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与学科教育理论结合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通识与学科教育理论结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通识与学科教育理论结合

本文作者:舒小昀 陈滔娜 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系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大学教育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以人的理性发展和德性完美为最高目标,而不仅仅是培养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台港澳地区的大学相继进行通识教育改革,中国大陆自90年代开始提倡素质教育,有些学校尝试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通识教育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为学生提供更大的成长平台,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之成为具有良好价值观念的社会公民。通识教育逐渐成为大学教育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人才培养成为大学关注的焦点。在通识教育的视野下,我们思考将学科研究与教育研究相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将大学理念与大学的功能相结合。本文以文明史课程为中心讨论如何将教育理念与学科教育融为一体。

一、通识教育理念与文明史课程追求

教育理论界对通识教育的理解有各种各样的表述。最早明确提出现代意义通识教育概念的是19世纪初的帕卡德,他赞同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全面了解来为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借此解决专业教育的狭隘性问题,“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pp.6-7)哈佛大学1945年发表的《自由社会中的普通教育》报告也透露了通识教育的旨趣:通识教育是指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培养一个有能力的人去有效地思考,善于思想交流,能够做出切题中肯的判断,对于不同价值做出辨别。[2](p.188)更通俗地说,“通识教育就是:当你接受了教育,又把当初学到的内容忘记后,最后还剩下的东西”[3(]p.9)。通识教育追求学生在广博知识、解决问题方法与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工具式训练。

通识教育与古典自由教育同根同脉。自由教育将人视为一个拥有自由心灵的人来开展教育,其目标就是获得理智的发展。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关注人自身的发展。由于社会分工日趋细化,19世纪以来的教育主要按专业来进行,这种按专业细分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过早进入专业领域,专业教育使得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受到限制,直接影响学生的潜在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不再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而与人的终生发展相联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提到教育的作用时特别指出,教育是一种社会经历,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升学和谋生,而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充分发挥以及个人终身学习,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这种教育是一种应对策略“,鉴于科学进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新形式所带来的迅速变革,必须把相当广泛的常识与就少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结合起来。”[4](p.9)通识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尊重和满足人的内存求知需要、促进人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唤醒理性,开发心智,最大限度促进人的发展。在这一终极追求上,文明史课程与通识教育是一致的。

作为课程学习的文明史展示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演变和人类当代状况的基本性质,在知识、方法与修养上与通识教育的宗旨相一致,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文明史遵从通史的意涵,重在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的连续不断与相互联系。在《说文解字》中,“通”“达也”,其反义词是“穷”“,往来不穷谓之通。”“通”是指空间意义上的由此及彼,而空间上的往来不穷又是在时间里进行的,因而也就变成了时间上的连续不断。[5]中国古代对文明的理解有“经天纬地”、“照临四方”两个重要的观念[6](p.2),也说明了文明将人与人、现在和过去联系起来,“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明史也就是世界通史。……文明史不同于世界史,就是它所研究的单位是各个文明,是在历史长河中文明的流动、发展、变化。”[7](p.6)

