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基础教育问题思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乡村基础教育问题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乡村基础教育问题思索

本文作者:吴烨茜 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教育乃国之根本,关乎到社会发展的根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雄厚,国家领导人愈加重视教育对于转型期社会的重要性,有关部门也更有能力为兴办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条件。然而,在各项支持教育事业的政策纷纷出台的同时,一些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其中,农村基础教育问题便是具有代表性的焦点之一。由于我国社会工业化不彻底,工业二元化结构的弊端便在农村地区显现出来。那么,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其根源何在?有何对策?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全社会的关注。

一、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不足,直接影响着教学条件。教育经费的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199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年末,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不过,在这个至今仍没有实现的目标中,真正落实到农村中小学的经费更是九牛一毛。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的,从而造成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因地区不同而呈现差异性。虽然农村税费改革后,中央和各省对教育提供了巨额转移支付资金。但是,这些资金仅以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方式下拨,给地方财政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一些地方政府把国家下拨给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经费,挪作他用,加剧了农村教育经费短缺的问题。李岚清同志曾一针见血地批评过:“一些地方教育没有抓好,教师工资发不出去,到县里一查,不少是因为花钱干了不该干的事,而把财政缺口留在农村教师工资上,向上面要补助。”①随着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政策的实行,教育附加费不允许再向农民收取,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减少,经费不足的问题变得更为严重。

(二)教师素质欠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首先,农村教师不配套现象严重,不少学校聘请临时代课教师,无法保障正常开课和教学质量。当前,农村师资队伍中的正式在编人员只占到部分比例,其余多是“拿起书本是教师,放下课本是农民”的乡村老教师和代课教师。师范院校毕业的优秀青年教师争相留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根本不愿意去往更需要他们、能使他们自身价值更大化的“村小”。留在农村的多为学历低、素质较差的人员,这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年龄结构也不合理。其次,新课程改革对目前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它要求教师从教育理念到教学行为彻底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转变。农村教师本身学养不高,又缺乏求异思变的改革氛围与实质性的有效指导,因此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转变过程中困难重重。其中最显著的表现即教育科研与教学工作的脱节。目前许多农村教师都是“经验型”、“辛苦型”的“公仆”,“研究型”、“创造型”的“专家”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培训。

(三)学校布局调整过快,直接影响着机会均等。近年来,部分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在未经深入研究与考察的情况下,便轻率地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这不仅扭曲了国家政策对于调整中小学布局的初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学生“上学难”的境遇。以云南为例,从2002年至今,全省的小学已从20595所减少到14059所,减少了31.7%;教学点从20531减少到7238个,减少64.7%。其中,一师一校点从14291个减少到3063个,减少78.6%。②十年来,云南省的小学少了三成,而隶属每个小学的教学点更是少了六成半,其中一个老师的教学点干脆减少了近八成。最惊人之处是,为了上学,有的孩子需要走上六小时的路程,距离近的也得一个多小时。在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所村完小,学校5年级的一个班,就有10个学生辍学,无论老师们怎么劝说,孩子都不愿回学校上学。由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太快、一些工作不配套,不仅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负担,造成了新的“上学难”,还因上学路途遥远,加之对孩子读书后的前途不可预知,农村出现了新的辍学现象。事实表明,农村孩子并没有因集中办学而变“上学”为“上好学”。

(四)学生逐年减少,直接影响着办学规模。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逐年递减,学生人数随之呈现下滑趋势,办学规模也日趋萎缩,导致农村中小学生源减少、流失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初见成效,孩子的出生率在逐年降低,其二,处于育龄期的年轻人都在外打工,随着流入地政府对于外来打工子女入学政策的放宽,其子女多跟随父母在流入地学校借读,其三,现在农村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不少家庭加入了“小康”之列。许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急于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正日益影响着农村家长。然而这是落后的村小教育所不能提供的。于是,在农村道路交通状况大大改善的条件下,家长们纷纷把孩子送进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乡中心小学就读,甚至进城镇陪读。用家长的话说就是:“不为别的,就为让让他们早点适应城里的生活环境,多见见世面,受到更优质的教育。”

二、农村基础教育面临困境的原因

透过现象看本质,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既有先天的不足,又有后天的扭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办学意识滞后,教育目标错位,新课程理念贯彻不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就给我们指明了办学方向,规定了办教育的总目标。然而,受落后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的影响,农村中许多教育工作者把升学与成才等同,把升学率的高低与办学质量的优劣等同。此外,农村基础教育偏向优秀学生,忽视大部分学生,同时确实没有能力把办学的注意力集中到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身上。因此,在城市教育已开始意识到自身对于教育总目标的偏离时,农村教育目标的单一性仍在导致教育内容视野的狭窄。教学目标多定位为好操作的知识技能类,教法多为简单的分析讲解类,追求结果忽视过程成为必然,新课改成了装门面的招牌,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成为空头口号。#p#分页标题#e#

