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声的产生谈声乐研究前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从美声的产生谈声乐研究前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从美声的产生谈声乐研究前景

作者:冉学琼 张群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经过了多少代人的努力,意大利美声唱法与它的艺术学派在意大利的大地上生根、发芽了。歌剧诞生以后,人们在最初的歌剧中,着重“在继承前人演唱意大利‘牧歌’的基础上,研究怎样在歌剧中把旋律唱得连贯而富有感情、节奏更富于表现力,怎样把声音唱得更美,以适应歌剧内容表达的需要”[1](P42)。如在歌剧的演唱中,用一种有充足的呼吸支持、较丰满明亮的共鸣、清晰吐字的声音来演唱宣叙调,以一种改进共鸣效果而加强了音量的单人独唱来代替多人合唱等。从此,独唱逐渐取代以前复调音乐中的大家一起唱,一种以表现人的真情实感、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歌唱声音应运而生。到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这种歌唱已初步形成一种较为完整的声音训练体系,并逐渐地发展成为一个声乐流派———“美声学派”,其歌唱方法被后人称为美声唱法,其歌唱风格亦被后人称为Belcanto。

十七八世纪声乐研究的经验主义摸索时期

歌剧诞生以后,由于歌剧创作与演出的繁荣与发展,使研究歌唱理论和教授歌唱方法的学校、团体、机构应运而生,如当时的波伦亚、罗马、米兰、威尼斯、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等城市都相继出现了歌唱学校,并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歌唱家和声乐教师。卡契尼及佛罗伦萨“同志会”的成员是歌剧处女地的拓荒者,他们在酝酿歌剧的同时创造了美声唱法这一新的歌唱方法,这种新的唱法继承和发展了以前世俗歌曲和宗教歌曲唱法中所有接近于科学、趋向于完美的部分,提炼了以往声乐演唱中的有益经验。其中卡契尼是美声唱法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对这一唱法的形成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卡契尼在其著作《新音乐》中,从歌唱的起音(硬起音和软起音)、音准、音色、呼吸、元音练习、花腔演唱等方面对美声唱法的歌唱技法作了具体说明归纳。卡契尼首次强调声乐专业必须传授“科学知识”,但那时的科学知识毕竟有限,声乐教学与研究主要沿用经验主义的方法。

17世纪初,以卡契尼为代表倡导的美声唱法,从佛罗伦萨起源,很快发展到意大利全境,经过了一个世纪之久的试验型和经验型后,逐步上升到了声乐理论的高度。在将近一百年中,出现了皮埃尔•弗朗切斯科•托西(1653—1732年)、弗朗切斯科•安东尼奥•玛米利亚诺•皮斯托基(1659—1726年)、安东尼奥•贝尔那基(1685—1756年)、尼科拉安•安东尼奥•波尔波拉(1686—1768年)、加姆巴梯斯塔•曼契尼(1714—1800年)等著名声乐教育家与声乐理论家,他们为十七八世纪美声唱法的“黄金时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托西是意大利美声唱法波隆尼亚学派影响比较大的阉人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音乐评论家。1727年他出版的《关于华彩歌唱的一些意见》一书是当时极其重要、最具权威的美声唱法经典著作,也是欧洲最早论及歌唱法的专著,享有美声唱法“第一颗宝石”的盛誉。在书中,托西对卡契尼的歌唱原则和训练方法作了精炼总结并予以详尽发挥。托西的声乐训练除了丰富和细化卡契尼的方法外,对颤音、花腔乐句和宣叙调的演唱也提出了自己的方法。此书是一本反映17世纪和18世纪歌唱实践的重要文献,对人们了解巴洛克时期的声乐艺术与演唱实践具有极高的价值。皮斯托基是意大利美声唱法波洛尼亚学派的一位杰出阉人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1705年,他在其家乡波洛尼亚建立了著名的波洛尼亚歌唱学校。皮斯托基是托西歌唱理论的实践者,他极力倡导具有器乐性效果的歌唱技巧,在声乐器乐化方面比托西走得更远。他的学生因此蜚声歌坛,最出色的是贝尔那基。贝尔那基于1730年起在意大利从事声乐教学,他继承了皮斯托基的歌唱理论,并发明了“快速花腔唱法”。

波尔波拉是18世纪那不勒斯学派最伟大的音乐家、声乐教育家。1712年,他在那不勒斯创办了一所歌唱学校。波尔波拉继承了托西声乐演唱思想,强调情感在演唱时的作用,重视对宣叙调的研究和训练,注重声音的柔韧性和对气息的控制。他发明的《单页练声曲》在声乐史上起过巨大作用,培养出了像卡法莱利这样伟大的歌唱家,其练声曲被好几代声乐教育家所采用。曼契尼是18世纪意大利一位杰出的阉人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他是波洛尼亚学派贝尔那基的学生。1774年他在维也纳出版了《关于花腔歌唱艺术的意见和实践体会》一书,这是18世纪继托西《关于华彩歌唱的一些意见》后在声乐专著中第二部卓越的著作。该书中,曼契尼继承了托西和波尔波拉的声乐演唱与教育思想,并根据新的歌唱实践和当时声乐教育的新情况,较为完整地总结归纳了美声唱法的新经验,是现今研究花腔唱法统治时期的重要指南。该书出版以后的一百多年间,曼契尼的经验和意见被广泛采用,使曼契尼和他的这部著作成为声乐领域的一个里程碑。

