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础教育校本培训认知,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苏红芳 单位:环县环城小学
一、积极争取参加多样化的校长培训及二次培训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呼唤高素质的校长队伍,校长培训、促进校长专业成长是提升校长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校长培训直接影响校长队伍建设及教师队伍建设。因此,我们积极争取参加国家、省、市、县组织的多样化的校长培训活动。近几年来,我们的校长先后参加了《中英项目》、《中欧项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十多项,20余次的培训活动。提高了校长的理论素质,让校长学习到了科学有效的教育管理理论和信息。回校后对骨干教师进行二次培训工作,其培训模式为:通过分析确立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核心课程———校长授课———研讨交流———提交学习体会———实践操作运用———教学实践反思。
二、坚持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参加上级培训及二次培训活动
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源于学校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熟悉本校教育教学实践,由他们组成的培训符合学校的实际,符合“校本培训,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和基于学校”的原则,既能锻炼提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队伍积极主动地学习理论,大胆科学地实践,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又能使广大教师受训得到实惠,同时又为学校节省了经费。这种培训模式,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学员的参与性,着眼于骨干教师及教研人员应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学校日常教学及班级管理中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回校后,组织他们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活动,这种培训活动的主要模式为:围绕培训目标精选培训案例———小组合作现场分析研讨———全体教师选小组代表交流———指导教师总结反馈。
三、抓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成长
校本教研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总结,理论提升,规律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保证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推进措施和策略。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积极组织专业人员参与并开展实质性的研讨,具体地说就是引导教师研究,为教师服务,对教师的研究进行指导。“研究”就是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出发,深入了解,分析研讨新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其前提是指导教学、服务于教学。“服务”就是教研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为课程改革服务,为教学改革服务,为教师发展服务,为行政决策服务。“指导”就是对学校教学和教研的指导。
在教研过程中,我们一般都采用问题式教研,主要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问题式教研一般以一个阶段内教师比较关注的、来自教学实践中相对集中的问题作为一个活动的主题和研究专题。研究过程主要围绕问题搜集相关的理论资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进行学习研讨。通过研讨,形成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其基本程序为: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问题———相关教研人员及教师进行诊断界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搜集相关资料———课堂教学实践———反思总结提炼。其次,我们积极鼓动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学校现有省级课题11项,4项已通过鉴定。
四、同行观课、搭建专业人才成长“平台”
1.新调入教师“入格”培养。加强对新调入教师的培养,是我校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一项长久工程。我们的做法一是对新调入教师加强教育法制观念,工作责任心和爱心教育,传授班主任工作艺术,培养组织能力;二是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在怎样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作业辅导等方面进行专业讲座,并面对面地进行跟踪指导,要求每位新调入的教师必须上一节汇报课,听一节示范课,评一节研讨课,写一份教后反思。
2.同一教研组观课。这类活动一开学就安排,首先根据学校开设的不同科目,每科确定一人或数人备课、说课、上课。然后观课者评课,撰写教学反思。
3.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献课。每学年安排2—3名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每人献一节课,这节课既具有示范作用也具有研究价值。课后同学和教师面对面地交流。教师的学识才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挖掘与发现,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决定了人才的去留、我们在校本培训中摸索出了一套符合我校校情的内容与模式,唤起了教师热爱学校、拓展专业、献身教育的情感和意识,推动了教育改革向着有生命力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潜在智慧带来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形成了“我和学校同发展”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