(二)农村社会、家庭教育功能羸弱,加大了学生教育难度。青少年在教育过程中完成社会化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力量共同协作,缺一不可,任何一块短板的出现都会导致“水桶效应”。我国农村教育中的短板便是社会、家庭的教育功能羸弱,无法有效地辅助深化学校教育。虽然学校教育扮演着一个主导的角色,但社会、家庭教育犹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持续、直接而全面地塑造着青少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学生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的培养,农村学生的家长一是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二是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仍需自谋职业的现实,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对升学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龙成凤,跳出农门;否则就认为教育投出是浪费,不如让孩子认些字,就直接学手艺挣钱。总之,农村教育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无法相辅相成,家庭、社会没有作为学校教育的坚实后盾。

(三)僵化的教育体制延缓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教育管理上,强调政府领导,财权上移,学校自身开展教育活动的事权与财权分离,削弱了农村中小学办学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管理者拿别人的钱办别人的事,作为学校管理的起始环节,其内在动力必然导致整个工作链条的低效率。在办学形式上,政府包揽办学权,对于民间办学团体设置高门槛,缺少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的积极参与,阻滞了农村基础教育办学资源的源头之水。在教育投入方式上,片面强调“以县为主,地方负责”,导致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渠道过于单一化,经济状况越差的地区越办不起学的恶性循环。加之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完善,却又不准学校教育依质论价。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过紧,正常运转困难,无法保证教师工资按时发放,无法保证教学正常运转,无法保证校舍安全。

(四)职业技术教育缺位,与农村发展需求脱节。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基础教育一直在盲目沿袭城市教育的发展模式,严重忽视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无疑加重了农村基础教育的“悖农”色彩。农村基础教育急于为城市建设输送优秀人才,却忽视了农村地区自身发展的需求,具有农村特色的“为农”教育严重缺失,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没有相应的实验农场、实验硬件设施,更缺乏职业技术课教师,无法开设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职业技术课。即使开设了一些职业技术课,也往往流于书本,其教学内容脱离当地实际,缺乏实践层面的操作,致使农村基础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现实中,愿意回乡参加生产劳动的大批中学毕业生虽然有心为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但由于对生产知识和技术的缺乏,致使他们回乡后不懂得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也无一技之长,缺乏谋生本领。

三、农村基础教育走出困境的相应对策

那么,如何解除这些束缚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桎梏使其茁壮成长呢?

(一)大力推进农村课程与教学改革。各地方的主管部门要根据国家的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努力推进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当然,中小学在实施国家新课程改革时,也要结合农村实际,课改培训要与具体的课堂教学挂钩,适应农村地区的教材,突出农村的特色,充分有效地利用农村自然、人文方面的丰富资源,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来组织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强化城乡教师交流,鼓励县级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上示范课,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贫困地区支教,并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让他们走出去获得更加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通过增强骨干教师与乡村教师之间的交流,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素质。

(二)建构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加大社会力量的投入力度。运用现有教育财政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和其他资金注入主体加入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实施队伍中来。于2011年正式启动的“免费午餐计划”,致力于呼吁更多爱心企业和人士加入到活动中,通过社会捐助的力量,对一些贫困山区学校简陋的厨房条件予以改善。近期,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村小的学生家长们非常高兴,因为由纳溪区政府投资55万元改造的首批23个村小校点食堂已全部投入使用,9500余名学生从此吃上了香喷喷的午餐。反响热烈的免费午餐计划让我们看到了除国家财政性拨款之外,社会公益捐助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力度的可能性。“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组”组长卢迈日前表示,“中国应加快对儿童营养计划的国家立法,建立一整套基本制度,明确儿童的最基本权利。”

(三)尽快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为了吸引更多农村优秀青年执教基层,从2007年起,国家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共安排免费师范生补助经费和实习支教经费约19.8亿元,惠及约4.6万名学生。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四年主要面向中西部农村地区,首届免费师范毕业生已经全部落实到中小学任教,有相当一部分到中西部农村小学任教。这一政策揭示了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性。只有让乡村教师先“飞翔”起来,他们才能带着乡村的孩子们飞向更广阔的世界。由崔永元发起的“乡村教师飞翔计划”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作为对国家教育部门专业培训的补充,该计划邀请乡村教师,利用暑假进行为期十天的体验式培训。通过坐一次飞机、乘一次火车、看一场高规格演出、观摩一堂中小学教学课、与名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等活动,体验城市文化生活,开阔眼界,接受新知,提高人文审美综合素质,实现高素质教师带高素质学生的目的。

(四)强化法律责任,建立完善的教育财政拨款监督体系。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包括将部分资源用于学校的房屋、教学设施和教学设备等硬件建设上。而目前在人员经费和基建经费的投入比例方面,我国对农村教育的基建经费投入比例偏低,不利于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对此,国家应加以重视,制定有效的政策。比如,可以将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所需经费纳入政府预算,设立农村中小学校舍及教学基础设施设备改造专项资金,并将其列入教育事业发展计划之中。③而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配合,将政策切实有效地落实到位。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对本级政府、较高级政府对较低级政府的教育财政拨款状况的监督能力;制定、完善和严格执行教育财政法规,明确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明确各级政府教育财政拨款占财政预算和GDP的比例,使教育财政拨款机制有法可依。在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监督下,按规定给学校划拨扩建、新建校舍所必需的土地,将专款专用的资金及时足额地发放下去,以保证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