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育均衡问题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教育均衡问题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乡村教育均衡问题分析

本文作者:薛彤 单位:淮北市烈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教育活动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激励因素缺乏或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教师敬业精神不足、缺乏理想追求,一些年龄偏大的教师只注重传统的应试教学,不注重德育和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上喜欢沿用老经验,不善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总结归纳一些独到的教学方法。科教师不配套。县(区)大部分学校存在着学科教师搭配不当、临时代课教师仍然存在、教师总量不足,尤其是英语、计算机、音体美教师奇缺等问题。农村小学和部分农村初中出现严重结构性缺编,部分学校的日常教学只能依靠执教教师,不能开齐开足课程,英语教师大多数由语、数教师兼(代)课,音体美和信息技术课程根本没有教师上课。

学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校长个人素质、管理理念、知识水平、生活环境参差不齐,造成县(区)农村学校管理各异。另外,部分校长忙于校外事务,乐于“外交”,应付各类检查,不能潜心学校管理和教学管理。有些校长思想观念落后,安于现状,缺乏改革创新精神。大部分学校校长和校级领导班子不带课,极少深入一线听课,因而难以正确指导教学。学校激励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大部分学校都制定了教师激励机制,但不折不扣地执行并且执行到位的不多。比如绩效工资的发放、教师岗位设置、职称评聘等,多数学校从稳定的角度出发,采取论资排辈和平均分配的方式进行,难以有效地调动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甚至会挫伤教师的工作热情。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被动应付,消极怠工。每节课站满40分钟,质量效果不管;领导指东打东,指西打西,工作无热情,精神萎靡。二是心态浮躁,怨天尤人。心态不平衡,牢骚满腹,情绪激动,经常明目张胆违规违纪。三是用心不专,主攻“副业”。别人多拿了课时津贴他不眼红,领导批评也点头称是,一心一意忙自己的“生意”,“教书育人”只是附带。四是倚老卖老,不求进取。一些年纪大点的教师,职称评了,职称工资兑现了,岗位津贴拿了,因而新东西不愿学了,教到退休为算。五是部分超编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评上职称不能兑现,或者近期没有评职的希望,看不到前途,从而丧失了工作热情。

树立教育优先发展思想,增强搞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县(区)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人才第一,教育为先”的思想,切实强化领导,自觉地把教育事业作为事关县区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区)”的发展路子,进一步增强搞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着力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入手,切实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涉及社会方方面面,离不开广大群众和各部门的支持,只有县(区)上下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把思想和行动自觉地统一到全力支持教育事业上来,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配合、齐抓共管、支持教育事业的良好氛围,才能实现县(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建立健全教育经费投入和保障机制,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一是要继续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落实上级教育经费的有关规定,把资金真正用于教育,尤其是对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投入。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动员全社会投资教育,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办学、集资办学、合作办学,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渠道和管理方式多样化的格局,走多元化办学的路子。三是要着眼于创建基本的教育教学设施及优美的教学环境,通过排危建校,彻底改善农村中小学校舍面貌,努力创建标准化学校,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四是要加快农村落后学校的改造步伐,逐步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让绝大多数学生享受到均衡、良好的教育。

坚持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建立与校长待遇挂钩的单项和年度目标考核评价机制,从学校管理、教学成绩、校园建设等方面对校长和学校工作进行综合考评,列入县(区)年度目标考核奖励项目。一是坚持一年一度的校级领导班子考核制度,把考核优秀的学校和个人纳入县(区)奖励范围。对考核不合格的校级领导实行诫勉谈话,对工作没有起色的校级领导及时更换。二是实行校级领导交流制度。校长干满两个任期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三是实行校干招聘制度。教育局每年拿出相应的校干岗位进行招聘,以实现校长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教师交流制度。一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中心,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实施“名师带动”战略,努力创造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和奖惩激励机制,在县(区)上下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二是要优化教育系统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行教师聘任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优化组合,用好的机制留人、用人,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一如既往地支持教科研创新工作,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四是加大教师招聘名额,解决县(区)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五是要以优厚的待遇聘请、吸引外地优秀教师到县(区)农村工作,以解决个别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六是建立科学的教师交流制度,城区超编学校向农村缺编学校合理流动,流动的教师在评职、晋级、工资待遇等方面优先考虑,解决好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住房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并给予适当的交通和生活补助。七是加大支教力度,规范支教行为,建立支教长效机制。支教教师除在评职、晋级、工资待遇等方面优先考虑外,给予适当的交通补助。支教时间以3年为宜。支教教师在工作中和所在学校教师一样,遵守所在学校一切规章制度,服从学校管理。八是对边远地区农村学校教师给予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鼓励教师服务边远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