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计算机教学创新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职校计算机教学创新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职校计算机教学创新思索

本文作者:张丙鹏 单位:山东省梁山县职业中专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教授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的选用,直接关系到教学目的的实现,关系到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的体现,更关系到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的程度。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中职计算机基础课堂教学呢?这就必须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的学情、教材特点、课程知识结构等特点,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轻松地学,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

一、中职学生的基础状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只有教师搞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教出成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共同特点是文化基础较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强,有自卑感,甚至有些学生自暴自弃。针对这一状况,应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模式,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采取分层次教学法进行教学,不抛弃、不放弃。这样,才能将他们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与创新

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时,应注意到学生的基础状况和实际水平,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本位,大力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应按突出实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更新教学内容,由理论教学逐步转化为实物教学、分层教学、主题引导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

(1)任务驱动。教师应在计算机教学中,根据课程的教学要求,以任务驱动为主,结合教材,设计一个有趣味、实用性的教学课题,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实验操作中认识到计算机的知识。

(2)使用多种辅助软件。计算机辅助教学是面向所有学科的,而在计算机本学科的教学中,充分使用更多的媒体信息,为学生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一章第一节“计算机概述”这部分内容,教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板书+讲解”,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生也没有兴趣听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中的内容,从网上下载一些与该章知识点有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带领学生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展望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3)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应该尊重、关心、爱护、理解每位学生。师生之间通过坦诚的对话与感情交流,建立信任关系,学生才能把教师当作伙伴、知心朋友,从而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展示自己的个性。教师也才能准确地把握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2.精心设计学生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重点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除了学生本身对该课程的兴趣外,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引导和教师在课上的精心准备是否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否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所以,教师首先应该针对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考虑各个教学环节,把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使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很轻松、便捷,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譬如,有些教学内容需要理解记忆,且枯躁无味。这就要求教师在准备教学时,应努力将枯燥变为有趣。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按教学安排应先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再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但是,通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对于没有基础的学生来说,操作系统中的窗口、对话框、文件和文件夹、文件的复制和移动等概念,不易理解。而对那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却学之无味,结果出现学习效率都很低的情况。为了改善教学效果,笔者采取了“实践—理论—实践”的方法,即先进行Word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制作简历、报告、电子板报、宣传广告等。通过实践,他们理解了文件、文件夹、窗口、对话框等概念,而在实践中遇到文档备份、改名等操作时,自然完成了学习文件的复制与移动、删除、重命名、查找等操作。在此基础上,再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相关知识,学生就会兴致昂然,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