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实践论文:职教实践教育创建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改革实践论文:职教实践教育创建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改革实践论文:职教实践教育创建思索

本文作者:洪玉梅 单位: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合作教育体系以及基于工作的学习,是实现能力与社会化职业对接的有效手段。这就要寻找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工作、知识与技能之间的结合点与平衡点,突破教师与教练角色、企业管理与教学管理脱节的局限性,实现“教、学、做”全方位的融合。实践教学的载体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通常借助某一实践项目展开教学,通过特定情境的设计提供技能应用的情境,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新知识的生成和迁移的目的[1]。企业产业转型的加速、个人岗位的不断更新,企业和个人都需不断发展和更新知识技能。在保证专业适应性的基础上,兼顾学生未来岗位转换的需要和终身教育的需要,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管理能力、社交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创业能力,对于一些重要的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考核实践教学,要采取社会认可的考核方式,参加社会技术等级考核。唯有学会学习、注重实践,才能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好办法,才能妥善化解和处置各种各样的具体问题,才能培养干事创业的能力。

实践能力在于专门性与通用性相结合,并以专门性为主,通用性为辅。因此,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提高对实践教学的认识,把握好实践教学的切人点,实现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的结合,以期使被培养者成为融知识、技能、素质为一体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实践教学体系包括适应学生未来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还包括与职业能力相关的一般能力(如观察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的培养,专门性与通用性相结合[2]。实践教学已成为高职教育最重要的办学特色,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能力培养、人才规格等方面不断地探讨和研究,加快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课程建设等全方位的改革,以岗位能力的需求为目标,以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建设为重心和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岗位应用能力,满足企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在理论知识“必需、够用”的原则下,对专业课程进行优化整合,使学生逐步形成基本的综合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及操作技能。同时,要更加重视实习教学环节,加强实训指南、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和考核标准等实践教学的研究,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整合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优化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编写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教材。将实践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确保实践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和贯通。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前店后厂”全真模拟人才培养模式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特点,能够达到实验、实训、实习的统一,便于形成基础实验、专业技能训练和继续教育与职业培育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平台,使其成为集人才培养、教学教改、对外开放、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订单式工学交替”是开展校企合作,推进实践教学的最好方式。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与用人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签订用人订单,有针对性地开发实训课程或培训项目。与企业联合办学,可利用企业优势,以实际操作为手段,改善技能训练条件,保证学生在实训基地能操作最新的机械设备,了解现代制造技术、设备的发展动向,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现代生产经营管理环境。主动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承担实训的兼职教师,并参与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质量考核,甚至可以让学生到企业边工作、边学习,毕业后直接为企业录用,实现高职院校与企业用人单位的双赢。

造就一支高素质“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使之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教学能力强,熟悉实际业务流程,拥有过硬技术,乐于教书育人。他们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一是通过鼓励的政策措施,分期、分批将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的教师送到企业生产第一线中去顶岗实习,在实践中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二是从行业或企业中引进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相关职业能力极强的技术人员、工程师做专职或兼职教师。这样,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的方法,构建一支专兼结合与工学结合相对应的高素质教师团队。职业资格是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推行“双证书”制度,就是对在校生实行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兼顾职业素质、能力教育,将符合行业、企业中职业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水平及标准纳入教学计划之中[3]。借鉴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试方法,逐步开展认证课程建设,严格规范教学内容,细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反复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并重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等能力,使学生获得核心职业技能的职业资格证书。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以理论知识、职业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为基础,形成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分层次递进,分阶段实施的有机整体。因此,建构符合高职院校实际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框架,以课程体系、实践教育体系、模拟实践教学体系为平台,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提供保障。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是做到让教师多上课、上好课、上新课。在课程改革中必须进行广泛深入的职业岗位需求调查,掌握行业、企业对本专业技能人才知识、技能和素质等方面的需求状况,从“必需、够用”着手,以开发核心必修课程为基调,以设置课程内容和实训环节为抓手,来确定专业定位、岗位所需的相关科学知识体系及技能结构,并将整体教学目标分解成各个具体专项技能,让学生逐步掌握,融会贯通。再通过实训实操、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确保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可以引入“校中厂”、“校中店”模式。在层次上体现以专业性、综合性、适用性实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和专业基本技能。引导学生亲历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等业务过程的模拟运作。#p#分页标题#e#

在技能训练上,采取“全真化”的流程和模式进行建设和管理,使学生在校内就置身于一种按照现代企业标准设置的真实工作环境中。逐步形成一个多专业协作、资源共享、真实有效的校园微型社会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使学生获得与社会生产经济管理活动相似的实践效果。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的平台,使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加强同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联系,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选择符合学校专业实习条件的单位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并聘请部分生产、技术、管理一线的骨干人员作为兼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以确保教学质量。积极吸纳社会办学资源,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双赢”。建立实践教学模块考评体系,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把课程考核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在学分制条件下自主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实习考核可通过实习报告、现场操作、理论考试、设计和答辩等形式进行,可以由校企合作联动考核,既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也考核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在高职院校,如何使实践教学更好地贯彻落实,这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教改所面临的新课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