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浅析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指导策略的探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幼儿自主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它是在教育的特定环境下进行的,并将游戏因素与教育因素有机结合。我们已经明确,幼儿园游戏的指导应该渗透并贯穿游戏的始终,应该体现在创设游戏环境、提供游戏材料、实施有效的观察、寻找合理的参与契机、引导幼儿讨论分享。而本文着重阐述教师的指导首先应从幼儿的游戏心理特点出发,掌握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并且在不断的调整游戏的指导策略。其次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科学指导技巧,给与幼儿最正确的游戏指导。最后就是教师要努力提升幼儿游戏的水平。
关键词:游戏;自主游戏;幼儿心理;专业素质;指导技巧
作为学前期的儿童,他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被游戏占据的。前苏联的阿尔金说,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维生素。所以,只有让游戏伴随着童年,让孩子的生活充满希望和欢乐,让教育隐含在游戏之中,使游戏既能保证教育上的自由,又能使儿童发展的过程实行自主建构,才能促进幼儿个性健康的发展,使它在幼儿教育里作为教育的基本活动而存在。总之,一方面儿童在游戏中满足各种发展需要,实现自主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游戏完成教育价值引导。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就较难把握如何实施有效的指导。幼儿的游戏与幼儿的其他活动不同,那些其他的活动如一般的生活活动与成人的期望、功利、规范、要求联系在一起,具有强制的外在目的。只有游戏才是幼儿本人的事情,幼儿游戏就是为了游戏,就是为了好玩,尽管在游戏的过程中客观地实现着幼儿的发展,但幼儿本人在主观上绝没有这个目的,成人外在的强制的功利性目的更无法加进游戏当中去,否则就会破坏游戏,就不是游戏,就不是玩了。因此,教师在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时心中要有一把科学的标尺,也就是掌握好干预的程度。
近年来,许多幼儿园都在尝试组织幼儿开展自主游戏。在此过程中,大家也都认识到,自主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幼儿对游戏活动能自主的选择、支配,可以充分享受游戏活动的乐趣,更能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尊重,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对知识、情感、经验和能力都达到一定水平的幼儿来说,他们有一定的心理需要。
一、幼儿游戏的心理需要
(一)幼儿有很强的动手操作和兴趣方面的需要 。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大都是借助动作进行的,年龄越小,这一行动特征就越明显。爱动、好玩是幼儿的天性,幼儿也正是在不断动手操作、不断表现的过程中获得发展的。
(二)幼儿有很强的获得成功的心理需要。在自主游戏中,幼儿的探索创造精神和各种能力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不断获得新的成功。在此过程中,幼儿对自己的成功常表现为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甚至拉来正在忙碌的同伴共同欣赏。
(三)幼儿有按意愿生成游戏的需要 。幼儿应有游戏自主权,幼儿能够自己不断地扩展游戏的主题,丰富游戏的内容,也能顺理成章地创造出新的游戏。几乎所有的幼儿都会明确表态,不要老师规定怎么玩,有的干脆说,不要老师帮忙,他们自己会玩。
(四)幼儿有爱和归属的心理需要。 在自主游戏中,幼儿需要自己去选择、参与自己所喜欢的游戏活动,自己进行游戏活动。幼儿常常愿意充当活动的主要角色,能够比较主动地表现出自己爱的情感,希望能够去爱别人,集体协调活动也进一步增多。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及指导策略
(一)明确目标,创造条件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自主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就必然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例如在室内布置时,教师要考虑到:空间可以吸引幼儿参与游戏,也可以中断幼儿活动;可以引发幼儿单独游戏,也可以诱导幼儿与同伴一起游戏。另外,还可以让幼儿来参与场地的安排。教师可以将布置好的游戏场地全部拆除,把游戏材料分类,敞开摆在活动室里,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活动需要自由选择场地和游戏材料,使场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这样,幼儿使用材料时思路更开阔,使用范围更广。还可以安排开放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与不同同伴的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并吸收同伴的经验,扩大幼儿的交往面。
(二)充分认识教师角色的多重性。教师在游戏过程中,不是指导者,也不是评价者。当然,这里不是说教师就是局外人。首先,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当是援助者。如游戏开始后,有的幼儿能够很快找到游戏的伙伴,与伙伴友好协商达成共识,有的幼儿到处转悠没有结果,有的幼儿行动迟缓、无所适从,有的幼儿为了玩具材料、分配角色发生争执等等。对于游戏中出现的困难和矛盾,就需要教师来帮助解决。其次,当幼儿不需要帮助时,教师应当是观察者。如需要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主题和兴趣时,可以采用扫描观察法;需要了解某个区域中孩子究竟干了些什么,可以采用定点观察法;当需要了解某一个幼儿的行为时,可以采用跟踪观察法。再次,当幼儿需要被欣赏时,教师应当是倾听者和发问者,重点体现在活动结束时的讲评活动中。在此过程中,可以与幼儿共同整理经验、分享快乐,由此调动幼儿的主体性和积极性;还可以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幼儿在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兴趣方面的偏差。