19世纪声乐研究的“现代化进程”

19世纪,由于阉人歌手退出歌剧舞台,这就需要正常的男人、女人来扮演男、女主角。同时,由于法国“大歌剧时代”的兴起与繁荣,威尔第、瓦格纳作品新的歌唱风格的盛行(要求用大音量和更宽广音域以求得演唱符合歌剧要求的戏剧性效果),这些迫使歌唱家尤其是男声歌唱家,去努力挖掘声音的潜力,探索美声唱法新的歌唱方法。19世纪初期以来,歌唱家和声乐教育家在遵循美声唱法原有的美学原则和演唱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地实践探索,对声乐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对声乐演唱的理论研究开始依据于科学的方法之上,从而开启了世界歌唱艺术的“现代化进程”。

19世纪早期的罗西尼、多尼采蒂、贝里尼时代,歌剧音乐基本上是按照传统美声唱法的模式创作的独唱曲和咏叹调,这一时期的演唱基本上保持了18世纪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声乐理论也基本承袭了十七八世纪的经验并有所发展。19世纪40年代,法国男高音歌唱家杜普雷兹发明了“关闭”唱法,又称“掩盖”唱法,他于1864年著有《歌唱的艺术》一书,该书详细阐述了运用“关闭”的原则及方法。19世纪末20世纪初,波兰男高音歌唱家德雷斯克发明了“面罩”唱法,在喉科医生库尔蒂斯的合作下,他们发表著作《发声训练和声音位置》,并将这种唱法理论化。这两种唱法解决了男声在唱换声区和头声区的重大技术问题,解决了男声唱高音难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男声在歌剧演唱中的地位,同时它们也为歌剧演唱的表现(如大音量、戏剧性等)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早在1755年,法国歌剧演员、声乐教育家巴齐斯特•贝拉就通过研究与歌唱有关的解剖学,弄清了歌唱中各种不同器官特有的活动以及整个发声器官总的活动,写下了《歌唱艺术》一书。他是第一个为了阐明歌唱理论而在声乐方法中探讨发声器官生理结构的人。#p#分页标题#e#

1840年,西班牙歌唱家(小)加尔西亚著有《论人声》(MemoiresurlaVoixhumaine),引用了他在陆军医院进行喉腔生理学研究的成果,并从生理学和物理学的角度研究了人体发声器官的结构、发声与歌唱。这是声乐史上第一次关于歌唱问题的具有科学依据的解释。1847年,(小)加尔西亚写成声乐艺术论著《论歌唱艺术》(Traitecompletdel’artduchant),倡导著名的“声门冲击”理论。1855年,(小)加尔西亚发明了喉镜。喉镜发明后,(小)加尔西亚对于有生命的机体声带观察到的结果获得了有力的实证,也引起了医生、生理学家、语言学家、声学家等科学家对声乐艺术研究的兴趣。喉镜的发明为声乐艺术的研究开拓了广阔的天地,“歌唱生理学”这门学科也从此诞生。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从声学物理方面对人声的研究,这个研究主要是从嗓音共鸣方面开始的。1837年,慧特斯通首先提出了嗓音共鸣的概念,1862年,德国教授海尔姆霍尔兹发表论著《论音乐理论生理基础的音乐感觉》对此加以完善,海尔姆霍尔兹由此被称为近代声学的鼻祖。

20世纪声乐研究同生理学、声学物理的密切结合

整个20世纪是人类发展历史空前辉煌的时期。在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变迁以及物质生活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音乐也随之进入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时代[2](P142)。各种声乐流派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如以威廉•莎士比亚等为代表的兰佩尔蒂学派、以马凯西夫妇等为代表的加尔西亚学派、以丽莉•雷曼等为代表的“靠前”学派、以斯坦雷、恺撒里等为代表的“靠后”学派、以怀特等为代表的窦声学派。各学派在声乐的教学、演唱及理论研究上,既继承19世纪已有研究成果,又不断发展、积极创新。同时,在20世纪,“由于X光摄影、声音的频谱分析、共振峰的研究、肌电图的测试、放慢速度观察声带振动的闪频观察仪、(又称喉动态)、每秒钟可摄6000张相片的快速摄像机的相继发明,为20世纪从生理学、声学物理基础上研究歌唱发声提供了有利条件”[1](P312-313);“由于X光透视、音响学、生理学、物理学的飞速发展,有些国家开设了专门的声乐实验室,一些语音学家、物理声学家、医生在生理声学和物理声学的科研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绩。同时歌唱生理学、歌唱心理学、歌唱音响学等边缘学科的研究,为声乐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途径”[1](P313)。

