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体制论文:职校师德创建实践思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育体制论文:职校师德创建实践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育体制论文:职校师德创建实践思路

本文作者:李琳 单位:吉林机电工程学校

教师的“红与专”内涵及其意义

“专”:指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等业务水平,即渊博知识和独到的见解以及精湛的技能;“红”:指教师能否敬业、恪尽职守,是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效果,是对教师提出的思想政治要求。红与专、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师德高尚,方能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否则即使学识高、专业强,也会迷失方向。师德师风,它对学生的影响十分重大,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与培养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师德成为潜在的、长期的、无法取代的教育力量作用于学生。《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师德建设,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师德建设决定了教师能否很好地承担起培育社会人才、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重任。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特点和教师“红与专”“德与才”方面存在的问题

经历过一定历练的老教师接近退休或已退休。青年教师的比例高。而且大多是独生子女。自身骄纵,依赖性强,缺少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很难在教学和教育工作中率先垂范,而且给学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红”“德”削弱现象严重。由于市场经济中某些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影响,使得部分教师的思想信念逐渐淡薄,重索取,轻奉献,缺乏敬业爱岗精神,对教育工作敷衍了事,虽然是手持学士、硕士文凭,但是教学中不认真备课,照本宣科或随意找个PPT照屏宣科,很少或不与学生交流;有的专业能力比较强的教师主要精力在外揽私活、赚外快上,而对教学得过且过,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有的班主任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缺乏细致、耐心的教育与引导,甚至自身素质不高,对学生没有感召力,导致班级管理差、班级风气不正、违纪现象屡有发生。还有的教师收受学生或家长财物,严重影响了学生心目中教师应有的良好形象。

加强师德建设转变“师德”削弱现象的对策

充分认识师德建设的意义。加强师德建设的认识与组织领导。一所学校可以没有优越的办学条件,也可以没有良好的办学环境,甚至可以没有优秀的学苗。但是唯独不能没有一批“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教师。优秀的教师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化被动为主动,化平凡为卓越。比如,抗战期间清华、北大、南开等几所大学为躲避战乱迁往大西南联合办学,史称“西南联大”。办学条件非但不能和当下的中国末流大学相比,而且连现在的一所县城中学都不如,但是学校教师阵容却令人瞠目结舌,朱光潜、闻一多、钱钟书、吴晗、费孝通、沈从文、华罗庚、周培源等,这些老师既有广搏精深的学识修养,更有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个个可称得上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有了他们,西南联大在艰苦的八年抗战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办学成绩:培养了7位两弹元勋,171位两院院士,更值得骄傲的是,培养了杨振宁、李正道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实践证明:学校办得好,靠的是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陶行知先生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如果‘根本’坏了,纵然是你有学问和能力,又有何用?”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的特定性,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就高于其它行业。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

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它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高素质,便没有民族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与时代同步,铸造不朽师魂。创新师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强化师德实践,树立正确师德导向,施以科学手段。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师[2005]1号)指出了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提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3]遵循文件精神,坚持对教师全面建设的原则,既要强化专业技能,更要重视师德建设。师德修养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学校要及时根据上级的文件和精神常抓不懈,制定相应的措施(他律)加强师德建设,教师应在教育实践中不懈努力(自律),学习师德相关理论,学习身边师德楷模,不断提高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把个人修养与学校的培训及师德制度相统一,使他律与自律密切结合。正确处理好师德、教学和科研三者的关系,做人、做事、做学问并举,做到又红又专、德才兼备。

创新师德教育形式、内容、途径。采取丰富多彩的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如报告会、座谈会、谈心式,充分运用广播、校园网等校园媒体加强师德宣传,着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师德建设潜移默化地入耳、入脑,内容要联系实际,以感人事例、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使教师能够且愿意接受。要采取多种途径,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师德教育。比如,领导对教师层面的、教师对教师层面的,采取有计划、有目标地让德高望重的教师进行谈心、沟通等形式进行师德教育,还应挖掘在校生、毕业生及家长、毕业生所去企业反馈信息等教育资源,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通过学习多形式、多途径和与时俱进的内容加强对教师进行师德教育,使师德建设不但成为教师的思想意识,更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营造上进、创新、奉献、有追求的良好教风、校风。加强师德实践活动。行之有效的师德实践活动能够营造一种讲师德、重师德、塑师德的校园氛围。首先,校领导的重视是至关重要的,领导带头讲师德,热心诚恳对群众,求真奉献对学校,严于利己,以身作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全体教师会因此而感动,对师德建设有极其重要的示范作用。其次,以模范事例树立师德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就事论事,某一方面事情做得好,有表率作用,就可以给予表扬和宣传,使教师明确,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教师道德意志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在身边有师德高尚的教师,学校提倡和重视师德修养;教师必须具有敬业精神,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热爱学生、立足本职、教书育人等师德素质。建立健全监督机制。#p#分页标题#e#

要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必须建立健全考评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方法和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制度规范、检查督促、考核评估等一些外在手段加以约束,是做好师德工作的基础。建立师德建设监督、激励、评估机制,确保教师在师德修养和师德行为上有章可循。要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准确掌握和严格考核,将师德作为教师评估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如教研活动,对一学期或一学年教研科研有成绩的教师给予师德评价方面的奖励。再如,加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工程督查制度,通过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质量检测评估,根据检查结果对教师一学期或一学年给予合理的师德评分,以利于奖优惩劣,弘扬师德,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以免造成师德优秀者也不知优而无进步之动力;而师德不良者则亦不知劣而无改进之意识的不良后果。实施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教师存在的各种教学质量或学生教育等各种师德缺失问题,应在职称评审、晋级、评优等方面施以严格的‘一票否决’。这样会对师德修养欠缺的教师起到警示和促进作用,让平时不重视师德素养的人明确师德的优与劣势不一样,学校的评价不一样,经济效益不一样,从而提高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加强师德建设不仅仅是对教师提出了要求,也对学校提出了要求。

需要将师德修养提高与解决教师实际存在的困难统一起来,关心教师的疾苦,了解每一个教师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落实“以人为本”思想,给予教师人文关怀,认真研究并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听取教师对学校的意见与建议,为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提高师德修养提供条件。例如,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成家”方面的问题,学校可以用相应方法予以帮助,可以谈心、解除心理压力、创造条件等;而对进校近10年及10年以上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来说,是“发展”问题,他们想建功、想立业,学校相关领导及部门领导应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想法,并帮助他们去实现其利于学校、利于专业、利于教学发展的想法,给他们实现想法创造条件,使他们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中坚力量,产生学校对他们的重视与信任的思想意识,这样他们自然而然地对自己的业务、师德修养提高一个高度来要求了。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是加强师德建设的条件之一。总之,只有建设一支既有渊博知识和精湛的教学技巧,又具备高尚师德,既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国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