士研究生阶段,博士研究生阶段均采用非文学(性)篇目作为课文。而从这些教材的编者们那里得到的解释是:要进一步加大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此,笔者大惑不解:难道我们要让学生一辈子都仅仅停留在语言能力的训练上吗?除了语言方面的学习,难道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学习比语言更为重要的文学文化与人文精神吗?难道以文学(性)作品作为课文就会妨碍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吗?对于这些问题,似乎很少有人思考过。这从当前发表的有关英语教育的论文即可看出。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生、教师和教法,偶尔论及教材,也大都是赞赏有加,溢美有余。似乎这些教材已是完美无瑕了。但据笔者的教学体验和实际调查,这些教材一则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二则难以开展有效的语言训练,三则更难以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文学文化知识与修养。而最终学生的反馈结果是:除了多认识了几个单词,其它便一无所获了(而很多时候连单词也难以记住)。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充满了挫折感(尽管学了多年英语但语言能力没有实质性提高)和厌恶感(课文枯燥乏味)。这样的效果固然有教师、学生方面的原因,但很明显教材也难辞其咎。难道教材就非要设计得内容枯燥、语言单调、气氛沉闷、面目可憎?难道英语学习的惟一目的就是培养语言技能?难道培养语言技能的途径就只有一条?而如果我们思考并借鉴一下中文学科教材比较成熟的做法,也许我们能找到一条走出困境的路径:从大学开始,在大学英语专业教材及大学英语公共课教材中大量选用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以此为契机,全面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各种语言技能,而与此同时,又可结合文学作品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学文化教育以及人文素质教育。这样改革教材内容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它可以达到一举几得的目的,真正完全符合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效地避免了以往的教材漠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偏重语言,偏废人文,从而严重偏离了英语学科人才培养目的的弊病。

二、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大学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中文学科相比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总的说来,中文学科的课程种类多,学科视野开阔;英语学科的课程种类少,学科视野狭窄。例如,中文学科不仅开设中国文学课,而且还开设外国文学课———其内容涵盖除中国以外几乎全世界所有地区的文学;欧美文学、亚非拉文学等等。也就是说,中文学科具有一种博大的胸怀,它不仅仅将目光聚焦在本民族文学上,而且还打破国家界限,放眼世界;况且,目前中文学科还开设了旨在打通中西、研究中外文学与文化关系的新学科———比较文学。而英语学科界的状况是怎样的呢?多年以来,我们主要开设了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简称“英美文学”),有少数学校开设了澳大利亚文学、加拿大文学等课程,但这也仅限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如果从中文学科处得到启发,我们是否可以考虑打破单一的语言界限,增加法国文学、德国文学、俄苏文学以及中国文学和其它亚非拉国家文学内容呢?在此基础上,英语学科还可开设比较文学课程。当然,教材在叙述语言上仍然采用英语。这样,英语系的学生不仅语言得到了进一步的训练,而且其文学文化视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这就可以比较有效地解决英语系学生视域狭隘的陈弊痼疾。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目前全国各个大学的中文系都开设了专门的中文普通话课,而且要求学生过级———目的是强化语言规范,消除语言障碍,促进交流。否则,人们各自所讲的方言会严重地影响交流的质量,甚至会导致交流失败。然而,大学英语(非专业)课程里却至今没有专门的一门类似中文普通话的英语语音课。大家都知道,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学生进入大学时的英语语音普遍很差,并且与各自的方音夹杂在一起,亟需进一步规范。而且由于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因此相对于汉语普通话而言,纠正起来就更加费时费力。所以,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增设语音课是完全必要的。并且,只有矫正了学生的语音,使其发音趋于标准,才能真正提高其听和说的水平。这些年来大学生听说能力始终提高不大,无疑与未开设语音课有极大的关系。

三、教法

长期以来,英语学科的课文教学深受“语言中心论”的影响,教师几乎将全部时间与精力放在对课文的词汇、语法、语音点的讲解上,将一篇篇课文分解得肢离破碎、七零八落,学生在学习时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觉得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便心生厌恶,其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课文的分析讲解上,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可向中文学科借鉴。中文学科认为,作为语言与文学教学,讲解语言点无疑是应该的。但这些语言点毕竟是处于课文的语境之中,如果只讲解语言点而不顾及其语境,学生对语言点的理解及记忆也必定不准确,不深刻;而对文章组成部分的理解最终是指向整个篇章的:其最终目的是要了解和把握文章的整体意义。同时,对于文学(性)篇章,还必须对它作审美式的阅读和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充分体现文学(性)作品的价值。那么,怎样对文学作品实施美学分析呢?或者说怎样去发现作品的美呢?首先,对于不同的文体,应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分析其美学特征。如小说具有情节之美、人物塑造之美,诗歌具有情感抒发之美、音韵之美,戏剧具有矛盾冲突之美、动作之美等等。教师在具体讲解时,应抓住它们各自的特性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分析,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文学的魅力。其次,一篇优秀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它在谋篇布局、行文结构等方面也往往具有其独到成功之处,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发现其美并以之作为学习的榜样。其三,优秀的篇章在语言的运用方面往往也是成功的范例,在其中我们能发现其语言之美:如使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以使表达形象生动或达到特殊的效果,选词独特考究,句式变幻多姿,语言风格或俏皮幽默,或庄雅凝重,或简洁明快,或幽曲多韵。其四,发掘美文中蕴蓄的深厚情感、深邃思想、深刻哲理也是对文章的一种有效的审美分析。对文学作品进行美学解读的方法不胜枚举,上面仅列出了比较典型的几种。在对英语课文作审美分析时还可向中文学科具体借鉴。总之,改革英语课文教学,打破“语言中心”模式,引入审美赏析方法,会使英语教学之路越走越宽,教学的效果也会越来越佳,也必然会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p#分页标题#e#

