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育的必要性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写字教育的必要性,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写字教育的必要性

本文作者:代祯 钮绪纯 单位:安康学院中文系

一、汉字书写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

书法家沈尹默先生说:“世上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示出惊人的奇迹,天色而有图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但如今,汉字书写常常被人们所淡化,甚至是忽视它而逐渐成为濒危文化。然而,基础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也是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和提高全民素质的第一道工序,在基础教育中重视学生汉字书写是我国教育之根本,是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基石。写字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搞好写字教学,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有着重要作用。书法界权威人士也提出:“从小写好中国字,长大做好中国人”的响亮口号。

(一)汉字书写是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

汉字是先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根,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它不仅传承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且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认知特点和思维方式,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如“活”字,最早的字型说明有水有根就活,如“家”字,最早的字型房里有猪,猪繁殖力强,当时,人的生产力是最重要的生产,以生产能力旺盛的猪象征家的人丁兴旺。汉字又浓缩着先进科学的精华。比如“思”字,“心”、“思”这字形,暨有思维,又称情感。,汉字也体现先人哲学的思辨。比如“默”,表示的是不言语,无声,按说仅一个“黑”字就足以象征,为什么还要加个“犬”呢?谁都知道,狗最爱叫。用善叫的狗去趋近寂静、无言,更能体现出“默”的充实内容。中国书法协会权威人士认为:汉字书写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及智力开发大有好处。因此,汉字承载的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精神符号,更有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二)汉字书写能够继承传统道德文化精髓

“尚德”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传统道德精神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国汉字不仅广泛而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情感,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例如,书写我们常挂在嘴边的“爱”字,简简单单却蕴含着“友爱”、“关爱”、“爱护”、“博爱”等丰富涵义。“?”是它的繁体字,字面上它由“爪”、“冖”、“心”和“友”四部分组成,我们可理解为:要抓住“朋友”的“心”,然而“朋友”的“心”却被“冖”所“覆盖”和“掩饰”,因此想真正成为朋友,就必须双方敞开心扉、以心交心、坦诚相待。

(三)工整、俊美的汉字能反应书写者的内心世界

日本南鹤溪在他的《文字的魅力》一书中说到:“镜子只能照外表,照不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照不出真正的我。什么东西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呢?那就是他的字。”字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写字特点,还能折射出他的性格、他的一切。常言道:“字如其人”,透过字迹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习惯,而且能反应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为人秉性和做事态度等。伟人,就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其书法尤以狂草著名,富于浓郁的浪漫义色彩和强烈的时代精神。他很多诗篇,笔墨雄健,气势宏伟,就像高山巨川、天风海雨,充满了“大江东去”的激昂音调。有一种振奋向上的崇高之美。这无不与领袖的个人生活和精神追求密切相关。

二、基础教育中汉字书写的现状探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等便捷书写工具的普及,使人们对于汉字书写重要性的认识大大降低。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学生自身书写态度不端正

学生自身写字态度不认真。中小学教学中,学生错别字多,笔划、笔顺不到位或错误,使字走样变成别字,如有的学生将“落”写成左右结构以“三点水”为偏旁;将“真”字中间三横写成了二横;还有许多同学在写诸如“还”、“连”等字时,都是先写“之”底再写“不”和“车”。其次,便捷书写工具的普及减少了学生书写机会。更有甚至干脆不写,直接打电话或者网络视频,声音、图像成了信息的载体。人都有懒惰、依赖心理,一时的懒惰、依赖或许不算什么,那么长久的呢?值得人们思考与重视。

(二)教师书写不能起示范作用

由于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对于一时不见成果的写字教学及学生书写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只重视学生作业的正确率,对字迹潦草、乱涂乱改的能忍则忍;根据2007年10月20日《内蒙古晨报》报导,内蒙古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对全区教师书法状况作了抽样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写不好钢笔字的教师占70%,写不好粉笔字的占85%,写不好毛笔字的占95%,缺乏书法理论知识的占98%。其次,现代教学工具的普及运用,使教师产生了多媒体投影代替板书的错觉、误解和习惯,很多教师上课不板书或随意、凌乱、潦草,缺乏书写的榜样引领、示范作用。

(三)国民整体对汉字书写重要性的意识淡薄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交流工具也日渐信息化。尽管学生还是用笔写作业、答卷,但对写字情有独钟的年代已经过去。近几年计算机普及后,学生们一般都会在计算机中玩游戏、上网、打字、聊天、发电子邮件、写作。这样,都得了计算机“失写症”,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好,东倒西歪、字迹潦草。然而许多人赞同学生到计算机培训班学习,但却反对去学习书法。心理与生理研究表明,书写训练对培养思维方式十分关键,用笔书写时,可在大脑的语言中枢形成特殊的印记,并成为终身本领,这也是书法的自然人性所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加强国民整体对汉字书写重要性的意识,不仅提升我国整体素质,而且提高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真正成为文化强国。

