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媒介生态对大学生的作用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媒介生态指向一种系统的和谐结构,主要关注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探讨如何在人的参与下维持媒介环境的健康、平衡,从而使人与媒介、媒介与媒介之间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前提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1]。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来说,整个社会信息市场是一个大的媒介生态系统,其基本构成要素是网络媒介、社会环境和受众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特别是作为核心要素之媒介系统的变革将对其他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传统媒体的退去与新媒体的坚守 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等不断融合,中国整个媒介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大众媒介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扩张,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和对舆论的控制格局被打破,信源主体从传统的大众媒介逐步扩展到公众个体层面。网络不再是新媒体的代名词,其仍属大众媒体。大众媒体的特性在于,它可以将完全相同的内容传达到所有的接受者,并且内容发送者对内容拥有绝对的控制。但大众传媒的缺点是其内容不能针对接受者的独特需求和兴趣而个性化,接受者对内容没有控制。在这种前提下,“新媒体”应运而生,融合了人际媒体和大众媒体的优点:信息是完全个性化的,并且可以送达几乎无数的人;每个参与者,对内容都拥有对等的和相互的控制。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新”就在于其依托数字、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的发展,以电子信箱、博客、搜索引擎、手机报纸、IPTV、网络电视、虚拟社区、网络文学、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形式掀起媒体革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根本性改变。新媒体的交互性带来了充分的即时交流和网络互动,以往传播格局中泾渭分明的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逐渐模糊,任何个人皆可成为信息者。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有一个近于意识流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这就是新媒体。” 二、新媒体时代媒介环境变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新媒体时代社会网络化和网络社会化的发展态势,使得新媒体不仅对传媒领域有重大影响,对于社会发展亦产生了革命性作用。当媒介环境发生影响时,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一种网络媒介生态系统。因此,广义上说,媒介环境变化的影响不仅是媒介对于自身信息接收者的影响,还包含媒介之间的竞争与影响,以及媒介技术和信息传播对自然和文化的影响。 在新传媒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正在以数字化的形式、通过各种数字媒介渠道被传送到受众,人们的思想道德与行为受到了大众传媒的广泛影响,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较2010年底增加2770万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2]。又据万瑞数据的《微博媒体特征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微博”用户年龄以18—30岁的年轻用户为主,占比高达67%[3],而其中大学生使用“微博”人数所占比例较高。由此可见,在时尚浪尖的大学生是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之一。大学生是快速接触各种媒体信息的最大群体,他们不再单纯是传统意义上的受众,更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同时,他们也必然地成为受媒体影响最深的群体。以此同时,素以思想活跃著称的高等学校,也加入了这支庞大的微博大军。部分高校开通了官方微博,截至2010年12月,有90多所大学在新浪开通官方微博。许多大学生通过微博,随时随地关注学校、关注社会,参与信息交流与评价。“微博”正以其强大的功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及大学生身边的世界。 1、舆论多元,公民新闻运动打破了传统媒体对社会传播网络的垄断 在传统媒体时代,真相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管理者习惯利用其与社会大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来实现社会的管理,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真相被长久遮蔽”正逐渐成为历史,当下一个不争的社会现实是新媒体为每一个人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话语场,公民新闻运动使绝大多数社会的真相处以一种社会成员集体围观的结构当中,真相不再为少数人和专业媒体所垄断。微博就是迄今为止最具革命意义的个人媒体,据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预测,“微博用户的爆发性增长将出现在2012年~2013年左右,市场将在2013年进入成熟期[4]。微博正在上升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它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专业主义壁垒”,在直接发掘新的议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取得了部分议题的设置权,它极大的释放了人们的社会表达。众多新闻事件体现了这一趋势。在2010年舆情热度靠前的50起重大舆情案例中,微博首发的有11起,占总数的22%。如汶川发生大地震,Twitter的用户在约14时35分33秒披露了这一震撼性的消息,其快速的信息传播方式超越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微博带来中国社会舆论生成机制的改变和公众参与社会公共领域的改变。“微博”正在成为撬动中国的一个微小杠杆,具有造成飓风和海浪的蝴蝶效应。“微博”操作便捷、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即时、阅读个性化等特点,为大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对于对时尚有天然敏感、追求快节奏生活和喜爱“指尖文化”的大学生们来说,无疑是为他们而设的,微博的便捷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乐于用微博进行信息交流和获取信息。 2、传播的消费与使用日益成为大学生生活方式和文化圈子的重要指证 媒介的数字化在促进打破传统媒介跨界发展的同时,也将其触角日益深刻的嵌入人们生活逻辑与文化圈子之中。微博正是以其显著的优势,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人际交往和休闲娱乐等学习、生活方式,也在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首先,处于青春期中期的大学生成人感和独立性要求逐渐增强,他们在心理上对自我满足及个性张扬的需求较大,渴望表现自己,张扬自己,实现自己。此外,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关注度高,倾诉欲、表达欲强烈,敏感度高,渴望被认同、被关注、被肯定。