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心理学学科教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数学教育硕士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摘要:近几年专业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体系日趋成熟。值得重视的是数学学科教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质量的提升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文章从学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论文写作过程管理和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对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教育硕士论文;写作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引言
1997年,我国开始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距今已经有22年的历史。而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其学位论文的质量上。作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是教育硕士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创新能力的过程[1]。2014年,为了保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办法》等系列文件,将学位论文抽检结果作为一个重要的观测指标,建立研究生毕业前质量反馈和毕业后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加大对不合格学生的淘汰力度。因此,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就成为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研究中重要的一部分。数学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有其自身的特点:(1)选题应来源于基础教育发展、改革的实际问题,要有明确的数学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2)学位论文既有教育学科性质,又具备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的文理综合能力要求较高;(3)相对于理论创新而言,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对应用创新能力的要求更强。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既有内容上的要求,也有形式上的要求:学位论文在内容上的要求,主要指学位论文主体的内容结构安排以及内容水平上的要求;学位论文在形式上的要求,主要包括学位论文的形式结构、排版格式、字数等[2]。而大多数数学教育硕士在本科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纯数学知识,理科综合能力较强,对于数学教育中的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论文写作等一些文科能力的培养不够好,导致其学位论文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内容假大空,不能脚踏实地,大量摘抄往届论文成果内容,没有自己的逻辑框架,表达混乱;(2)论文地基不稳,没有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整理,论文内容缺少数据支撑,论证乏力;(3)态度不端正,不能严格按照学位论文写作要求规范论文格式,各种图标、数据等使用不规范;(4)缺乏创新,不能与中小学数学教育与管理实际相联系,实用性及学术价值不高。基于上述分析,将目前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保障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研究工作,探讨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问题,以使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效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目的,为数学及其相关专业领域的教育硕士学位论文指导和质量保障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
学位论文的质量作为反映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已有许多专著或者文章对其进行了研究。刘良华教授[3]对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如怎样选题、怎样做“文献研究”、怎样写“开题报告”、怎样做“历史研究”、怎样做“调查研究”、怎样做“实验研究”、怎样做“理论研究”等。张定强教授[4]通过对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写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王林全教授[5]针对数学教育硕士论文写作的保障机制,对如何指导数学教育硕士专业论文写作及答辩进行了分析与思考。卢锷教授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数学)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学位论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数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是当今社会的需要,是数学教师自身再学习、再发展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全民数学素质的需要[6]。数学教育硕士的培养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从选定研究领域,到认真查阅文献、收集相关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再到利用各种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际的研究,得出研究结果,最终形成完整的论文,这是大多数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写作之路。由此可见,要想形成数学教育硕士论文的保障体系,就要从论文写作的每个环节入手,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三、构建数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议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4篇)
第一篇: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
摘要:
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新时期高校建设和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形势、意义以及实务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阐述解决措施,以期对推动大学生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冲击,如何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人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是第一次离开家乡独自生活,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心理冲突。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高校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高校宿舍中舍友之间个性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网络游戏等诱惑的存在,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从2004年的马加爵事件,到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都是发生在大学生宿舍中的因为心理问题而引发的悲剧。近年来,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工作制度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对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推动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宿舍是反映学生心理水平的窗口,宿舍关系成为衡量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状况的一个标尺。在大学生宿舍心理工作的目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及时调整自我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偏差,实现大学生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的统一,从而使大学生对宿舍生活中的自我意识有正确的认识、控制和评价,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大学集体生活,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金融学统计性歧视教学研究
摘要:
由于高等学校层级化现象的存在,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统计性歧视。为了降低普通高校就业中的统计性歧视,进行“四维一体”教学模式的改革十分必要。从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四个方面以金融学专业为例提出相关内容框架,希望提高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降低统计性歧视,从而促进高等院校的分类型发展。
关键词:
就业;统计性歧视;四维一体;教学模式
现实中,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时面对着招聘中的统计性歧视。大部分企业,特别是相对优秀的企业,对于学历的统计性歧视更加严重,由此导致普通高校的大学生心态消极,更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使得有能力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才流失,社会效率下降。本文所思考的视角“大学生就业中的统计性歧视”是现实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对于其存在,主流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都给予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无论是信息不对称理论还是光环效应分析都客观真实地分析了就业歧视现象存在的原因。然而对于该问题的解决却明显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案。本文以金融专业为例构建“四维一体”的教学模式,从理论上尝试性提出对于该问题解决的分析框架。最终导向是从实践的角度考虑,提出有助于降低统计性歧视的有效改革方案,并使得该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一、“四维一体”教学模式框架
“四维一体”教学模式就是实行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的“四维一体”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目标实现“八化”:课程体系规范化,教学方案结构化,教学方式多样化,相同课程统一化,实践教学模块化,师资建设国际化,学生学习自觉化,信息交流多样化。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降低就业歧视。具体框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优化路径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备受教育界的重视。基于当前“双一流”建设的时代呼声,针对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中对通识课程的理解有误、缺乏现代课程管理机构、未能结合实际设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尚未成熟、师资力量有待逐步完善等现实问题,进而对其进行系统审思。最终结合本国国情和高校发展实际,从顶层设计、管理层次、课程设置、教学考核、教师保障等维度探寻一条适合中国高校特色的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道路。
