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通识教学实施问题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邱文汇 单位: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常州工学院教学指导评估中心
地方普通高校为什么要推行通识教育
地方普通高校为什么要推行通识教育呢?地方普通高校与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相比,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专业结构单一,专业设置过细,实用型强。这对提高效率和发展经济有着重大的贡献,但对社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却有着莫大的缺陷。实施通识教育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缺陷。有利于改变专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培养善于沟通的人才当代科学技术正在迅猛发展,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与融合,直至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又越来越相互结合和渗透。一些大的工程,科研课题,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有多方面的专家,多个学科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推行通识教育,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可以与不同领域的人才一起沟通合作,改变不同专业间互相对立的状态,适应社会对人才应用的综合性要求。有利于改变专业划分过细的现状,培养适应性强的人才以知识为特征、为基础的经济要求的是一种知识型、创造型的人才,而目前的地方普通高校教育定位于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样,现行的教育不仅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更不能保证学生在多变的,层次越来越高的岗位上适应工作。推行通识教育,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创业能力、创新能力、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才能适应现今知识经济时代不断更新的要求。有利于改变专业功利性强的现状,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许多地方普通高校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特点是着重进行适应社会和生产发展的技能的培训,这本身就具有过专的工具理性倾向。人的整体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在现代社会中做事能力的提高,均非仅靠专业技能教育就能完全解决的。推行通识教育,使我们培养的人才既具有高深的学识,同时也是有教养的合格的社会公民,才能适应现今和谐社会的要求。
地方普通高校实施通识教育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通高校还没有接触到通识教育的理念,实践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地方普通高校迟迟不愿走上通识教育之路,这与地方普通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上遇到的巨大障碍有关。我国地方普通高校在实施通识教育时主要遇到以下困难:地方普通高校对通识教育概念理解的偏差,是导致通识教育课程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为了迎合现今教育界的通识教育潮流,不少地方普通高校不愿承认自己没有通识教育,而一旦问到他们的通识教育都有哪些课程时,通常都是把一些现有的课程冠以通识教育之名。如: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大学语文、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思想政治、体育等,甚至是把全校性的所有公共选修课都列入通识教育的行列。这样所谓的通识教育其实只是把一类课程换了一个名称,所谓换汤不换药,距离真正通识教育还相差很远。与高校的管理者相同,地方普通院校的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理解还停留在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的阶段,是娱乐性的课程,是挣学分的课程。同时,强烈的功利心导致学生对非本专业的课程缺乏热情和兴趣。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地方普通高校对通识教育缺乏必要的重视地方普通高校的培养的人才大多数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具体工作,这样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就会对这部分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这部分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快上手具体的工作。
要是学生专业素养差,就会直接导致用人单位对此类高校的问责,认为该高校培养不出社会所需的人才。同时,政府的行为更是雪上加霜,学校每年必须统计上报的就业率对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导致地方普通高校一般都会强调人才的应用和实践能力,认为只要抓好专业教育,学好专业课程,学生就“不愁嫁”,通识教育就成了事实上的配角,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营养课程。地方普通高校学分制度不完善,是通识教育受阻的重要因素前面提到,由于社会对地方普通高校的问责,高校对专业教育绝对无法放松,专业课程的学分是只能增加,无法减少。另外,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很多,导致学校能自主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寥寥无几。根据某些学者对几所地方普通高校的调查,“两课”、语言类课程、体育类课程与一些工科或文科类学生必须修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必修课程共49学分左右,能够供学生自由选择的选修课一般只有6学分左右(最少只有3学分,开展的较好的学校在10学分左右),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比例一般为10:1,而我国台湾地区一般为3:1,日本为1:2,美国为1:3.5。[4]地方普通高校学科门类单一,师资缺乏,导致通识教育开拓广度不够由于地方普通高校学科门类不多,如很多都是专门的工科类,技术类高校,或是专门的师范类高校。这些高校的教师本身受专门化教育影响很深,对讲授通识教育课程通常会在学术视野、知识结构与内容方面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在工科类院校普遍开设人文社科类通识教育课程,会出现人文社科类师资不足的现象。同样,在文科类院校(如师范类高校)普遍开设自然科学类教育课程也会出现自然科学类师资不足的现象。
