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发展下的语文教学本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课改发展下的语文教学本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课改发展下的语文教学本质

 

我们学校学习永威尝试课堂改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正在被我校广大教师接受并运用。   近两年来,我不断地问自己:这样的教学模式到底是否适合我们的学生?难道每一节语文课都要上成这样的固定模式?我觉得文言文严格按照“读—译—背”三环节模仿训练还行,现代文也这样教就有些牵强。   我们不断摸索、尝试,慢慢地发现,我们的语文教学竟然走进了一条死胡同。本学期第一轮赛课活动结束了,我眼前一片茫然……当一节节语文课结束之后,我反复思考:学生头脑中留下的究竟应该是什么?是一篇篇课文内容?还是一道道习题答案?郭思乐教授曾经这样阐释他的生本教育思想:“我们做教育的时候,心中要有一棵树……我们的培育,最基本的施肥和浇水,是对根部起作用的,而不是对着叶子浇水施肥。”   原来,我们的语文课既像历史又像思想政治课,是“四不像”课堂,是在“对着叶子浇水施肥”,而没有“那些根本的东西”。为不至于把我们的课改搞走样,语文老师们必须在接受新生事物的同时,不能丢了语文教学的根本。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语文教学的“根”呢?要想对症下药,必须弄清楚原因所在。   目前,我们的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现代化教学资源———多媒体,另一方面为了模仿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把每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都问题化,之后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现在学生面前。而学生要做的只是忙于应付各种提问和抄写答案,于是,语文课堂成了问答课堂或习题课堂。老师的课件,问题设计一般都重点突出了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局限于层层深入理解的层面。所以,我们的语文教学目前最大的误区之一即:对语言文字所附的思想、内容的理解代替了学生对语言的领悟。   等等这些,究其原因,是我们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理解得不透,对语文课文教学的认识出现了偏差。   那么,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才能回归语文教学本位呢?在10月14号,县教育局教研室举办的全县中学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做课大赛在我校进行,其中蒲西中学的杨云宜老师所教的朱自清的《春》,让我看到了语文现代文教学的曙光。   在这节课里,杨老师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指导朗读贯穿教学始终。二是深入课文,强化语言训练。   在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杨老师用恰当的指导语,引导学生和文本鲜活的语言材料进行亲密接触。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对文本语言材料的吟诵中得到不同的感受,为下一环节让学生品味和领悟文本语言做好了铺垫。杨老师对学生朗读恰当的指导,显示了她深厚的教学功力,这也是这节课鲜明的教学特色之一。   综观这节课,我认为在现代文教学中,深入课文内部,登堂入室,是课文教学的正确途径;抓住表现力强的语言因素,注重对语言的品味,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强化语言的训练,通过删减、增补、替换、改动等方法,进行比较、辨析、品味,培养学生鉴赏、积累并运用语言材料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目标。   注重对语言的品味,一方面让学生在浅层次上感悟语言的美,理解语言的确切含义,达到理解并运用语言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深层次上让学生理解文本的主旨,逼近作者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对其“根”部浇水施肥,才能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缤纷绚丽,才能让我们的语文教育之树根深叶茂,让文本在学生心底掀起情感的涟漪,真正实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