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政治生态课堂模式优化,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在我校开展的“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生态课堂”的实践研究活动中,我们政治教研组以教材和课堂研究为重点,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出发,推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优化的深度探究,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高效性”的“可持续性”为特点,优化课堂结构流程的“510”高中政治高效生态课堂模式,小结一下,与同仁们分享。 一、解读 “510”高中政治高效生态课堂模式“,高效”是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取得减负增效的效果。“生态”是创设积极的学习情境、多维的互动方式,提升每个学生的精神品质,追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5”是指课堂第一个环节“:今日播报”5分钟。旨在引导学生关心和关注时政,培养其观察、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10”是指课堂接下来的四个环节“预习交流、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达标提升”各10分钟。从独学到对学再到群学,经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高效显出来。 二、操作 5分钟的“今日播报”,由学生自主整理近两天的新闻,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政党、民生,国内、国际等;获取的途径有网络、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形式分简讯、专题、评论等,目的是创设时政情境,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回归生活的兴趣和情感。实践证明,这是我们政治学科教学的一大特色,学生很喜欢这个环节,走出文本看世界,拓宽眼界和知识面,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特别是实验班的学生在内容上精心选材,从形式上模仿央视的“新闻30分”,开展得有板有眼。有的学生在听完诸如“天宫一号”“中国南海争端”类的焦点后,还抑制不住地起立补充、辩论,气氛热烈之余,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情感教育不再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 10分钟的“预习交流”,由生活回归课堂,由新闻转向文本。学生通过交流课前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点。通过预习留疑,集中归纳出预习中的疑点、盲点、困惑点和学生认为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点等。事实上,学生留疑问题有的是追根溯源,有的是辐射探究,有的是从理论和实际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中提出问题,质疑的质量较高。比如,关于房价问题的质疑:“影响房价上升有成本因素、供求因素,还有哪些影响因素?”“大中城市房价下调仅仅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吗?”“对房价实施宏观调控,除实施限购令的行政手段、房贷加息的经济手段,有没有法律手段?”等。此时,要求教师迅速捕捉重点问题,板书重要的矛盾冲突,便于引发下一环节的合作探究。 10分钟的“合作探究”,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留疑,在组内生生互动、互助学习、合作探究。每个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对学、群学。在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取长补短、答疑解难,在交流中,相互支持、配合和反思,不断丰富和修正自己的认识,在讨论和辨析中获得真知灼见。这个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协同互助的精神。 10分钟的“成果展示”,由各小组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成员发表重大见解以及对焦点矛盾冲突解决所形成的结论,与其他同学交流、共享。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重点强调和难点突破。此时的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针对各小组发言的关键处,加以点拨引导,发挥组织和调控作用。对重点知识迅速进行整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预案,进行归纳概括。用几句画龙点睛的语言,理清概念,阐明道理,把零碎知识系统化,帮助学生建立树型知识的结构图。 10分钟的“达标提升”,随堂巩固和反馈学习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超越,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达标训练题,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检验,固不可少。其实,高中政治课堂,更要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合作、学会思考。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践行,在践行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 整个课堂操作流程,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和学生学习天性受压抑的沉闷氛围,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享成果。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新的课堂需要我们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推动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目标。”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定位在源于生活回归书本、运用理论解读生活的基点上,产生浓厚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目标。 三、策略 1.多维互动 高效生态课堂的实质是从教师带着文本走向学生,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文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转变。心理学家把发现疑难看成是“思维的路标”,学生课前预习,是疑问产生的土壤、质疑的基础,学生在交流合作中明理解疑,不仅可以达成知识目标,还可以体会成功的喜悦。教师针对学生的质疑,认真分析、挖掘疑源,巧施良策因势利导,教学相长,同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课堂形成一个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平台,知识在动态中生成。如在教授“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要求学生不看书,不受课本束缚,而是谈自己的消费观,结果大家畅所欲言,在谈话式的教学中学生明白了自己不成熟的消费行为和观念,从而树立了科学的、理性的消费观。 2.教学预案设计 #p#分页标题#e# 依据课标和教学内容,教师在吃透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以质疑解疑的过程贯穿课堂,以学生心理发展、认知发展为线索,选取学生身边的、兴趣点相对集中的、最近才发生的实例预设教学案。对教材内容翻译、例化和提炼,将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渐进化,巧妙设疑,让学生参与思考、释疑,在“疑”的探究中培养能力,发挥创造性思维。这样的设计应是弹性预设,将教学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设计成“活”的板块,为教学的动态推进和有效生成创设条件,给学生和教师留出足够的弹性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挖掘深度,拓展宽度,资源共享。力求每一节课的预案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结构分明、内容精当、富有内涵和可持续性,为构建高效生态课堂承载坚实依托。 3.课程推进 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现有的发展区,找准“最近发展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深入、步步升华,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浑然天成。课程教学目标在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共鸣中才能顺利达成。 叶澜教授曾说: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高中政治高效生态课堂,我们的教育将会更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