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听障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完善思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周宏燕 单位:江苏无锡
人的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集体(主要指学校)教育,这三者有机结合,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应该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相对于健听学生而言,听障学生的成长之路更具有复杂性,对家庭教育环境的要求更高。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可以使这些学生健康成长,进而顺利融入主流社会。
一、名字的故事———一堂失败的作文课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教育的契机。在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一个综合性学习“说名道姓”,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和翔实丰富的材料让学生了解姓名的知识。文后有这样一个关于姓名的习作:你的大名叫什么?小名叫什么?是谁给你起的?为什么给你起这个名字?在名字的背后是不是还有一些故事?我们就以“说名道姓”为题写一篇作文。以教师的目光来看,这篇习作不仅仅是检验学生知识的迁移及文字的驾驭能力,更是对学生进行孝敬长辈、关爱他人教育的绝佳时机。一般说来,名字凝聚着父母亲长对新生婴儿的美好祝愿和殷切希望,是一个家庭和睦、温馨的符号。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材料进行课堂教学。我充满热情地走进五年级教室。但是,令人失望的是,五年级10位同学中,能够说出“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的”仅有2位同学,名字背后的故事更是一概不知,甚至连小名也大都是“小王”、“小吴”等姓氏的简称。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引导学生们讲述自己与爸爸妈妈之间的亲情故事。小C同学马上就表示:“没有!”其他同学也纷纷表示赞成。我继续启发他们:“当你们星期五回到家里,你们的爸爸妈妈是不是准备好丰盛的晚餐?(许多学生是住宿生)”又有同学表示:“没有!”“爸爸妈妈不在家,自己烧饭!”我接着问:“那星期六星期天和不和爸爸妈妈交流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活呢?”“不!”“那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呢?”“打牌!”一瞬间,我几乎无语。
二、孩子的命运在母亲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富含哲理的话深刻地说明了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所起到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古往今来无数事例可以证明: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影响深远,它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要条件。而我们的听障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所致,无论是在学前还是入学后,与外界的交流都比较少,其交往的对象主要集中在父母及其他亲人身上。所以,家庭教育对听障学生的影响及作用远远大于普通学校的健听学生。从这一点上看,优化听障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更是刻不容缓。
三、让孩子拥有灿烂的阳光———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孩子是一个家庭希望之所在。孩子的快乐成长是普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共同的心愿。但是,一个听障儿童的出现会扰乱一个家庭所有的平静,破碎一个家庭所有的梦想。一部分坚强的家长对命运发起挑战,用较之培养健听儿童百倍的精力和心血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并获得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家长对听障儿童的教育产生两种不健康的心态:或因愧疚而溺爱,或因自卑而放任。对于这两种类型的家长,则需要学校与他们多方沟通,形成合力,进而优化听障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达到教育的效果。
(一)预防听障学生家长心理危机,积极实施干预
家长不仅应当是学校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辅助者,更应当是学生教育管理的全程参与者。听障儿童的病因不外乎两种,先天遗传及因后天疾病、外伤等情况造成。对于先天遗传的家庭而言,由于父母均为听障人,他们的受教育情况及就业情况均不甚理想,造成他们自身并不能完全融入主流社会,家庭教育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力不从心。而由于后天原因使孩子成为听障儿童的,家长的心理更是复杂。据统计,一个听障儿童家庭,为孩子听力损伤采取补救措施的花费大多上万,甚至高达五六万乃至数十万。当这些家长经历由希望到失望的心理炼狱之后,对孩子的关注度也会有所降低。再加上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及经济的负担,这些父母多数忙于生计,对孩子关心不够,有的甚至听之任之。孩子上学后,更是将其全部托付给学校不闻不问。长久下去,孩子的心理必然受到严重伤害,也易形成亲子关系的恶性循环,出现本文开头那堂作文课的情况也就理所应当了。所以,优化听障学生家庭环境的先决条件就是预防并积极干预听障学生家长心理危机。家长首先应该正视现实。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听障儿童的家长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从不与别人交流孩子的情况甚至害怕别人提及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理解家长的这种心理,并从关心他们的孩子入手,进而关心家长,引导他们正视孩子听障的现实,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家长还应该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要通过积极的方式让家长看到:他们的孩子除了听力受到限制外,在其他方面与健听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相反,他们的视觉比健听孩子更敏锐。家长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欣赏的眼光来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家长更要发挥身教的作用。