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育价值论文:农村教学价值观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李幽然 张莹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主体旁落的农村教育
2008年义务教育推行“两免一补”,并且首先在农村落实的举措,大大减轻了农民家庭的负担,特别是偏远贫困的山区。但是农村孩子并未因此而决定服务家乡,“走出去”依然是坚定的信念,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市民比村民精贵,城市生活比农村生活优越。这与传统等级观不无关系,成绩优异者希望以考试为跳板走向城市;成绩一般者以基础教育为台阶,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后加入打工浪潮去改变农民身份,古代是这样、近代是这样、至今还没变。农村孩子所经历的农村教育也是如此———以城市为中心,在农村教育中渗透着偏向城市教育的影子。与城市相比,农村教师学历偏低,民转公、代课教师较多且变动大。近几年,许多省市采取了一些政策,让刚刚考入教师编制的大学生在农村学校教学3至5年,本意是希望大学生留到农村,扎根农村教育,实际上使得农村学校成为新教师的练兵场,一旦能力成熟便奔向城市。与此同时,在职培训对于广大的农村教师,特别是偏远农村的教师,更是可望不可及,常听培训之风,却总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2010年6月,一个支持农村教育的基金会委托某高校进行的甘肃某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调查中,当调查人员提出“到最贫困的乡村了解教师需求”的请求后,被该县一位教育局副局长以“那里的老师没必要培训,不会给学校带来多大价值”为由直接回绝,一种以分数为导向、急功近利的教育观笼罩在农村教育的周边。农村教师的来源差、成分差,继续教育条件少,城市教师学历高、经验丰富、学习机会多;城市教育是强强联合,而农村教育则是弱弱相加。农村教育材料与城市无异,均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教材,但这些教材的编写一致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孩子的生活场景为视角,且与教材相配套的教参也忽视了农村教育基础的薄弱性,更多地顾及城市教育对灵活性的要求,多以方法指导的形式出现,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度剖析。另外,农村学校缺乏生活教育。从学生的生活管理来看,城市学校会关心学生的吃饭、喝水等基本需求,而多数乡村学校能保证孩子接受教育已是尽到本分。中午,在一所农村中心学校,一个学前班的孩子在乌烟瘴气的教室津津有味地吃着方便面袋子里泡的面,另一位打扫卫生的二年级学生告诉笔者,学校不管学前班孩子吃饭。没有人关心他们是否吃的饱,吃的健康。与此同时,合并农村学校是近几年持续推进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农村学校是农村最重要的、主要的、有时候由于已经形成的条件还是唯一的文化策源地,它对整个农村的智力生活、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2]。
虽然整合农村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成本,短期可以使学生享受优惠的教学环境,但从长远来看,一所学校的消失意味着文化氛围的离去。农村人民生活在无现代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将是可怕的,它意味着封闭与停滞。尽管农村教育在改善,但整个农村教育的环境依然呈现出以城市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城市教育是制度的宠儿,而农村教育是制度的弃儿,二者有明显的等级差异[3]。师资、教学材料、资金等更多地集中在城市,并且农村的优质人才也逐渐流入城市。农村教育就是为城市服务,成为主体旁落的教育,失去了自我的价值。优质的教育资源与过程被城市占据,优秀的农村学生走向城市,农村教育最终还是脱离了农村。正如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做棉,做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的子弟变成书呆子[4]。农村教育的贫乏,城市教育的丰富;农村生活的艰苦,城市生活的舒适;农民身份低微,市民身份高贵,过程辛苦与结果的榜样渗透在农村教育的动态资源中,日积月累构成了农民向往城市根深蒂固的愿望。
农村教育的回归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必须特别关注农村教育。因为,农村教育是农村科技文化知识的集合点,是个体与群体和谐发展之基础。回归农村教育本位,实现个体生活的改善与农村地区发展相统一的核心在于“爱农”思想的培育,促进农村地区物质、技术、文化等条件的改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我们不努力做到,使一个农村居民在少年时代就以自己是一个种粮食、养牲畜的人而感到自豪,那么农村学校的最优秀的学生还是要继续离开农村[2]。热爱农村,以农民为自豪的精神培养是改变整个社会“离农”倾向之根本。当然,这种培养应渗透在教育生活的点滴中。首先,采用具有乡土气息而非以城市为中心的教材呈现学习内容,但并不是使反映城市生活的内容彻底消失,而是实现城乡的平衡,给予学生生活价值取向最大、最长远的选择空间;此外,还应培养城乡孩子对农民、农业的热爱情感。与教材相辅的是形成农村科技文化氛围,只有把土地、果园、菜园当成思考的实验室,把单调的劳动过程当作达到目的的手段,使人享受到创造、研究和实验中的快乐,才能产生对农业劳动的热爱[2]。
一方面通过加强农业科技的引领,加强农民运用科技创收能力,从而为孩子们创设农业科技实验的学习、研究氛围;另一方面,利用科技改善农村的教育条件与生活条件,吸收教育人才,以科技改善农村的文化与学习氛围,增进爱农村、爱农业之热情,也使整个社会充满对农村、农民的崇敬之情。同时,还应加快农村交通建设、村舍与校舍建设、医疗保障、购物环境建设等,只有当农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极大丰富时,“离农”的价值取向才不会是主流,城乡在人才、资源、文化方面的互动才会成为生活的主体部分,教育的过程与结果才会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再回到“农村教育为何?”的主题,答案依然是能够生活、更好的生活。只不过要在实然的“离农”价值取向与“为农”的价值取向之间、在促进社会均衡发展中架设一座桥梁:以“爱农”信念的培育、农村教育与生活环境的改变来实现由单纯的“离农”走向个体与社会均衡发展的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