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中的现象探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数学复习中的现象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数学复习中的现象探索

有的教师很怕学生掌握不了,仍然拼命重复讲解,实行“一言谈”,缺少师生双边活动认知识规律,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听得疲劳,很吃力,效果显然低下。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重视方法是前提。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复习课中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研究问题的认知全过程,使学生由近及远、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使之完善知识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能力。讲评课是复习教学中常见的,但对每节课应有不同的方法。

如果是在学生预先练习或考试之后,就题论题地讲评,学生易产生厌烦,觉得炒冷饭。若能抓住重点与实质,抓住学生心理特点,从下面几个问题着手处理,收到很好效果:①归纳学生错误的主要类型,对症下药分析失误原因及其对策;②注重暴露思维过程,清除思路障碍;③总结推广学生中的新思维、新方法及最佳解题对策,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体验成功的喜悦;④注意挖掘问题的潜在功能,在变式中开拓思路,培养应变能力,达到解一题、通一片,提高一步的目的。

例:“已知复数Z1、Z2满足10Z1+5Z2=2Z1Zc,且Z1+2Z2为纯虚数,求证:3Z1-Z2为实数”的评析。实数化是常规思路:设Z1=a+bi,ZC=m+ni(a、b、m、nR)代入条件式,找出a、b、m、n之间关系,并以此证明3Z1-Z2为实数。但变量较多,a、b、m、n关系复杂,用此思路学生很难完成,所以此方法不可取:若设Z1=1(cos+isin),Z2=2(cos+isin)与上思路相似,难于完成。若从条件式反映了Z1、Z2的关系,由10Z21+5Z22=2Z1ZC,得10[]2-2[]2+5=0解得:=(17i),当=(17i)时,Z1+2ZC=ZC,又3Z1-ZC=由Z1+2ZC为纯虚数,易得:3Z1-ZC为实数,同理可证=时,命题亦成立。指出此同学思维不失为好方法。解题思路自然,但运算较繁。

分析评讲以后,再进一步分析,要求学生挖掘等式与Z1+2ZC及3Z1-ZC的内存联系时,学生思维再次掀起高潮。并运用整体思维迅速得到下列简捷解法。10Z21+5Z22=2Z1ZC9Z21-6Z1ZC+Z22=-Z21-4Z1Z2-4Z22(3Z1-ZC)2=-(Z1+2ZC)2。由于Z1+2ZC为纯虚数3Z1-ZC为实数。这种讲评能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成功的东趣,更体会到获得成功的艰辛,从感性到理性,不仅解开迷惑,而且真正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达到“领悟”的目的。

高三总复习过程中,考试的频繁使学生望而生畏、心理产生畏惧,从而失去激励作用。由于复习时间长,学生对考试已是“身经百战”,不以为然,因而成绩好坏都无所谓,加上教师唯恐试题太易,离高考要求不合,因而在难上动脑盘,企图以“难”刺激学生,想让学生重视本学科学习,但结果适得其反。

必要的考试是需要的,考试目的是检查与评定学业成绩,检查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它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生情况和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从中分析自已教学的不足,扬长避短,及时补缺、补漏。但单一、频繁的考试形式往往使学生容易疲劳,再加上分值的评定,学生司空见惯,不以为然,因而失去考试应用功能。转变教育观念,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实现考试方法改革的前提。通过考试应发挥其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和发展功能,使每位学生生理和心理素质、认知和实践能力都能得到和谐发展。

在高考复习中,考试形式注意考查与考试相结合,笔试、口试与抽查相结合,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相结合,通过三言两语的评语使学生学习进步与发展得到肯定,又在分析长处与不足基础上提出看法及建议,使学生鼓信心,把非智力因素发挥出来,这样,使考试促进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巩固,潜能得到发挥,智能与个性得到发展。总言之,高三毕业班总复习中波芬培格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它严重地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学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我们遵循教学规律,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研究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教学教育质量与学生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潜能才会充分发挥。

作者:韦书卿 单位:河南省洛阳市第二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