(一)从生理学方面对声乐的研究1.关于喉室在歌唱中的作用1913年,德国穆塞霍尔特出版了《人声发声器官的音响学和机理》一书,指出人的“喉室在发声中的作用很像小号嘴,是一个有力的共鸣系统”。1929年,奈古斯医生发表了《喉的机能》,详尽报道了生理声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尤其对于喉头作了深入的研究。1955年,贝尔格经过实验后在《语音学杂志》发表了《论喉室在发声中的作用》,认为“喉室膨胀时可以抓住极高的频率,可以使声音听起来更圆润”[3](P268)。2.关于歌唱中会厌的作用1931年,鲁塞尔在《语言和歌声》一书中认为,人体的会厌对发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认为里斯贝格软骨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埃帕尔曼还观察到,“用不同母音在中、低声区唱同一音高时,会厌有所变化,同时会厌的变化意味着喉室开口的口径也有变化”[3](P270)。3.关于歌唱中声带活动的研究1928年,德国人梅茨嘎尔《声带的振动方式》,对歌唱中声带振动作了系统研究,并对历史上一系列的重要理论都一一作了研究分析。1957年,贝尔格等人发表的《论人类喉器中的空气阻力和贝努力效应》、1958年贝尔格发表的《论发声的肌肉弹性和空气动力学理论》、1961年和1964年范纳德分别发表的《论歌唱中的贝努力效应》和《声门冲击》,在声带活动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被认为是“应用了空气动力学中的贝努力效应的原理解释了人体发声中的起音和声带的活动”[3](P272)。4.关于鼻音与鼻腔共鸣、窦体与头腔共鸣的研究1954年,科学家伍尔德里奇作了一个实验,让6个职业歌唱家在正常情况下歌唱,再用纱布、棉花把他们的鼻咽通道堵塞后让其歌唱,并从声音频谱和录音上对这两种情况下发出的声音进行比对,结果没有什么区别。范纳德对人体头部最大的窦体(鼻腔)做实验,他把一种无害于人体又能对X光底片显影的液体Hypaque注入人体的鼻窦部分,使鼻窦的共鸣腔体积显著减小,并在此情况下歌唱,实验证明歌唱的音质、音量不会受此影响。他还将实验拍摄成X光照片,“有力地说明了窦体由于腔体小、距声带振动的音源远,它的共鸣对于歌唱来说是无足轻重的”[3](P281)。通过伍尔德里奇所做的堵塞鼻咽通道的实验和范纳德的对人体鼻窦注入液体的实验,其结论有力地驳斥了“头腔共鸣”、“鼻腔共鸣”、“窦声”、“头声”歌唱共鸣理论的不科学性,澄清了声乐上的一些糊涂概念。

(二)从声学物理方面对声乐的研究“现代声乐理论研究认为,人体的发声实际上是簧管偶组的形式,既有簧片(声带)的振动,又有管(共鸣腔体)的共鸣作用和空气柱振动发声的作用。在中、低声区,以声带振动为主;在高音区,则要更多发挥共鸣管发声的作用,以加强音量,改善音色。”[3](P287)1906年,声学及语言学家斯克里普乔发表著作《实验语音学研究》,提出以管乐原理来解释人体发声的问题。1934年,雷德菲尔德了《木管乐器中空气柱振动的某些反常现象》,把人声比作双簧管,还用声学物理解释了人声的“胸腔共鸣”。语音学家鲁塞尔是最早用X光摄影来研究母音的形成和人体的发声的,他于1928年发表《论母音》一书。1938年,埃弗茨利用X光透视观察声带活动,并发表了论文《歌唱与说话的机能》。“自从20世纪发明喉动态镜以来,就可以把高速运动的声带振动“放慢”,可更明确、更仔细地观察声带振动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为研究声带提供更为详尽、精确的资料。”[3](P288)1932年,于松和塔尔努德首先把闪频观测仪应用来观察声带运动;美国方斯窝斯最早用高速摄像机对声带活动进行拍摄,其照片刊于1940年美国出版的《1939年全国音乐教师联合会会议录》上。20世纪40年代,人们用声频谱和共振峰理论对声乐进行研究。1942年,巴塞洛缪在《音乐的声学》一书中指出,歌唱中最好的鸣响效果为男声2800赫兹、女声3200赫兹的共振峰。范纳德也指出,2800-3200赫兹的共振峰是歌唱中最宝贵的音质的基础。#p#分页标题#e#

结语

十七八世纪,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声乐理论研究主要建构于教学经验之上,“大多数人的声乐观点是相互交叉的,这些理论并没有得到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未能形成一个较完备和较科学的体系”[4](P388)。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声乐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科学研究的领域,人们了不少声乐论著,以科学知识来指导歌唱实践,从而开启了声乐理论研究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由于声乐研究与生理学、物理学密切结合,人们开创了新的声乐理论,既继承了古意大利美声唱法大师们传统的从心里来解决生理的经验总结,又吸收了近代的以科学来说明这一过程的学术研究成果,使声乐理论更明确、具体,教学也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