文明是人的文明,是人类创造的财富,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文明史穿越时空,关注人类的总体发展进程,连接了不同学科,展现人类发展全貌,涵盖的范围从科学到艺术,从自然到哲学到宗教。文明史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过去时代的史料与事实,更重要的是理解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了解人类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与方法,这些都与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建立起直接联系。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文明史充满生命力。联系是创造的基础,事物之间的不同联系能形成许多生长点,产生新的知识,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也正是缘此格外受人重视,正如能够进行广泛知识联系的达尔文与就事论事的水手存在本质区别:“一些水手曾从地球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但是,他们所碰到的外在对象之丰富多彩并不对他们的想像力构成任何一种协调一致的图景;……他们所看见的任何东西,都不会把他们带向未来或带向过去,带向任何超越这些东西自身的思想。”[8](pp.131-132)达尔文就不是这样,他搭乘军舰沿大洋海岸观察,将所见到的事物与现象联系起来,在生物、海洋、地理、气候等之间进行广泛联系,拓展了人类对生物进化的宏观视野。联系能引发思考,联系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文明史关注各种事件、进程、文化、交流等之间的联系与发展,融古今于一炉,汇政治、经济、文化为一体,展示人类文明从古到今的发展与各种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责任与追求,培养视野宽阔、具有判断能力与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大学的立命之本。通识教育的起点与追求是人的整体发展,因而它格外重视人的能力开发和培养。在通识教育视野下,文明史教学关注知识的整体性、广阔性和联系性,重视方法训练,重视完整人格的养成。文明史教育体现通识教育理念,有助于通识教育人才的培养。“人类文明史就像一条长河,时时回望它,才能使我们寻到自身的原点和根基;人类文明史就像一座宝库,时时挖掘它,才能使我们不断变得更加富有;人类文明史就像一位长者,时时面对它,才能使我们变得更加睿智。”[9](pp.2-3)这是文明史的内在魅力。在通识教育中,文明史教育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二战后,美国一些大学开始开设文明史课程,“西方文明课程变成了战后课程设置中的一大创新。”[10](p.428)文明史课程重视文化的主题,注重价值观的塑造,课程设置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从最近的情况来看,哈佛大学2005年核心课程涉及七大领域,其中有“外国文化”介绍非英语文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及其研究方法,还有“历史研究”让学生当代世界之背景与发展之主要事件,着重历史材料的研读与分析。①#p#分页标题#e#

香港中文大学“四范围”通识科目是文化传承、自然科技与环境、社会与文化、自我与文化。台湾大学2008年的通识课程分为包括历史思维、世界文明在内的八大领域。台湾清华大学在人文类通识教育选修课中设有“世界文明史”。复旦大学的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有“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模块,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历史演变和文明的多元发展、冲突、整合及其在当代的意义,开设了包括文艺复兴、中西文化交流史、环境变迁与中华文明在内的十几门课程。清华大学的文明史通识课程指向让学生对中国文明史和中华民族精神有较全面的认识和较深刻的认同;对世界文明史有基本的了解,学会自觉地从世界文明史与振兴民族文化的高度来看中国和世界,增强文化自觉。文明史体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和谐发展的目标。我们可以从方法、修养等方面思考如何将文明史学科教育与通识教育融为一体。

二、文明史方法观与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将知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指向内容的博与通。文明史产生于人们不满于历史被分割成条条块块,力图还原人类活动本来的统一面貌,将人类经历的各组成部分结合成整体,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体。文明史并非只对历史事实进行描述,它的目标就是解释历史发展过程,解释人类对历史的认知。学习文明史旨在形成文化意识、问题意识,寻找问题解决的基本路径,让学习者基于历史背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与思考问题。文明史教育指向方法的训练,其基本理念为通识教育提供一种路径。学习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变未知为已知的过程。史学方法由一般思维方法和特殊专业方法构成,两者缺一不可。史学家余英时谈史学方法时提出,史学方法有两个不同层次的含义:一是一般的科学方法在史学研究方面的引申,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二是各种专门学科中的分析技术,如天文、地质、考古、生物等各种科学中的具体方法都可以帮助解决历史问题。[12](pp.443-445)通识教育着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态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各种变化。社会总在日新月异,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基础上,须重视方法的训练。“现在也许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所有领域都在发生迅速变化的时代,以至于一代人在政治学、工业、商业和工艺学领域所掌握的实际知识对于下一代人几乎没有什么价值,父亲学到的生活知识对于他的儿子几乎毫无用处。如果新的一代要想找到走出明天的迷宫之路,他们所需要的是原则,永恒的原则,而不是资料、事实和有用的小常识。”[13](p.71)正因为如此,学生应在不同领域得到深入的方法论训练,文明史教育可以说是其中一种尝试,它以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各种问题为主线,通过共同的问题将各个学科联系起来,涉及各学科的研究方法。

