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择业观教育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择业观教育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生择业观教育分析

本文作者:李檀 刘文涵 袁勇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招生就业处 沈阳建筑大学研究生学院 沈阳建筑大学教务处

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择业观是由大学生对自己选择职业的看法、信念、信仰、理想等所构成。它反映了大学生作为主体在择业过程中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及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大学生择业观起着评价标准的作用,是大学生心目中用于衡量职业好坏、权衡择业得失的天平和尺子。大学生就业是一项关系大学生个人前途和全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历来为大学生和社会各界所关注。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劳动人事制度包括大学生毕业分配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产生的。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已经在21世纪初就初步进入大众化时代。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呈“金字塔”形,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移动,大部分毕业生处在“非精英”层面,毕业生就业出现职位层次下降、薪酬水平下降、求职时间延长的现象。

二、建筑类高等院校学生择业观教育

大学生择业观教育从一开始就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面对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教育工作“四有”目标不动摇。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与国家利益至上的民族精神导向,为人民服务与乐于奉献的社会精神导向和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导向融为一体,立足长远,面向未来,实事求是,着眼于跨世纪人才的培养,着眼于改革开放的新形势,着眼于青年大学生思想变化的特点,使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成为大学生择业观的主旋律。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校认真实施了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尤其是在毕业生离校前的集中教育阶段这项工作抓得更认真。然而,社会思潮又深刻地影响着毕业生的心态,冲淡了高校正面教育的效果,表现在有的毕业生在具体单位的选择上与主流教育的重理想、顾全局不相吻合,择业务实化、价值取向功利化,过分追求自我实现,一味向往环境好、待遇高、无风险、“有很好发展前途”的单位。

三、确定科学的择业观教育

依据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大学生的择业观现状,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择业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学校应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选择什么样道路,这是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得到贯彻执行的原则性问题。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形成正确择业观的基础,大学生摘要:大学生的择业观念正处于一个新旧交替的转折时期,大学生择业比任何时候都变得复杂和多变,对大学生择业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也面临新的挑战。建筑类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分析大学生择业观现状,探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择业观教育的思路和对策。的择业观偏差正是一些不良人生观、价值观在择业问题上的反映。一些大学生中存在以个人为本位,把他人和社会当成满足个人私利的错误的自我实现观,是导致他们择业观偏差的主要原因之一。马克思说过,“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的自我完善,不能认为这两种利益会彼此对立,互相斗争,一方必然要消灭另一方,人类的天性就是这样:人们只有为了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了他们的幸福而工作,他自己才能达到完善。”要针对择业时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置国家需要及社会利益于不顾的倾向给予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服从国家需要结合起来,把追求个人利益与个人对社会应尽的责任结合起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择业观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引导他们克服坐、等、靠及一岗定终生等不正确观念,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成功与失败、公与私、义与利等择业问题。

四、坚持择业观教育基本原则

人的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体,一方面体现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另一方面体现在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而更重要的应该是后者。大学生就业,首先应该是为社会、为他人提供服务与需要,在满足了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才能满足个人的需要,其个人价值也就体现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对大学生个人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和满足,在考虑国家、集体、社会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充分考虑到个人的利益,因为,只有在个人利益得到充分满足和尊重的基础上,才能更大的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斗志,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当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某些方面发生冲突时,要做到国家、社会利益至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依照法律他享有个体的权利,但个体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一个人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不受侵犯的,但又要求不能侵害社会和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所以说,只有具体的自由,没有超社会的以我为中心的绝对自由。大学生就业必须把权利和责任辨证统一起来,在不损害集体、社会、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应该以义为先,先义后利,做到见利而不忘义,追利而不缺德。在校大学生对理想和信念的追求,某种意义上已成为他们探索生活的源动力。每一位大学生的择业观都要体现出自己在社会中应有的社会身份和地位,都要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通过奉献自己的能力来实现社会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一大特点就是生产力水平还不够发达,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我们的中心任务是要进行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必须艰苦创业,长期奋斗,发展经济才能使人民享受优越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五、构建择业观教育内容体系

始终注重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理论修养,培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学校的政治理论教育,恰恰是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环节。因为从根本上来说,我国高校的政治理论教育,是紧紧围绕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世界观和社会发展规律来进行的,是要让学生懂得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要给予学生一种正确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让学生能够用宏观的思维去分析和看待国内国际环境。开展职业生涯指导,主要是让大学生认识职业,自觉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发展职业生涯,更新择业观念,实现对择业的正确认知,达到树立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职业地位观。多数大学生就业必须面向人才市场,人才市场的现状对于毕业生了解社会,寻找自身与社会的结合点,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就如同一个参照系,让毕业生在其中寻找自己所处的坐标点。#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