(三)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
(1)自主与规则的关系 。自主不等于自由。所谓自主是指能够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选择权利,有明确目标,有坚韧不拔的进取心。作为一个自主的人,应该能够成功地控制住外部环境,成功地控制自己的冲动。也就是说,自主不等于随心所欲,不等于不要规则,而是要将规则内化为意识,关键在于使规则让幼儿理解接受。
(2)自主与指导的关系。自主不等于游戏中完全遵照幼儿的意愿,自主要与指导相结合。教师要在幼儿自主活动时给予相应的帮助、鼓励点拨,不仅能够促进游戏的延伸,而且能让幼儿得到成功的快乐。教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不强迫,让幼儿有真正的自主权;不限制,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不干涉,尽可能尊重幼儿的意愿;不演戏,使幼儿的游戏意念保持纯真。
(3)愉悦和教育的关系。教育和愉悦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自主游戏既要让幼儿获得快乐,又要让幼儿获得发展,而且,在自主游戏过程中,幼儿活动的机会相对来说更多,气氛也更加宽松,愉悦和教育完全可以双线并行。#p#分页标题#e#
三、教师在游戏中的指导语言
在幼儿自主性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的语言指导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关教育专家研究发现,许多教师会把游戏与真实生活混在一起来指导孩子,若运用的语言不当反而打断儿童的游戏。教师应好好运用在想象游戏中解说员的角色,有技巧地问一些相关的问题,这种教师与孩子的对话可使解说达到最佳的效果。那么,如何有效地运用语言来达到教师预期的目的,在什么情景下教师该提什么问题、该说什么话,这是我们老师感到很困惑的问题。研究中我们发现,教师在幼儿游戏时运用不同类型的语言,既能提高指导游戏的效果,又能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得以发挥,还能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力的提高。根据教师对幼儿提出的问题的目的和方式的不同 ,我们把游戏中的指导语言大概归纳了几种:
(一)疑问式语言
一般以询问的方式语言出现,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幼儿把游戏进行下去,及时反馈幼儿的游戏行为,启发幼儿的思维。询问式的语言并非教师不了解某种游戏的情节,如:“这是什么呀?你在干什么呀?”等一类幼儿不需要思考或努力尝试即可回答的问题,而是根据幼儿游戏开展的情节,觉得幼儿需要帮助或有指导的必要时,教师有目的地设计问题情景,提出问题。类似的语言有:“如果你想要的玩具没有了,怎么办呢?”“你什么时候给你的病人打针呢?”“警察的工作是不是只能抓坏人呀?”当老师发现幼儿需要帮助时,不要一相情愿地直接指导,可以问问幼儿是否有困难,是否需要老师的帮助,如:“你有什么需要帮助吗?”“要不要我来帮助你”等让幼儿感到有自主体验的语言。要注意根据幼儿游戏的情节发展需要,根据游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的语言看起来是在问问题,实质上是把幼儿面临的问题描述出来了,把幼儿需要解决的问题摆在幼儿面前,发现问题进而解决。
(二)建议式语言
有些建议的语言也是以询问的方式出现的,与询问式语言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提出问题而且还给予具体的暗示。常用“这样试试……”“如果不行再想想别的办法”等句式来达到指导的目的。如:当发现一个幼儿试图把娃娃放在堆满东西的桌上,而又不方便摆弄玩具时,老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指导:“我觉得如果放在旁边会更好!你觉得呢?”
(三)鼓励式语言
老师用鼓励式的表扬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规则意识的形成,而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某些不良行为习惯及违规行为,老师不一定直接指出来,而是用一种激励式的正面语言,把希望幼儿出现的行为要求提出来,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
(四)澄清式语言
幼儿游戏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他们自己并不知道筛选,对于游戏中一些不明白的事情,或幼儿模仿了一些不良现象,教师不能随便评价,而应该引导幼儿来加以讨论、澄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邀请式语言
对于游戏中的弱者或无人问津的区域,教师可以运用邀请式的方式。如:“我们一起去吧”“你可以帮我理发吗?”“请问你知道..在哪里吗?”等这样的问题来提高他们的游戏兴趣和愿望,带领他们进入游戏情景,促进他们与其他幼儿的交往,让他们体验到参与游戏的快乐和成功感。
(六)角色式语言
当发现游戏情节总是处于停滞状态时,教师以角色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如:“我是超市送货的,你们需要帮忙吗?”等语言,不仅会使游戏的情景得以丰富,而且还会使幼儿感到亲切和平等,但在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幼儿已有的经验,切忌超出幼儿经验的范围,露出“导演”的痕迹。
(七)指令性语言
当幼儿在游戏中严重的违反规则或出现攻击性行为时,教师的指导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转移其注意,但这样做也许效果不佳,这时可用第二种方法:立即用语言和行为加以制止,如:当看见一幼儿正拿着一根木棍向人家的头上打去时,教师别无选择的方法是立即用行为和语言加以制止,如:“你这样做很险。”“你不能这样做。”“请停下来。”等语言来达到结束幼儿不良行为的目的。
众所周知,儿童早期的发展是最为关键的。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你可能是一个强有力的个体。你所传授的知识和对幼儿的教育方式,不仅会影响到你所教育的幼儿的今天,而且,还会影响到幼儿的未来。由此可见,教师掌握幼儿在游戏中的指导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11)
2.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