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基础教育新课改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李玉虹 单位: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曾进行了七次课改,相继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初步形成了现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科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有的课程体系逐渐凸现其弊端。于是,在世纪之交,教育部启动了第八次课改,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坚定地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意义,明确改革的目标,将使我们满怀信心走进新课程。
一、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深人人心。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满腔热情投人素质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认真探索,在各个层面上不断涌现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典型。在取得成效的同时,素质教育工作也存在困难和问题。2加1年,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指出:“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地方开展素质教育还是号召多而落实的措施少,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个别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陈至立部长也在会议的报告中尖锐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如何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2(X刃年以来李岚清副总理多次召开座谈会,深人基层调查研究,提出要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已被提到关键位置,对促进素质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突破性作用。接着,在2(X)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继之,2《X)l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之所以被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原因在于: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无论中外教育改革,无不将之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来加以改革和建设。只有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真正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上述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个具体目标都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其理想与宗旨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弊端,《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功能的转变《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应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确定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课程功能的转变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课程结构的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次课改针对现行课程结构呈现的间题作了重大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即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又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并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要求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如: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加强写字教学。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可以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通过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课程内容的改革《纲要》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内容的完善和优化。首先,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艰深、陈旧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新颖、有条理的特征。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成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如在体育与健康中增加了保健和健美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中包括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探究性活动等内容。第三,放弃以往以统一的尺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的界定,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新课程标准的编制充分考虑了学生水平的差异和兴趣的不同,依照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学习水平设定了多种课程的内容标准和实施与评价标准。课程实施的改革《纲要》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倡导建构的学习。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旨在课程实践中,给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变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为主动探究,意义构建,变个人学习为团队合作学习,变纯书本知识的学习为问题解决式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p#分页标题#e#
课程评价的改革在全面认识传统评价的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评价的改革还涉及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还要求通过评价促进课程的不断发展。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这次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是课程管理政策的改革。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根据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文化多样的具体国情,教育应发挥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作用。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实现课程的多样化是改革者的必然方向。而要提高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的适应性就必须走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建设课程的路子。因此,课程管理工作的权限应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由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本省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可根据实际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展情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体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酝酿准备阶段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作了有力的铺垫。距此到2加1年6月两年多的时间里,开始起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的指导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阶段18科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编写审定了20个学科的49种新课程实验教材;与此同时,关于课程管理政策、评价制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也取得阶段性进展。试点实验阶段2(X)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颁布和贯彻,《纲要(试行)》的颁发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人了第二个阶段,全面落实启动新课程的实验工作。2(X)l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实验教材在38个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开展试验。2(X犯年秋季,各省级实验区开展试验。与此同时,三级课程管理的具体工作机制、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也在探索中。师资培训工作也紧锣密鼓地全面启动,教育部主办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各省也相继开展省级骨干教师和教师培训者的培训工作。全面推广阶段从2(X孙年起,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广新课程,到2田5年秋季,中小学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人新课程体系。2的5年起,高中阶段全面推广新课程。由此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它的启动与实施,必将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的陈旧范式,实现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的转变;实现“单向灌输”向“交往互动”的转变。从而,有助于真正扎实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我国教育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