四、观点批驳

近年来,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界流行着许多错误的观点,由于这些观点从本学科的角度看似乎无错,已经被广大师生所接受,其危害可谓极大极烈,因而必须对之进行批驳矫正,以正视听。其实,这些流行观点如果从中文学科的角度看,其谬误无疑是十分明显的。下面选取两个影响较大的错误观点进行批驳。

(一)教完了语言,教会了学生听说读写,就没有什么可教了

这是非常典型的狭隘的外语教育功用主义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外语的工具性,把外语教学的范围缩小到听说读写之内,而没有看到以外语语言为载体的文学文化以及相应的文学文化课程。长期以来,由于视域的极度狭隘,广大师生只重视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文学文化的学习,造成了学英语的学生头脑空洞,思想浅薄,文化素质低下,言之无物,言之无文,其语言能力最终也难以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然而在外语界却频频有人提出了本应该不是问题的问题:当教会了学生熟练流畅的听说读写之后(而实质上我们的学生还并未达到),我们还应该教他们什么呢?甚至还有人杞人忧天:英语学科必须与其它学科或专业(如法律、旅游、管理、财经、商务)结合才有出路,否则便会面临学科危机———因为随着以后学生语言能力的逐渐提高,设立专门的英语系,开设专门的英语课程已没必要。这些问题和观点乍看之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不然。如果我们从中文学科的角度审视之,它们便不攻自破。试想想:我们每一个人在自己的母语方面应该说听说读写能力都很强了吧(至少比自己的英语强),可是为什么我们还要在大学开设中文专业(而且课程种类繁多)、中文课程(如大学语文以及其它与中文相关的公共选修课),而且还开设中文硕士学位课程、中文博士学位课程等等?如果依这些人的观点来看,这岂不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吗?而且,众所周知,全国许多大学的中文专业也未见其必定与其它学科或专业结合,而照样办得红红火火,兴旺发达,并未见其消亡。因为,不言自明的是,对于一门人文学科(英语也是一门人文学科),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其语言,而且还要学习它浩如烟海的文学文化内容以及人文精神,这才称得上是对该学科比较完整的科学的把握。总而言之,目前英语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荒谬的观点,无疑是与一些人对英语学科理解肤浅、始终带着一种功利的眼光看待这门学科造成的。而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中文学科的角度思考便不难发现并纠正其错误了。

(二)“外教”比国内的英语教师教得好

这一观点被许多人(包括英语教育界人士)视为理所当然且颇为流行。而且随着大量的“外教”涌入中国,有人惊呼:国内本土的英语教师要失业了!其实只要我们冷静分析这些“洋教头”的背景,并从中文学科教育的角度思考,就不会得出这一结论并惊慌失措了。在许多人看来,“洋教头”口语流利,语音纯正,毫无疑问比在国内培养出来的英语教师教得好。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包括大、中、小学)大量引进“外教”,并以“外教”数量的多寡作为衡量学校外语师资力量强弱的标准。然而,中文学科教育认为,只有当一个人接受了本专业(中文)系统的知识教育,学习了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本学科的教学方法,并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之后,他(她)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师,也就是说,他(她)才有可能胜任该专业的教学工作。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都会汉语,但从中文学科教育的角度看并不是每个中国人都能教或者教好中文专业课的原因。而许多“洋教头”在来华之前,或未受到过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语言学、文学等)教育,或未系统学习过相关教育理论和英语教学方法,或未有过相关教学实践经验,如此我们还能十分肯定他们比国内受过专门训练的英语教师能教好学生吗?当然,笔者并非全盘否定所有的“外教”:他们当中也不乏专业精、理论深、经验丰的专家。笔者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提请国人注意:不要盲目迷信“外教”,不要丧失自信力,要有自己的眼光,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英语教育。

五、结束语

对于中国目前的英语教育,我们固然可以从本学科的角度去审视,但是这往往会导致观者“不识庐山真面目”,究其原因,还是“只缘身在此山中”。而要避免这一视觉的盲区,我们只有跳出本学科的圈子,从“他者”的立场去观察。当然,“他者”是很多的,中文学科仅是其中一例。从中文学科教育角度反思英语学科教育,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以前被遮蔽、被忽视的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当然这一方法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可能解决英语教育的所有问题。但是我们坚信它能对中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