地方普通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对策
针对以上提到的地方普通高校实施通识教育遇到的困难,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以供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通识教育的地方普通高校参考。将通识教育课程融入专业课程中,使其成为专业课程的一部分,来弥补对通识教育概念理解偏差、对通识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该是什么?是各种学科的大杂烩?那学生是没有精力和时间在大学四年中学完的,高校也提供不了这样的教学条件。是除专业课程外各类学科蜻蜓点水般得概要性介绍课程?哈佛大学长达20年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种做法失败了,努力实施这种通识教育,只能使学生得到一些肤浅的知识。英国哲学家亚历山大(SamuelAlexander)对通识教育的内容是这样解说的:“通识教育指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是指教导学生选修哪些学科。”而德国人相信:参加研究工作本身就是通识教育;当学生注视着教授探索新知识时,就可以领悟一些新颖的思想方法。[5]因此,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该是新颖的思维方法。学习这种思维方式最好是通过实际研究人员对这门学科的一个片段做详细的讲解,而不是广泛的浏览学习。如何将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同时又能使学生对不是本专业学科的课程产生兴趣呢?美国最新的方法是通过学生选修的专业去激发他的积极性,最为上策。叫一个想做物理学家的学生花费时间去学习西方文化遗产,他可能会很不耐烦。假如叫他以物理学为学习中心,讨论物理学在历史上的影响,物理学对社会产生的结果以及物理学与伦理学的关系之类的科目,他就会注意了。#p#分页标题#e#
一个学生只要认识非专业学科与专业学科的关系,他会热心钻研这些学科的。[6]结合以上对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及地方普通高校自身的特色,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上建议本着少而精的原则,可由各院系专业老师开设少量精选的、有一定专业深度的通识教育课程列入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中。学校可规定学生至少选修二至三门非本专业此类课程,此类课程的教师可以联合选修班级的专业教师来共同备课或上课,以便保证课程内容与选课班级专业的内在联系。这样的做法不仅加强了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校领导及学生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因为这样的通识教育课程不再是与专业无关、与就业无关的可有可无的课程了,而是对专业的深入学习和就业能力产生积极作用的重要课程了。将通识教育精神融入公共必修课程的课程之中,来解决学分制度不完善,学时数少的问题国家统一规定的公共必修课程与固定的课时数虽然无法改变,但学校可以通过改革这些传统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如在大学语文课程中加入汉语写作与中国文化素养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加入英文经典赏析的内容,来扩展学生对外部世界的知识面;在“两课”中加入马列经典的内容和各种史料之阅读,来增加学生的政治素养和历史知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程中加入基本法规与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来争强学生的法律观念并提升公民意识。我们相信,通过这些课程内容的改革,必将使地方普通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综合素质更上一个台阶,成为有能力、有理智、知识面广泛而全面的人。开设通识教育讲座,来弥补通识教育广度不够,通识教育师资缺乏的问题由于地方普通高校能自主设置的通识教育课程极少,可能也只有三到四门课程,通识教育开拓的广度不够。
学校可以邀请知名学者和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开设多种形式的“通识教育讲座”,来拓展学生的人生视野。如,工业技术类院校可以邀请事业有成的校友或本行业的知名人士来谈谈自己的成功经历,师范类院校可以邀请教学名师来分享自己的职业生涯。例如台湾大学在这方面的实践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台湾大学的“通识教育讲座”至今已实施12年,每学期均定期举办“我的学思历程”系列讲座,作为台湾大学通识教育讲座的主题。每学期邀请治学有成,人生阅历丰富或是在产业实务上成就卓越的各界前辈、学者与专家莅临台大发表演讲,分享他们的学思历程,希望让学生见贤思齐,启迪其思考并作为为人处事的参考。演讲内容之影音档挂在台大共教会网站,经整理后,刊载于《台大校讯》,再汇编成书,由台大出版社出版。[7]综上所述,地方性高校虽然没有一流的师资与办学条件开设高质量的通识教育课程,但我们也不能就此放弃通识教育培养全人的教育理念,毕竟我们的产品是人而不是机器,只要地方普通高校开设通识教育的定位准确,目标明确,同样能给大学生以全面的教育与训练,培养出具有远大眼光,通融时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领域的专精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