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声乐事业发展轨迹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新时期声乐事业发展轨迹,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论新时期声乐事业发展轨迹

作者:张伟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著名声乐家吉诺.贝基曾先后四次来华讲学。据统计,第一次讲学听课的人数就达一万四千多人次。贝基先生的教学简单明确、通俗易懂,手段具体、易于体会。贝基的四次讲学为80年代后,我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中国声乐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80年代起,一些青年歌唱家开始在国际声乐比赛中崭露头角,大大提高了中国声乐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与地位,其中突出的有:胡晓平“柯达依国际音乐比赛”获歌剧演唱一等奖(1982年);傅海静“本森.赫杰斯声乐比赛”获第二名(1983年);张建一、詹曼华“维也纳国际歌剧歌唱家比赛”获第一名(1984年);梁宁、迪里拜尔分获“米丽亚姆.海林国际声乐比赛”第一、第二名(1984年);龚冬健“图卢兹国际声乐大赛”第二名(第一名空缺,1987年)等等。截止1989年末,我国约在24项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标志着声乐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同时表明声乐事业开始与世界接轨,中国声乐事业的发展已开始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1989-至今是中国声乐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阶段。89年,国家教委制定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随后高等声乐艺术教育迎来了一次快速发展的机遇,许多高校都增设音乐系科,截止1990年底全国高师音乐系所已有约110余所[1]。2002年,教育部又颁布了第二个“总体规划”,对新世纪前10年的学校艺术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至2004年,全国设音乐教育专业的高等学校骤增为388所[2]。

90年代末,我国约在54项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其中突出的有:孙秀苇、袁晨野、田浩江、孙禹、张建一、范竟马、和慧等,他们一张张灿烂的笑容向世界宣告,中国不仅有世界一流的嗓音,而且还有世界上一流的声乐教师。他们不仅用美声完美地诠释了外国作品,而且积极探索如何用科学的方法演绎中国作品。这时期,声乐艺术出现全面繁荣的局面,主要表现为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同步发展,而且每种唱法都是人才济济。他们中的佼佼者,如廖昌永、吴碧霞、戴玉强等已成为新时期,中国青年歌唱家的“领跑者”,他们“跨界”美声、民族、通俗的不同唱法,大胆尝试并融合各种演唱风格,成为古典流行、中西合璧的典范,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声乐事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中国声乐事业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1978年后的40多年,无论其发展深度、广度都是空前的,在发展规模和成果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规模上看,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2009年已达到24.2%,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过渡。但招生人数的增加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设点速度过快,新专业点的师资和办学条件不足,教育环境、师资问题日益突出。师资跟不上,生师比提高过快,教师负担重,精力投入不足,无法保证声乐教学的质量。

其次,从声乐教育的层次结构来看,随着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90年代后,许多高等院校都有了声乐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如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大、中央音乐学院、福建师大等;在结构上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的高等教育结构。1997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组织实施“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通知》,指出:“教学中,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改革重点。”由此,许多高等音乐系科针对专业适应面窄、培养模式单一、教学观念陈旧、方法简单、教学手段落后、课程体系不能充分体现师范特色和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课程结构不尽合理等弊端,进行了探索与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面对现阶段我国声乐事业发展情况,结合高等教育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总结我国高等声乐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是:

1.以声乐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提高教育质量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师资约41万,2010年增长到130万,新增教师约100万,但大学生数量增长更快,生师比增加迅速,优秀教育资源奇缺。这批教师中,也包括新增声乐教师,他们的特点是学历高、新知识多、理论较强,但经验不足,专业面窄,实践弱。2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是从数量的增长改变为质量的提高,就声乐教育而言,必将围绕质量提高来推进高等声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那么首先是师资队伍质量的提高,建设具有综合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兼备良好的知识结构体系、专业精深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保证未来声乐教育发展质量的首要任务。

2.高等声乐教育培养目标兼顾精英与大众21世纪,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向大众化甚至普及化方向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到2020年,毛入学率将提高到40%。按照目前发展的规模和形式可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正经历着快速发展的大众化教育阶段,并有向普及化发展的趋势。传统观念中,高等声乐教育是精英教育,强调专业水平的提高,而大众化教育阶段不仅仅需要精英型人才,更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就声乐教育而言,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不同的侧重,专业音乐院校和重点大学,主要培养精英、创新、研究人才,其他普通地方本科高校,则培养应用型、职业型的专门人才;这样兼顾精英目标与大众目标,既培养出类拔萃的精英人才,又培养能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声乐事业发展研究张伟(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27)服务社会实践的应用型人才。

3.扩宽专业面与教育个性化趋势根据目前学生毕业后的社会去向可以看出,学生的去向不再是单一的声乐教师或歌唱演员,毕业去向和就业方式趋于多样化,这是市场经济、供求关系自然调节的结果。在认识把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面对社会人才市场多样化的需求,未来高等声乐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将不断深化对高等教育个性化的认识,强调基础厚、宽口径、广适应、复合型的人才教育,尤其注重学生实际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设置上将更加注重“基础拓宽”,使学生掌握宽广的基础音乐知识,包括不同艺术门类的相互参照与融合,并且还有有广泛科学的知识结构。

简言之,促进声乐教育事业全面健康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使其对未来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应注重科学、人文、艺术的结合;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结合;传承与创新的结合。未来的声乐教育必然是开放的,未来的声乐教育更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具有开放眼光和胸怀的声乐教育。我们要树立声乐教育的新理念,逐步完善歌唱人才、教育人才、科研人才、应用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共同推动声乐教育事业改革的深入发展。#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