文明史涵盖了各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需要综合的方法观。学习知识是为了系统地认识世界,通过知识迁移在不同专业领域或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人们可以从历史的学习中,从过去的行为、事件、趋势中寻找现实价值。“通过过去来理解现在,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现实和过去是以它们各自的光亮互相映照的。”[14](p.18)有人认为“历史不是一件约束物,它不能束缚目前的一代。……如果你想要知道你要去哪儿,它帮助你了解你曾去过哪儿。”[15](p.49)历史与现实紧密相连,人们在现实中为了更深入了解被研究的事物人为地选择了不同的研究角度,但综合的跨学科研究是知识本身发展的要求。历史学能在与其他学科的“交接点”上实现真正的跨学科发展,历史学与其他一些学科找到了共同的研究对象,并把他们的研究在方法论上统一起来,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搭起了一座跨越疆界的桥梁,用历史证据去检验的各种理论和观点。文明史研究涉及诸多社会科学,如社会发展进程、经济改革、文化传播与传承、语言变迁、人口流动、教育目的与内容的变更、各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存在等,力求对文明的观念有一整体的把握与阐释。布罗代尔从几个方面分析文明,作为地理区域的文明,作为社会的文明,作为经济的文明,作为集体心态的文明。[16](pp.29-43)文明史采用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法,统括诸多学科门类。文明史关注人类经历的内在联系,通过跨学科研究方法打通了相关领域,使学生能从不同视角思考问题,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文明史教学穿越时空,打破学科界限,提供多学科学习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及方法的训练。学术有传统,知识有传承,知识的创新须建立在知识的积累之上,经典阅读是必要的方法。经典阅读与批判性阅读是研究历史的基本训练与方法。

文明史也不例外,同样重视批判性地阅读、鉴别史料。经典是人类知识和思想的精华“,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17](p.4)有学者指出,“对一个社会来说,经典训练可以传承和发扬文化传统,增进社会成员的认同感;就个体而言,经典训练可以使人获得一定的思想和知识水准,为寻求有意义的生活做铺垫。”[18](p.198)历史学把漫无头绪的零散事实连接起来,让人在阅读中发现,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联系,并通过经典阅读和世界建立创造性的关系。文明史教学通过批判性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育追求理性的训练与心智健全发展。文明史在时间上是遥远的,在空间上也是广阔的,重视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延展性,是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统一,这样的历史有助于人形成反思意识,以今人思想去反思历史。阅读、反思、联系等活动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思维,造就能独立思考、有创造性的人才,应注重方法的学习与训练,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专业技能的掌握。通识教育除了从知识与方法的角度培养人,重在“识”,面向每个个体,还重视学生品性的陶冶,面向整个人类。

三、文明史修养观与通识教育

大学不仅仅要训练特别技能,更要塑造有责任感的公民,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培养健康的价值观念和对社会责任的品质。让学生懂得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超越自己狭隘的经验,也是文明史教育的目标之一。“在传播文明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人的历史主体意识,增强人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的历史创造力。”[19](pp.3-4)历史认识不仅仅是一种事实性认识,还是一种价值性认识。历史是一系列已经发生的事和人,对于学习的人来说,它是一系列存在过的有意义的事和人。“一个社会,一个群体,都需要关于过去的知识来帮助自己定位,形成共同体意识;同时,一个社会,一个群体,也需要通过展望前景来确定生活的目标,激发奋斗的热情。”[20](p.97)文明史将历史和现实联系起来,用历史批判现实,以现实批判历史,既考察过去,又论及不远的将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成长。#p#分页标题#e#

