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艺术价值观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舞蹈艺术价值观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舞蹈艺术价值观思索

本文作者:唐丽娟 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舞蹈艺术审美创造主体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创作灵感和动机,创造出优秀的舞蹈艺术形象;其次,舞蹈艺术审美价值欣赏主体是指舞蹈艺术审美活动时,舞蹈作品的全体受众。在舞蹈欣赏活动中,欣赏主体通过作品中的舞蹈形象,来具体认识他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对这种生活现象的审美评价;再次,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审美鉴赏主体是指那些具有专业的舞蹈艺术评论者,他们是构成舞蹈艺术审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舞蹈作品的鉴赏需要具有严谨理性思维的研究者调动其理性判断,对各种元素及其组合进行评价,进而引导一般欣赏主体充分体验舞蹈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舞蹈艺术审美价值的客体

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客体是指由舞蹈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创造出来的,为欣赏者所接受和评价的对象。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客体具有客体性,而客体性有其独特性。如客观性主要包括音乐、服装、灯光等物质材料;如主观性,主要是指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客体呈现不同的审美价值。因此,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客体的客体性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客体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舞蹈艺术的审美价值客体必须具有审美的潜能和属性,如美、丑、悲、喜等。其次,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客体必须是情感和思想的统一。只有当美的客体的审美属性和特点与舞蹈艺术创造主体和欣赏主体的审美感受力相适应时,才能以特有的方式引起并规定主体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感受,才能实现舞蹈艺术创作主体的意境和审美价值客体思想和情感的统一。

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审美价值的特性

艺术感染力增强。目前,舞蹈的动作幅度加大,使其更能适应现代舞蹈者的内心体验和追求,这种改变对传统舞蹈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打破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审美意识走向了多样化。舞蹈在造型上开始追求棱角分明。这种变化使编创者在创作过程中,改变了动作的单一性和重复性,使动作发展的内在逻辑呈现出多种可能性,适应了观众对动作变化的心理期待,从而使观众感到新奇。

中西舞蹈文化交融。西方现代舞与中国传统舞蹈的相融,无疑是舞蹈现代审美意识的一个突出表现。西方的迪斯科、现代舞等迅速传播,传统的民间舞蹈不再成为广大群众的唯一娱乐形式,使古老的民间舞蹈文化正在发生着程度不同的变。

美学特性。当代的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了超越生活常态的特质,使得舞蹈形式越来越符号化。在舞蹈的创作和实践中,审美价值主体的情感意识投入到舞蹈语言的实践中去,使之成为表情达意的直接物质外化。可以这样说,当代的舞蹈艺术的语言随着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创造主体的思维而展现其功能,或抒情、或模拟,具有较大自由度。当欣赏主体在欣赏舞蹈时,经过视听觉感官,将一个个瞬间的形态复合成稳定的形象,进而体验达到审美的满足。

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发展趋势

体现以人为本的舞美精神。舞美精神随着审美文化的前行而不断变化。首先,遵循自然科学,实现与人的和谐。舞蹈的节奏、动律都是来自于自然界的运动规律。(1)舞蹈造型造型大体分为人体造型和舞蹈的构图;(2)舞蹈的造型也与自然科学中的数学、物理学息息相关;其次,推崇舞美教育,实现与社会的和谐。舞美教育可以丰富人的情感,增强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舞美教育本身就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从舞蹈能力看,也就是控制肢体完成复杂动作的能力;再次,紧跟时代潮流,促进民族艺术和谐。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适当的结合,是提升民族民间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可行方法,可提高其观赏性。

信息技术条件下中国当代舞蹈艺术审美价值走向。舞蹈讲究的是形体美、动作美、线条美等无声的美,而舞蹈创作正是通过创作主体的美学思维,通过表演者的表演,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多元文化中,应呈现出舞蹈多维拓展的趋势。首先,充分利用舞美技术,完美舞蹈语言,通过身体和服装互为补充,更好丰富舞蹈语汇的表达;其次,吸取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提升舞蹈艺术感染力;再次,借助科技手段,拓宽舞蹈艺术传播路径,把不同民族、不同舞种放在一个民主的平台上交流。通过多媒体等手段,把舞蹈带到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天地。

舞蹈艺术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多元格局。从舞蹈艺术审美价值主体的创造角度看,民族、民俗舞蹈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这是审美价值创造主体取得的又一艺术成果。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着复杂的地理生态环境,这就为多民族文化的存在与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特点,就是在舞蹈题材的择取上,充分注意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表现,表现社会主流的精神风貌、人性品格等。比如,通过动作语言仿真,展现军旅风采;通过动作语言变异与提炼,表现劳动风俗;通过动作语言多样化,洋溢生命热情;通过动作语言释放,突出女性情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