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舞蹈修养实践策略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教舞蹈修养实践策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职教舞蹈修养实践策略

本文作者:王静 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舞蹈艺术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舞蹈艺术属于形体艺术,其具有优美、高雅的特点。舞蹈主要是通过身体的不断变化姿态与造型来表现舞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因素。通过不断变换的舞姿将现实生活表现得跌宕起伏,尤其是能够利用细致入微的优美身姿将人的喜、怒、哀、乐淋漓尽致地展示给观众,进而让人们获得高层次的美的享受。舞蹈艺术比文学作品更为形象和具体,而与其他任何艺术形式相比显得更为活泼与生动,其内涵更是包括了人生的追求、生活的信念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人的“素质”属于由很多不同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素质的诸要素既对立,又统一,互相作用,互相依赖。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学中,必须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该将我们的教育转向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培养轨道上来,显然这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我国高职舞蹈教学新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现状

对于我国的高等职业学院,其生源与本科院校相比来说具有一定的差距,学生的录取分数线要比本科学生低100~200分,其文化知识基层较为薄弱;在高职教育体系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类的教育,因而关于文化知识及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内容就相对来说较少。因此,在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加入舞蹈艺术教育,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还能有效培养学生个性以及健全人格。目前,舞蹈艺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其将对加强学生舞蹈艺术修养以及促进并提升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成果起到积极的作用。

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实施与作用

舞蹈艺术修养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舞蹈着眼于人的心灵的净化,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早在中国先秦时,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礼学思想[2]。目前,在高职院校进行舞蹈艺术教育,利用舞蹈艺术的精神内涵来感染学生,由于舞蹈艺术具有愉悦性、无限的想象空间以及强烈的感染力,因此采用这种方式比传统的说教方式更能受到学生的喜爱,进而有效的提高了学生接受思德教育的兴趣。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将以往偏理性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潜移默化,利用其所拥有的深厚情感及韵味的形象化艺术手段逐渐转化了理性、抽象的思德教育方式,进而能够唤起受教育者内心深处的感受,从而使其能够明朗化其心理意象,最终达到思德教育的目的。因而,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其自由的教育形式,例如可通过舞蹈作品的欣赏,自由创作等等形式,拓展了艺术思德教育的局限性以及克服了以往思德教育的强制性,进而突破了概念化思德教育的传播屏障。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自由的舞蹈艺术修养,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其中,在愉悦的环境里不由自主地去感受和体验思德教育,以此来真实实现自我教育与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同时还能达到书本教育所不能做到的效果,其同样也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因而其是现代思德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多形式实施舞蹈艺术教育可培养团队意识和实现个人价值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多形式的舞蹈艺术教育,使得学生能够有机会真正融入美的世界,进而陶醉于其中,使得自己的灵魂能够进入到一个忘我的境界里,从而升华其个人思想与情感。目前,在高职舞蹈艺术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可有效将教育理论付诸于实践研究。如今的高职教育改革已经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作为首推的教育模式,因而有越来越多的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教育模式,通过这种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实现学生的自身价值,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但是随着这种教育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实践内容的增加,我们也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困惑,如:这种“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我国的教育体制,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基本没有时间去开展合作学习。对于这些问题其原因大概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们高职院校的舞蹈教师对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的认知程度还不够:另一方面就的在教学中只是借其形而未得其道,也就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实际以及实践要素未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理解。因此,在高职院校的舞蹈艺术教育中,我们需要不断的鼓励高职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大胆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而舞蹈教师则需要在平时的训练中不断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教育模式,与此同时开展有计划的各种演出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对团队合作精神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感悟,进而锻炼其人际交往以及提高互相协作、互相交流、互相谦让、互相配合的能力。另外还可有效促进学生个性的发挥以及改变其兴趣志趣等,尤其是在集体舞蹈的训练及演出中,其需要队员的动作整齐归一以及整体效果,这对学生团队意识培养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舞蹈艺术教育与智力素质教育相互促进在人大脑的功能分布上右半球与左半球均有各自的功能:右半球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例如美术、音乐等等;而左半球主要是以抽象思维为主,例如逻辑分析、语言等等。正是因为如此,若人类只是片面的发展抽象思维,而忽略或落后发展形象思维,那样便会导致人大脑左右半球发展不平衡。通过舞蹈,可有效的激发舞者的大脑潜能,也就是开发其形象思维能力,同时还能激发其情感能力以及创造能力,进而提升其“情商”水平。而在高职院校的舞蹈艺术教育中,一是可以改变以往的不同学科之间进行分开设置智能发展目标的分工教育模式,让各个学科都围绕多元智能发展目标进行设计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二是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独特能力优势以及弱项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高职院校中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舞蹈艺术教学,使其将成为学生学习与掌握民族文化的主要渠道与资源。我国的舞蹈最开始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舞蹈、战争舞蹈,然后在过渡到奴隶社会的宗教仪式舞蹈,再过渡到封建社会的“歌功”、“颂德”的舞蹈,直至今日由大量的舞蹈艺术家所收集、总结、编创的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拉丁舞以及各种新风舞蹈种类等等,均能够丰富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从舞蹈中了解从古到今人们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在增加了其基本技能的同时,促进了其智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p#分页标题#e#