关键词:“双一流”建设;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现实落差;优化路径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同承担着当代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通识教育一直都被视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和丰富,其作用也只是扩大专业人才的知识面。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以及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推进,要充分认识到通识教育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学生从复杂的知识中提取有效信息、陶冶个人情操的重要作用。对于通识教育理念以及本质的理解仍然是摆在国内高校面前的难题,要想使得通识教育发挥更好的作用,有利于学生个人充分的发展,就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以完善当代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以推动“双一流”建设。
1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刻意蕴及现实意义
通识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以通识培育人,即培养完整的人,而非通才。在分析当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现实落差并进行审思之前,有必要对通识教育以及通识教育课程相关核心概念以及此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
1.1新时代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深刻意蕴
1.1.1通识教育
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4篇)
第一篇:大学生创业动机体验式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
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培育与激发是高校创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基础,探讨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生涯课程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及“环境支持”两个维度有显著影响;是否参加过体验式创业学科课程及是否参加过创业大赛对其创业动机中“家庭影响”“自我实现”及“环境支持”三个维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应注重育人模式的改革,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创业教育活动。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创业教育;大学生创业动机
一、研究背景
体验式教学作为一种以实践性问题解决为依托,以学生学习体验的生成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具有积极意义。【1】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创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始于2007年,主要涉及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实施机制;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形式、应用价值及应用中的注意点及面临的挑战等问题。通过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得出体验式教学模式与大学生创业教育间具有良性吻合的特质,体验式教学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但国内外研究者对于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价值研究还处在萌芽状态,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理论研究的表层,仅有的实证研究,也并未做到深入解释。自我决定理论作为“研究人类人格和动机的宏观理论,其研究假设为个体是积极的有机体,每个人都具备积极的自我整合、自我修善和持续学习的倾向”,并具有“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潜能”,但这种潜能的发挥需依赖于外部各种社会因素的支持才能完成。【2】自我决定论研究者在检验外界环境影响因素时,鉴定出个体的基本心理需要有如下三种:自主需要、胜任需要和关系需要,并认为外部环境可以通过支持或增进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来增幅或激发人类的内部动机或促进外部动机的内化,以促使个体健康成长并发挥功能。【3】自我决定论认为人类的动机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概念,不能单一定性,也不能机械的划分为内部和外部动机,而是按照动机中所蕴含的自我决定程度的高低,将动机描述成为一个由无动机、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连续转化过程。【4】自我决定论认为,个体在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得到相应满足的条件下,其内部动机最有可能被激励,即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增强或激发了其内部动机,并促进其外部动机的内化。创业动机作为“激发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促使创业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驱动力”。【5】增强大学生创业的内部动机,或促进大学生创业外部动机的内化,是高校创业教育施行的首要任务之一。综观已有关于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目前鲜有研究者关注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影响。因此,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探究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的参加对大学生创业动机产生的影响,以求探索出一种能够减少创业教育理论研究泡沫,增幅高校创业教育过程效能,实现培养大学生内在创新创业精神的实践教学模式,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高校德育教育研究(4篇)
第一篇:高校德育价值情感教育研究
摘要:
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和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情感教育理论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情感因素。但当前的高校德育忽视大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忽视对大学生的道德情感的培养。本文认为,情感养成是高校德育的目标之一,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在高校德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情感教育;高校德育;价值
一、情感和情感教育的基本内涵
(一)情感
大学生诚信教育实践(4篇)
第一篇: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构建实践
摘要:
大学诚信教育是培养“四有”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大学育人体系的必要内容。通过诚信教育特点与作用的分析,结合浙江科技学院建设优良学风、培养诚实守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实践,构建特色诚信教育体系,营造诚信育人环境,全面开展诚信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为人处事的诚信意识,达到诚信育人、育诚信人的目的。
关键词:
诚信教育;教育体系;诚信环境;诚信习惯
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加剧,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使得中国大学生诚信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同时,在社会发展转型的新时期,仍然存在许多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的情况,从而使诚信文化逐渐失落,这给大学生诚信教育又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1]。只有建设科学合理的诚信教育体系,才能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规范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过程,培养大学生诚信行为习惯,营造诚信行为环境。面对目前中国大学生诚信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吸取国外高校诚信教育的优良经验,结合学校教学改革要求,建设优良学风,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生态自觉、国际素养的高素质人才。浙江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浙科院)率先在安吉校区全面开展诚信教育实践,构建了颇具特色的诚信教育体系,其中包括建设诚信管理制度、营造诚信环境、设计诚信活动方案、全面实施诚信考试等,从而增强了学生诚信意识,减少了不诚信行为的发生,在校区内形成浓厚的诚信氛围。
1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和作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微(9篇)
第一篇:大学生创业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摘要:
如今社会都开始对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加以重视,这关系到我国未来的人才发展。许多学校已经开始加大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学生能找到好的工作。下文将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还指出了高校就业工作指导上的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关系和作用进行了总结,提出大学生应该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重视才能更好的进行就业。
关键词:
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
0引言
如今的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已经是我国社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了,这种问题也是当前的高等教育中出现的新课题。各大高校纷纷开始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重视,同时也针对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指导思想工作,好让学生更快开始就业。在大学生中,对其造成就业影响的因素一般为大学生本身的心理思想问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观等都会对其造成就业上的影响。这些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开导和解决,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对大学生的就业来说就会造成根本上的影响。所以在大学生就业之前就需要对其进行思想政治上的教育,让大学生把就业教育中的知识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将其当成大学教育并进行贯穿式的系统工程。本文从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将思想政治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进行总结,提出大学生需要从思想政治上着手开展就业思想教育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