文明史将带领学生进入广阔的人类生活,探索文明的源流,帮助学生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有效地建立人际纽带,并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历史既是一种方法论,又是一种认识论”。[21]具备宽阔的视野对大学生至关重要,无论从思维方面还是生活态度方面来说都是如此。亨利•罗索夫斯基在设计哈佛通识课程方案时提出,“若不顾及我们以外的更大的世界,不顾那些决定了现在还将决定未来的历史动力而安排自己的生活,已不再可能了。也许只有少数有教养的人才能拥有这种充分广阔的眼界。然而,我认为有教养和无教养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就在于他是否能够用开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经历。”[22](p.86)现实与历史存在广泛联系,学生通过了解文明进程来感知历史的时代精神,形成理解生活的穿透力,将自己的文化生命与历史文化之间联系起来。在学习中传承,在学习中联系,在学习中发展与创新,通识教育的宗旨与文明史紧密联系在一起。文明的演变是人类不断解放自己的历程。文明史追寻人类文明进程中的真、善、美,通过学习、阅读、分析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可以将自己所处的时代与人类发展进程联系起来,将自己和世界联系起来。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高度专业化,导致社会离心力越来越大,不同职业之间,不同年龄群体之间,越来越缺乏共同话题、共同语言,难以达成社会共识。作为一种“共同教育”,文明史为学生提供了共同的话题。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无论人与人之间有多少分歧,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现在”,而只有“共同的现在”才使人们有理由去期盼一个“共同的未来”。如果没有一个历史的共同过去,那么一个共同体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也就无法期盼一个共同的未来。只有共同的历史过去才会使每个公民意识到他对共同体成员以及共同体本身所肩负的责任,由此才能建立一个不但人人有权利而且人人有责任的文明共同体。[23]

文明史打通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壁垒,消除了社会与个人的种种隔阂,社会的发展关乎每个人的命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国家责任感,是大学教育的使命所在。正如洪堡所言:“大学兼有双重任务,一是对科学的探求,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24](p.18)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为此应具有历史的意识与文化的自觉,以及对人类社会负责的责任意识。大学正是培养责任感的年龄阶段。“学生从父母亲的依赖那里独立出来,开始为自我和社会承担责任,年龄在17岁以下的学生,尚不能适应大学提供的独立的生活,而年龄在二十好几的学生又不能充分利用学校环境,实现自我的重大转变。”通识教育还要提醒学生“应对社会知恩图报,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为人类谋福利,而不仅仅追求自身的经济富足。”[25](p.1、9)文明史为通识教育提供了一个在大学教育阶段培养有责任感的人才的极好范例与载体。通识教育中的文明史有助于学生人格培养。在大学教育阶段,学生在求知求新的环境中总会面临各种困境。史家追求知识,以客观标准为唯一标准,将知识与真理看作唯一的目标。古人治史目的是“劝戒”、“资鉴”、“爱国心”,史学实质上是一种修养,“其惟一之目的,则与他科学同,在于寻求真理也……则真理外,不容有其他目的。于事实之考核,须笃守严谨之方法,客观之态度。不容有丝毫成见感情夹杂其中。一事的考订,苟其是也。虽如何厌憎之,亦必书之。苟其非也,虽如何喜悦之,亦必去之。事实可以矫正理想,理想不可牺牲事实,学说须根据事实,而事实不可牵就学说。”[26](p.22、28-30)

尊重事实,事实就是事实,这是一种科学态度,更是求真这种至高境界的人生修养。通识教育中的文明史是帮助学生认识当代社会的重要课题,将过去的文明经验融入现时的生活,为将来进行一种有凭借的再创造作准备,从文明的传承到文化的创新,承担起发展社会的责任。作为通识教育重要内容的文明史要求人们通过了解历史来相互体谅、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寻找能为所有文明接受的共同语言。文明史学习使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上自觉形成历史意识,自觉传承文明,培养文化共同体的理念,突破一已之利的狭隘,成长为对国家负责的公民,“史学的主题就是人类本身及其行为,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显然在于增进人类的利益。”[27](p.12)大学是为了公共利益而建立的,需要重视发展道德和智力,要让学生形成利用知识为人类谋福利的意识,成为负责任的公民。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相结合将使通识教育不再只是富有哲理和理想主义的概念,失之空泛,将使学科教育更容易操作,有利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与学科教育的关系不会在“补充与纠正”、“延伸与深化”、“灵魂与统帅”[28]之间纠缠,既提供一般方法的学习,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知识与方法。文明史让学生接受人类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融会贯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观之,通识教育的理念可以通过学科教育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