舞蹈教育能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舞蹈艺术虽然只是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其对美的理解与诠释,但是其通过不断变换的节奏以及和谐的律动,使得其能够在空间与时间的流动、转移中激发人们对美的联想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但是我们更应该将其称之为一种文化现象,主要是因为舞蹈将人类的思想情感融入到自身的形体动作上进而表现出社会生活,其有效的融合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展现民族历史、抒发情怀、传情达意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3]。通过舞蹈这种表演形式,在其不同的风格特色以及内容中折射出的其不同的文化内涵,其中可涉及宗教信仰、风土民情、民族历史、生产方式、审美情趣以及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可以说舞蹈是集合了各种社会文化的一场总汇演。因此,对高职舞蹈的鉴赏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舞蹈形式上的鉴赏上,更多的需对舞蹈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的学习,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层次的去体验舞蹈艺术之美。面对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其在欣赏舞蹈艺术时很容易被舞蹈所蕴涵的情感而感染,让自己能够渐渐地融入作品的情境之中,进而能够充分感悟舞蹈的外在美与内在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舞蹈进行分类(主要是风格和内涵),掌握舞蹈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领略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而具备对舞蹈作品进行综合性分析能力。现代舞蹈的题材较为广泛,其中主要包含有文化类:不同区域、民族特色题材;生活类:浪漫、古典题材;社会类:政治、历史题材。通过对舞蹈题材进行分析,进而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问题特色,例如:新疆的“摘葡萄舞”、蒙古的“挤奶舞”、傣族的“孔雀”舞等等,这些舞蹈所蕴含的地域特征以及民族特征,可以让学生能够对我国地理特征、民族文化以及民俗等有所了解,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而在舞蹈作品的鉴赏过程中,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开展舞蹈艺术作品鉴赏,对学生进行审美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感悟舞蹈艺术,进而提升其综合素质。

结语

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并塑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简而言之,舞蹈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以及展现生命的律动,因而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对人进行培养教育。尤其是在高职素质教育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舞蹈艺术修养的培养,可促使学生道德情感境界超越思想而获得升华,进而形成独特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通过对舞蹈作品的分析,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基本技能,完善心理机制,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舞蹈训练可有效提供学生的身体的灵活性以及协调性,进而使其形成感知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舞蹈艺术修养的提升,将有利于学生形成真、善、美的良好精神风貌,以此来促进高职院校的两个文明建设的高效、健康、和谐发展。因此,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我们必须正视高等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进而有力推动我国高职舞蹈艺术教育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