三、汉字书写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素养既是一种静态,又是一种动态,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的统一概念。从历时的角度看,它既是先天禀赋与后天环境的整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教学的整合、又是主观努力与教育引导的整合,进而就语文本身来说是听说读写的整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既要探求汉字本身的规律,提高学生汉字书写能力,又不能忽视汉字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延伸拓展作用。汉字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和丰盈无垠的灵性,记录下中华民族智能的观察、细腻的体验、卓越的思考、恢弘的想象和精确的表现。因此,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汉字书写在开掘汉字文化,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

(一)书写汉字可以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

汉字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字,汉字的笔划形态来自于图画又美如图画。在书法家的笔下,汉字更能使人获得视觉上的美感。图像性的形体,加上书写工具的不同笔墨运用的变化,布局结构的创作等,使汉字显得千姿百态,神态飞扬,气韵生动,形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古人说:汉字之“横”如“列阵排云”,有庄重之美;“点”如“高峰掉石”,有飞动之美;“竖”则如“万岁枯藤”,有苍劲之美。书法艺术,与著名的乐曲、优秀的雕刻或传世名画一样,历来就是人类文化宝藏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所以,在写字教学中尽量渗透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写字教学过程中陶冶审美情趣、初步感受汉字形体美,进一步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二)汉字的书写能力就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养成落笔前仔细思考、落笔尽量不改动、不用或少用橡皮的习惯,书写的规范,保持书面整洁的习惯,认真复查、及时纠正的习惯,勤于习字、坚持不懈的习惯等”。培养良好习惯的过程,实际上包含着发展良好习惯和消除不良习惯这两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例如书写规范,是不断地纠正错别字和不规范的字以及书写马虎潦草等不良习惯中,逐步养成良好习惯的。按笔顺写字是写字训练的一项基本内容。按笔顺规则写字,用硬笔或毛笔正确、工整的书写汉字,用硬笔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书写有一定的速度。一般汉字的笔顺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先横后竖,先中间后左右,如“小”、“水”;先进入后关门,如“回”、“国”。还有一些特殊笔顺,如“女”字,一长横最后写。练字时要遵循一定的书写规律,如先正楷后行楷,先练硬笔后练毛笔,先规范书写再提速,边学边练边用。

(三)书写汉字可以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没有个人独创性和社会拥有统一的规格要求,那么个人和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的人和不兴的社会。中国汉字结构单位组合适当,要受到空间范围的限制,一个字无论笔划多少,都要均匀分布在一个方块形空间内。然而,汉字书写恰好能使学生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的结合,形成合理的思维结构。因此,在书写汉字时,通过观察分析和临摹对名家作品进行赏析并慢慢积累书写技能,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审美创造精神,还能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进行创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四)汉字书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人格是个人相对稳定的比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个人的能力、气质、兴趣、爱好、倾向性等等,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和巩固的。黄希庭则认为: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多在人格的构成中,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等有各自的不同体现与作用,但都共同结合在一个完整的人格中。邓小平同志说过:“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而且我国的教育目标是要培养新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然而,要达到这些目标就必须从基础教育做起。因为,此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成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远大理想只会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在日常学习和实际工作中进行艰苦锻炼,然而练字正是磨炼学生意志、培养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和必要的“创造”手段。靠勤奋还不够,还要靠贵在坚持。

(五)汉字书写过程是对中小学生人格情操的熏陶过程

我们知道,教学是以人的培养为目的,促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过程,根植于人与世界、人与社会、人与生活的关系之中,关注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类的生存命运。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过去和未来的生活,更要尊重学生当下的生活,帮助他们以一切可能的形式去实现健康人格的培养。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它意味着学生是在教育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争取在教学各个环节对学生注入人格的灵魂。如通过写字练习学生要有对父母的孝心,对他人的同情心;心的善良,接纳他人,善于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有独立的、自主的意识,不依赖他人;要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真正做到这些也就离我国的教育宗旨和教育任务更近了一步。除此之外,基础教育阶段是人格态度形成最关键、同时也是最好的黄金时期,此阶段重视和引导学生写字是培养他们“做人”和“做事”的基础,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前提,是促进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石。

总之,中国是个有着5000多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汉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蕴含我国丰富的道德文化精髓,更是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汉字的书写,尤其是基础教育中学生的汉字书写的重要性。不仅因为此阶段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和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且因为汉字是中国国粹,写好汉字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功。因此,汉字是最具生命力的,是永远不会被时代淘汰的,基础教育中重视学生汉字书写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