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三生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浅论三生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浅论三生教育与体育教育的结合

1新课程标准指导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内涵理念与功能概述

高中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的功能不仅仅是“增强学生体质”,还应该表现在(1)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延长生命过程.(2)掌握体育和保健方面的知识、技术和技能.(3)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美育教育,开发智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从“健康”三维观来看,体育能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也就是教会学生珍爱生命、懂得生存、学会生活.

2体育与健康课中“三生教育”内涵的体现

2.1体育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思想家柏拉图在《理想国》里认为一个人在二十岁之前只需要接受两种教育:一为体操,二为音乐,其他的许多学科诸如理化、哲学、外语、社会学等,他或是不提及,或是摆在二十岁以后的课程里.朱光潜先生就曾经这样评价柏拉图的教育主张:他的教育主张在现代人看来,像很奇怪,可是如果你丢开成见,细心去想一想,你也许会佩服希腊人的思想,和他们的艺术一样,简单虽然简单,深刻却是深刻.体操讲究好了,身体可以健全,身体健全了,心灵才可以和谐.身心两方面都达到理想的状态还有什么学好不好或是做不好的呢?

2.2体育与健康课本身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1)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达芬奇认为,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体育与健康课就是以运动作为课程的载体,以谋求学生个体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手段和教育过程.合理适宜的运动参与,能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使会学生领会和认识生命的意义,并懂得珍惜生命.

(2)体育与健康课中,学生参与到运动中去,所体验到的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从点点滴滴的分解练习到整体连贯一气呵成,这一重又一重的发展提升,不仅仅是运动参与所带来的身体体验,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通过运动教育教学和教师创设“突破火线”“火灾逃生游戏”等体育游戏的教育情境,对学生渗透动手能力的教育、环境适应能力的教育、意志品质的教育,健康知识的教育和突发事件自救能力的教育等等,教会学生懂得生存的意义和、生存知识和生存的技术技巧.

(3)体育与健康课中的教与学和学生参与运动练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际交往,因此体育可以促进人际交往,提高参与者的适应能力和意志力.体育活动本省就是一项有章可循、有一定约束力的社会活动,就是一种生活的折射和体现,在体育中,可以教会人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发挥团队效应,如何面对分歧、成功和挫折.通过运动参与和参与过程中的交流互动来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从而提升生活的质量和水平,教会学生懂得生活,树立良好正确的生活观,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

2.3体育教育与“三生教育”的根本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体育教育和三生教育都是面对学生,以活生生的自然人为教育对象和教育载体,遵循生命规律、人的成长规律、发展规律的教育.在对自然生命尊重的同时,也都离不开对和谐完美的社会人的追求与推崇,也反过来追寻着人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即都追求和谐完美的人生活在和谐的社会中.这两种教育都始终遵循着人的自身发展规律,也遵循了教育本身的规律,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3“三生教育”维度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构建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由国家教育部规定每周不少于两课时,分为六个学期,共计11个学分,1个学分对应1个模块.其中前五个学期每学期2个学分,最后一个学期由于临近高考,故只安设1个学分.其中,必修的内容:田径,安排在高一上学期完成,从高一下学期开始,则进入到选项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设立一定科目的体育选项课,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实行“走班制”.在上述这样的教学体系中,如果想从“三生教育”的维度出发,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无论是“三生教育”还是体育,其本身都是“教育”的范畴,都是以育人为主要任务,因此,二者都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的基础,这样,才能正确的引领两种教育的实践过程.

3.2以新的健康三维观来评价学生的健康水平

新的健康三维观就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健康.以新的健康三维观来评价学生的健康水平.就从根本上摈弃了单一的以运动成绩定优劣的“老一套”的体育课指导思想.其“健康第一”的课程理念和强调“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也进一步得到确立,其教育的“育人性”才能得到最根本的回归.让学生在体育课中不仅获得生命健康的技能,同时也受到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

3.3创设情境让学生懂得生存技能

可以通过创设诸如“穿越火线”、“地震逃生”、“红绿灯”等体育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渗透生存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使学生得到深层次的有关于生存技能范畴的受教育的切身体验.

3.4渗透意志品质的教育

(1)注重对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培养.通过体育运动特有的魅力与功能,促进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2)注重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引导与影响,以此培养学生的礼貌待人、平易近人的道德品质等.

(3)注重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和合理竞争的意识.体育运动本身的属性就有竞技性,我们要利用这个属性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

(4)注重培养学生不怕苦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充满了汗水甚至还有泪水,同时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给于学生鼓励和激励,鼓舞学生不怕苦,不怕累,坚持运动参与,最终获得身心全面发展.

3.5注重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无论教与学都是在一个群体中进行的,因此,学生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不仅仅要面对自己,也要在一个群体中面对大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与同学、同伴、队友以及对手进行正确、合理、适宜的交流和沟通,这样的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既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还能利用同伴来辅助练习或者让同伴观察自己的动作,帮助自己找到练习中的问题和错误,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显然,也能提升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即社会交往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在社会生存中与人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更好更和谐的生活.

3.6注重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理念中,包含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育理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体育锻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应当遵循自身生长发育发展的规律,通过贯穿终身的体育运动和锻炼来增强体质、增进生命健康,提升我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4结束语

无论是“三生教育”还是“体育教育”,归根到底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都是教育“育人性”本质的回归.寓“三生教育”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既遵循了自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教育规律,必然是时展的需求与趋势.因此,我们认为:追寻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我们探寻“三生教育”与新课程标准下体育与健康课的契合之路的根本归因与目标追求.

本文作者:林玮玮、胡好 单位:安徽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