微博的出现,让每一个“小我”都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微博上,140字的限制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5]”每个人都形成了一个自媒体,每个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Twitter为世界带来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微博,作为一个相对隐秘又充满乐趣的新鲜载体,满足了大学生倾诉和被关心的心理诉求。#p#分页标题#e# 其次,处于移动社区发展新阶段的微博,在一定意义上推动着网络信息传播模式的变革。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网络社交平台,不仅给青年学生带来新的话语空间,也改变着他们的交流方式,即从以门户网站为中心的“点对面”传播模式向以个人为中心、以社会网络为基础的“网状”信息传播的转变。微博创造了一种新的交互方式——“背对脸”follow(跟随)式,它无须与人“脸对脸”交流,却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的交往,呈现出一种纵横交错的立体交互模式[6]。开放、平等的交流方式为大学生营造了全新的人际交往环境和人际发展空间。“微博”之间的交流由于没有面对面的尴尬,大学生容易表露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方便快捷地与他人沟通,进行网络信息交换。满足了他们进行健康愉悦的社会交往需要、提升自我学习求知的情感需要、归属群体得到爱与尊重理解的情感需要。 3、“显”传播与“潜”传播的博弈:不良信息的传播以及对舆论引导的影响 互联网虽是虚拟空间,但绝不虚无,汇集了各种信息,它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获得社会的瞩目。新媒体对于中国媒体格局的最大影响就在于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信息传播功能的不断增强。网络空间以不可估量的速度不断延伸,网络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极大地发展了公开的“显”传播以及与其相对应的隐蔽的“隐”传播,新媒体的隐性传播渠道对于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的构建,对于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对于公众舆论引导的挑战应该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新媒体主要用户群的大学生,不良信息的传播以及对舆论引导的影响更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 在网络海量信息爆炸般增长的年代,我国传统相对单一、同质的媒介形式和媒介内容正日趋多样化,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网络媒介平台的发展,大大扩展了大学生所能接触的信息和内容,也给不良信息的传播留下了极大的空间,大学生在拥有更多资源条件和资讯选择空间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成长环境。从媒体传播和媒介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对于新兴传播媒介的认识和相关网络监管的规章制度都是相对滞后的。目前我国有关调整网络行为的法律规范并不健全,由于对被称为“无主管、无国界、无警察”的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传播者的非专业化导致虚假信息不断增加,大学生在信息阅读和选择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垃圾信息干扰大学生识别判断自己所需的信息,一些暴力、色情的网络文化垃圾也通过这些渠道传播到广大学生中。 然而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现状不容乐观,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阶段。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大学生渴望认知和了解新事物,并对新事物有极强的感知能力和接受能力,在行为上,他们往往表现出对旧事物的排斥和对新体验的追求,然而大学生的心智相对还不太成熟,对信息辨析力还较弱,很容易迷失在海量信息中。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此外,国内外的敌对势力竭力利用网络信息超越国界传播的渗透性特点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在网上建立诸如“”、“中国人权”等网站进行价值观的渗透等等。各种非主流文化与消极价值观念如果占据大学生的思维空间,就必然影响他们顺利地完成社会化过程,建立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就需要高校积极探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教育模式,创设与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有效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信息辨析能力,使他们在各种媒介信息包围的环境中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构建和谐校园。 三、和谐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接与实现 著名传播学者麦克卢汉和哈罗德.尼尔斯都认为,一种新媒介的产生,都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以离散性、多元网状的立体性结构和运作模式为特征的网络文化,改变了传统信息的产生和存在方式,深刻影响着社会,作为一种全新文化形态的网络文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各种思想文化表达的重要传播平台。而我国现阶段正在大力推行和谐社会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载体的和谐文化,包含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社会成员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从某些方面来说,和谐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将对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网络的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与社会道德、价值观念的最终融合,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它的成功推广不但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需要每位现代社会公民的自觉追求和参与,每个网民都应自觉实践网络道德。作为道德主体的大学生应该自觉地养成自律意识,自觉建立起一种道德信念和道德内省机制,在网络社会中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而高校是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主阵地,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指导当代大学生正确理解并建设性地享用大众媒介信息和各种信息资源,让其了解媒体语言,懂得媒体再现现实的特性,反思媒体信息的意义,分析媒体组织和传播影响及效果,变媒介消费的自发状态为自觉状态,提高他们的信息免疫力。同时在思想道德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注重培养大学生对媒介社会的责任感与能动参与精神为最高追求,增加“网德”教育,促进大学生自觉树立网络自律意识,培养大学生内在的网络道德意识、道德意志和道德责任,形成正确的网络道德,教育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文化面前坚定信念,把握方向,拒绝堕落,真正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网上网下联动的机制,充分发挥网络的正面作用,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品位。 #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