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新媒体学科创建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王霄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1年12月20日,在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在京召开的“第五届全国新媒体艺术系主任(院长)高峰论坛”上,中国美术学院传媒动画学院院长王赞这样说道:“在新媒体艺术影响越来越广泛的今天,新媒体教育的积累尚不够深厚,学术的梳理尚不够清晰,学科的发展尚缺体系。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项传媒时展出来的新专业缺少了中国文化发展传统精神价值判断的尺度,以及它的根性特征在哪里等等问题。”本次论坛进一步从新媒体艺术的根性特征层面指出了该学科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学科建设不足与文化内涵缺失等深层问题,为本学科教育领域带来了新一轮的学术思考。纵观当前我国新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的研究领域,我国在该领域起步较早的高校大概在2000年初开始培养新媒体人才,如中国美术学院的新媒体艺术系、中国传媒大学的新媒体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同济大学的新媒体艺术中心等都以建设的相当成熟,而且近年来更多的综合性院校也逐步开设与新媒体相关的专业或研究中心。由于相对于艺术院校传统的学科设置,总体来说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各相关院校在针对本学科的学术定位、培养目标、教学模式与评价体系之间的研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其中目前学界最为普遍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该学科的教学理念与应用价值两个层面。首先,关于教学理念的研究争论源自新媒体艺术的跨学科性,即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与侧重程度,这直接关系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与具体的教学模式;其次,对于新媒体艺术的应用价值逐渐成为各高校备受关注的研究对象,如何在确保该学科学术性的同时又能实现其社会性,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势在必行。通过考察部分我国高校新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现状发现,特别是内地部分高校的新媒体艺术学科建设整体起步较晚且发展缓慢,直接开设与新媒体艺术学科相关的院校更是寥寥无几。总体来说该学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统一规范,也没有一套相应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教师资源配置也不尽合理,这些情况下容易直接造成新媒体艺术学科教育的混乱和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平衡,同时也是导致学生就业率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问题涉及到培养目标、教学模式、课程结构等诸多问题,需要统筹解决。因此,立足我国高校新媒体艺术学科发展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重新梳理该学科的学术性定位,并结合就业现实进行一定的社会性整合,构建出一套适合高校关于新媒体艺术学科建设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不仅对新媒体艺术学科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更为高校艺术教育改革与创新营造了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教学方案
相对于艺术院校其它传统学科的学科定位,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涵盖了计算机技术、艺术学、传播学等在内的多学科交学科,它的学科属性首先决定了其特有的教育培养方向。由于新媒体本身在创作手段上结合了如声、光、电等当今众多科技媒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把引导学生对于新媒材的把握与应用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更要坚持在这个过程中注入鲜活丰富的艺术创新理念,这也是新媒体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明确“应用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校新媒体艺术教育奠定了学术方向,顺应了当今社会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次,制定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专业课程体系,同时还要在教学理念、结构以及培养模式方面做出配套的调整和改进。新媒体艺术虽然在形式上利用的是一些全新的科技媒体,但在创作方法论的角度上它和传统艺术是相互关联的。任何新的技术、媒体、媒介,它们和过去本质相同的一点在于你要拿它来做什么。所谓新,只不过是媒介表现的方式、手段、效果存在差别而已,但对处理问题的看法、态度、思考等都离不开主体的观念因素。新媒体艺术不仅是解决媒体的技术问题,同样还有创意与传达的问题。有了好的技术没有巧妙地创意与合适的表达方式,或者说对于艺术的表达语言不熟悉、不了解,表达就会不充分,甚至显得粗糙简陋。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有计划、有逻辑地进行知识引导,建构系统的基础训练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更好的表达能力。
三、营造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学科培养环境
在新媒体艺术教育中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近年来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新媒体艺术不能仅是单纯的注重学理性的教授,如何利用它自身学科特点与产业科研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相结合,充分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这种把既有知识和以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结合的教育形式从根本上为了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缩小学校和社会对人才培养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了更好的营造、凸显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新媒体艺术学科培养环境,学院还应进一步加强培养新媒体艺术专业系统的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本学科的实验室建设,同时搭建更为广泛的社会交流与实践平台,不断交流、总结经验,为我国高校新媒体艺术学科进一步的建设与完善探索出一套更为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