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培育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培育,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培育

 

“妈妈,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家的院子里都没有蚯蚓,只有我们家的院子里有?”“妈妈,老师说,蚯蚓的身体上应该有一道环,为什么我们院的蚯蚓身上没有环啊?”“妈妈,为什么一下雨,蚯蚓就都跑出来了?”还记得,女儿小的时候,简直就像“十万个为什么”,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总会源源不断地从她嘴里冒出来。只要我和爱人陪她散步,总要回答她数不清的“为什么”。常常,一边回答着她的问题,我就一边会揣摩:她小小的脑瓜里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问号?为什么好多我们平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情,在她眼里却“疑云重重”?曾经,我无意中和同事们谈起女儿的这些事情,却惊讶地发现:原来,每个同事家的孩子,几乎都会像我女儿这样,带给爸爸妈妈无数的问号、无数的惊奇!大家惊异于孩子们那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惊异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惊异于他们的无师自通在爸爸妈妈们的眼里,孩子们无异于一个个“小神童”!   可是,前一段时间看了一则报道,说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学生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是排名第一的,而想象力排名是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是倒数第五。这则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大家特别关注的是“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到底怎么啦”、“中国孩子真的没有想象力吗”、“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是被谁扼杀了”看了这则报道,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我的孩子、同事们的孩子。在大家眼里:中国的孩子从来都是不缺乏想象力、创造力的!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一点都不比外国孩子差!可是,那可能仅仅是小孩子!自从他们进了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之后,或许是由于学校、教师、家庭教育教学方法的不当,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逐渐被埋没了、不被发现了。所以,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想:必须将学生好奇、好问、好想象、好创造的秉性重新发掘出来,还学生以“原生态”。   还学生以“原生态”,首先教师应转变观念。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重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在自己所任教的学科中,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到学科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就拿语文阅读实践来说吧。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经典范文。语文教师就可以以这些课文为依托,发掘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而学生“个性化”的、“独特”的阅读体验、阅读感受,正是其想象力、创造力的外在体现。通常,一句话、一个词,表面的意思可能大家理解得都差不多,可是一旦深究起每个学生读了这个词、这句话的阅读感受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这时,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为众说纷纭者提供一个讲话的平台,能够为特立独行者报以赞赏的目光,也许,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还记得我在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朵杏花》时,一个问题一下子让课堂活跃起来。课文中说,竺可桢爷爷问邻居家的孩子:“你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吗?”孩子回答不上来了。竺爷爷告诉他:“明年你可要留心点。”学到这里,我抛给学生一个问题:“邻居家的孩子不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那竺爷爷知道吗?”这个问题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连平时萎靡不振的几个孩子也像突然睡醒般积极投入了讨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由最初的平心静气渐渐争论成面红耳赤。有的说:“竺可桢爷爷年纪大了,他已经记不清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了。”有的说:“竺可桢爷爷非常清楚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他不说出来,只是想培养孩子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还有的说:“竺可桢爷爷虽然年纪大了,脑子的记忆力不行了,可他有笔记啊,他有一整套的关于植物的详细记录啊,他肯定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还有的说:“竺可桢爷爷虽然有记录,但他这是刚从外面回来,身边没带笔记本,所以一时半会也想不起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了。”最终大家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学生们都想让我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可我却始终没给他们这个答案,而是把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有理有据的一面大大表扬了一番。我想:就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多保留一会吧!没准这种好奇心可以指引他们继续探究,探究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原生态”的阅读体验,在驰骋思维的快意中感悟更独特的、更新颖的思维方式,这应该是比收获知识更可贵的能力收获吧!   其次,学生的语文实践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课堂、大自然这位名副其实的老师。教师可以鼓励孩子在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时,多观察,多想象,有自己的独特发现,有自己的小小创造。   宋代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每一学科的学习都应坚持“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原则“,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在语文学科中就有很多需要孩子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的素材。关键在于,教师能不能充分利用好这些素材,给孩子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引导学生在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时能时时处处注意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最近,西安交大少年班在青岛面试。考官给孩子们每人一个一次性纸杯、一根吸管、一根牙签、一个曲别针以及剪刀、胶带等工具,要求考生制作出一个用于飞行或旋转的装置。一个孩子剪开纸杯做了一个“竹蜻蜓”,抛出去后飞了好一阵子。赢得了考官们的普遍兴趣。如果我们深究一下这个孩子“竹蜻蜓”的制作过程,可以推断:这个“竹蜻蜓”一定不是他在考场上临时想起来就做出来的,而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有了做“竹蜻蜓”的实际经验,熟知“竹蜻蜓”的制作工艺,考场上,他才会利用有限的材料,由此及彼,由感而发,发明创作出同样具有飞行能力的“纸蜻蜓”。这个“纸蜻蜓”的成功试飞,让我们相信,孩子们的“原生态”是一直隐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未曾消逝的,假如它们能有机会被还原、被释放,那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们的绽放一定会是非常华美、璀璨夺目的!#p#分页标题#e#   再次,教师转变学科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让学生在想象中、创造中获得肯定、增强信心,也是培养、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还学生以“原生态”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   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被还原出来的这些“原生态”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渴望得到来自教师的肯定与欣赏。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首先尝试从自我做起,在班级中形成一种以赏识、激励为主的评价风气,鼓励学生人人参与课堂,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正在课堂上形成一种探究之风、争论之风,那孩子们的“原生态”一定会被逐渐发掘、呈现出来。这几年,我一直在任教班级中尝试一种评价方式的改变:即每学期,将孩子上课回答问题的成绩(约占期末总成绩的10%),连同平日的作业成绩、背诵积累成绩,一起计入他们的期末总成绩中。这种评价方式就逼迫孩子上课时不得不大胆举手发言,不得不认真听讲、积极思维。改革的尝试坚持了几个学期,现在总算看到了一些成绩。就连班级中一些平时总是“默默无闻”的孩子,上语文课的时候也能积极主动举手发言了。有老师曾感慨地说“:他们语文课真能坐得住!”其实,我知道:这都是改革评价方式的功劳!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让孩子们上课坐住了,而且因为坐住了,他们才能集中精力听讲,才能集中精力积极思维,一些奇思妙想、精彩回答,一些思维的交织、火花的碰撞才能在这种情境下诞生。所以,教师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直接影响了孩子们的兴趣、听讲的注意力,促成了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焕发。如果我们的评价方式、评价标准能始终向着鼓励孩子想象、创造的方向去发展,让孩子在不断的被肯定、被欣赏中逐渐焕发出想象、创造的不竭动力,那孩子身上的“原生态”一定会被还原,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一定会得到良好的培养,自信心、价值观也会逐渐树立、发展起来。   最后,教师在转变自身观念的同时,还要注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转变学生观念,调动学生想象、创造的内在动力,变被动培养为主动培养,这样会使我们培养、提高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工程事半功倍。   每个学生都不可避免要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甚至有的学生为了能在应试中取得好成绩,不惜将自己的“原生态”深深地隐藏起来,主动关起了想象之门、创造之门,转而全身心地投向了应试教育,一味地埋首苦读,背答案,做试题。所以,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首要的工作就是使其明确认识到作为现代社会的“人才”,想要适应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并融入其中、有所建树,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都必须从小开始,从现在开始。只要我们还有一颗敏锐的心,只要我们还保有“原生态”赋予我们的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许,学习中的点滴小事,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就可以成为凸显我们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就像那个在考场上制作“竹蜻蜓”的学生一样。   综上所述,还学生以“原生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是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自身精诚协作、团结一心、共同来完成的。如果我们大家真的能意识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性,能够同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努力,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