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校信息素养教育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高音 单位:湖北美术学院
相关概念
真正的信息素养教育是通过学习者对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利用,不断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使学习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1]。2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尤其一些艺术类院校。目前高等教育要求大学生毕业时应该获得六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其中包括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这表明高校毕业生应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但是,当前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开展情况却并不理想。
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
大学生信息素养不高,获取信息能力较差,对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许多同学认为只要把专业课学好就可以了,其他素质的学习是可有可无。信息检索及文献利用能力对大学生来说只在写论文、搞课题以及科研等类似活动中才需要[2]。尽管近些年来学术界提出应将信息素养教育与终身教育、学习能力提高及个人发展潜力等结合起来,但事实上,真正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提高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学生并不多。2.2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并不理想目前在高校图书馆每年在新生入学时都会进行一次“新生入馆教育”,由于教学方法、内容、学生学习热情等诸多因素,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对此,在我校内进行抽样调查,有85%以上的学生不知道信息素养教育所指,更不了解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及其使用方法。2.3缺乏完整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在信息素养教育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等环节统一协调,需要图书馆员与专业教师的合作,更需要整个学校范围内统一规划。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信息素养协会组织,这使得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没有统一规划,缺乏交流经验的平台,许多有价值的资源不能更好的共享。一些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院校,其信息素养教学形式还停留在传统的入馆培训或者简单的文献检索课,并没有增加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也只是以介绍图书馆馆藏和使用方法为主,并不能按照各个专业的特色和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特点,系统的、有层次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活动。
信息素养培养途径初探
信息资源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物质基础,离开信息资源去谈学生能力培养,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开发和合理使用各种信息资源(如①网络②图书馆③社会实践活动等),确保学生信息来源广泛、获取途径畅通,那么,如何在我国高校有效实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图书馆加强自身建设从导向作用开始,通过提供信息,发挥教育职能,对读者的精神需求和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建设入手:首先是硬件建设,包括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建设和读者信息资源建设。高校图书馆之间实现电子文献资源共享,这样有利于优势互补,节约经费开支,而且可以更好地为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图书馆有必要建立信息素养教育基地,为学生进行实践开辟条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成立信息素养兴趣小组,利用课外时间,教学生使用一些办公软件和应用软件,使学生提高综合信息素质。其次是软件建设,是指图书馆的馆员队伍建设,馆员必须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如果馆员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对读者的咨询给予满意的答复,就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良好形象,进而激励他们自觉提高信息素养水平。图书馆的服务对读者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往往比呆板的说教有效。因此,馆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觉悟、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才能树立楷模作用。在读者服务工作中,有意识地对读者进行信息素养导向教育,才能充分保障教育效果。此所谓“润物细无声”。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能的过程中,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的学习,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实践活动。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法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是否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探索、发现有关的信息知识。在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是否完成所布置的专业课程外,还要看他们是否活用了知识,所以在课堂,可以布置给学生与本专业相关的信息内容的任务,注意培养学生对信息知识的掌握、活用和创新的能力。总之,真正的“任务驱动”,并不是照搬照抄式的,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完成任务是为了驱动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知识,进而活用知识,创新知识,这是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大学阶段,学生对信息的需求既要满足学习的需要,又要娱乐消遣,还需要紧跟社会环境的信息动态。前面笔者从纵向,把信息素养分成四个层次,结合这四个层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色和专业特色,采用分段连续教学形式,并与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信息素养教育形式。
基础类信息素养包括基础图书馆应用技能教育,面向大一的学生,他们对图书馆了解不多,可以基于图书馆现有资源的学习为主导,应侧重于馆藏资源以及图书馆服务项目等介绍,让他们了解身边可以利用的信息资源;社交需要类信息素养主要面向大二、大三学生,涉及学习与日常生活问题信息的检索、评价能力,这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搜索引擎和与专业相关的数据库,找到所需的信息;自我实现类信息素养是提升自我能力的信息素养,主要面向大四学生,他们渴望获得更多的考研、就业等方面的信息,这个阶段的信息素质教育应该以网络信息资源和数据库的检索方法为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查找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并结合专题研究或毕业设计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超自我实现类信息素养是最高层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对象是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及专业教职员工,对与专业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及前沿性知识较为需求,关注科学发展的现状与未来,以及所学知识在将来社会中的实用性,致力于发展新理论、新发明、新技术和方法[3],针对这个阶段的信息需求,图书馆可以开展全面的信息素养教育,并配合做好相关的科研课题查新等相关辅助工作。一般认为,信息素养仅仅包含信息检索能力。事实上,这种观点无法涵盖全部内涵,信息素养可以通过从阅读中学习,运用信息进行互动学习,增强学习的自主能力,培养学生更为全面的学习能力,由技术层面过渡至全面的信息素养层面,促使学生学会通过互联网进行知识交流,管理信息,成为具有良好信息素养公民,既能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运用信息,亦能自主地进行终身信息素养教育学习[4]。#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