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对于听障学生来说,这句话更是十分精当。较于健听孩子,听障孩子更会察言观色,更容易受到家长的影响。小Z同学的家庭中都是聋哑人,父母受教育程度较低,社会地位经济地位都较低下。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家的艰难处境被媒体发现并进行了追踪报道。可爱的小Z同学受到了许多好心人的资助,她背起书包,成为一名快乐的小学生。有一支义工队伍定期帮助她和她的家庭。应该说,自身的聪明好学及老师、义工的关心使小Z同学一直在健康成长。她成为班长,是深受老师和同学喜爱的同学。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身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家庭教育的影响,沾染了一些坏习惯。老师们用了很大的力气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影响,学校教育受到了冲击。所以,家长应该以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良好的行为道德来影响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勤奋学习,锐意进取。#p#分页标题#e#
(二)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创设和谐的家庭气氛非常重要。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开朗自信,适应能力强;在冷漠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则表现得固步自封,缺乏安全感。听障儿童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本身就有一定的缺失,只有在最亲近的父母面前,他们才会获得最稳定的安全感。如果父母拒绝这种安全感的出现,家庭留给这些孩子的只有孤独和压抑。听障儿童如果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情感交流,容易导致孤僻、冷漠,也容易沾染恶习,恶劣的结果便是导致聋哑人犯罪。家长必须想法设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家长学点手语是非常有必要的。手语相当于听障孩子的“母语”,也是听障学生与外界交流的重要手段。但是,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我们遗憾地发现,家长会使用手语与孩子进行交流的微乎其微。原因与听障孩子家长微妙的心理不无关系,同时没有适合学习的场所和方式也是重要的原因。那么,学校在进行家长学校培训时,也应该增加“手语”这一聋校的“校本课程”。这对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也有极大的帮助。家长应该主动关心孩子。一些听障儿童的家长往往将家庭教育的责任推向学校,这是极为错误的。老师再关心学生,亲子之爱也是不能替代的。有条件的家长应该减少孩子住宿的机会。小M同学原来是住宿的,他总是觉得父母把他视为累赘,郁郁寡欢,性格孤僻,各方面表现并不理想。老师发现,每次家长把他接回家他都能高兴很长时间,也只有这段时间的教育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学期,在老师的建议下,他由住宿改为走读,家长为接送他特意买了辆汽车,他由衷地觉得父母是爱他的,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跨越式的长进。家长应该力所能及为孩子排忧解难。同在一个屋檐下,家长和孩子应该是敞开心扉的。听障儿童的心理其实是极为脆弱的,他们也有很多困惑亟需得到指导,但是有许多心里话是不宜对外人说的,家长就是最适宜的倾听者。不仅是倾听者,还应该是孩子成长路上不可替代的师长。
(三)对明天有个梦想,对孩子有正确的期望值
听障儿童的家长在经历四处寻医问药无效后,往往会产生消极的心理。觉得只要把这些孩子平平安安的养大,送进聋校读一些书,识几个字就不错了,如果孩子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可以养活自己那就更满足了。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对今天没有要求,对明天没有梦想,不可能顺利融入主流社会,更谈不上实现自身的价值。家长必须表现出对听障孩子的期望值。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期望是一种心理定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研究表明:教育者的期望对受教育者有重大影响。家长的期望越合理,就越能激励孩子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战胜自身残疾,成为可造之材。其实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已经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在激励着这些孩子,但是对孩子来说,家长有无期望值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的教育。那些很少与孩子交流的家长正是没有期望值的家长。所以,学校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挖掘他们的期望值。期望值必须适度。对听障孩子来说,合理的期望值是符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期望值,要适合孩子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还要将孩子的人生目标与阶段目标有机结合。合理的期望值应该是高于孩子现有水平,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这样可以使孩子永远处于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中。家长必须正视现实,不能像对待健听孩子一样期望这些听障孩子,过高的期望会使他们觉得遥不可及,产生惧怕心理进而抵触,失去教育效果。小T老师是一位聋人教师,她开朗阳光。她的父亲也是一位教师,在她的教育上倾注了满腔心血。当发现小T有美术方面的天赋时,她的父亲便确定了孩子日后从事美术工作的期望。寒来暑往,父亲为她请专门的教师辅导,小T从初中阶段开始“崭露头角”,与健听孩子一起参加全国、省、市各级书法绘画大赛屡获殊荣。取得成功时,父亲鼓励她并确定下一阶段目标,偶尔失败时,父亲安慰她并和她一起找出不足,继续奋斗。高考时,小T与健听学生坐在同一个考场中,并考取了全国著名的院校及专业。大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时选择做一名光荣的特教教师。可以说,是父亲适度的期望值使她拥有了今天灿烂的阳光。无数的教育实例充分证明了这样一个教育原理:只有理解和关心孩子,才能使孩子的才智得到发挥,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所以,优化听障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会使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使他们心智得以健康发展,拥有一技之长,顺利融入主流社会,生活在灿烂的阳光下,这也应该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