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教育网络化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教育网络化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思想教育网络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为中心标志的计算机应用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信息正在塑造新的生活方式和意念,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不仅使人类已有的文明达到资源共享,还给人们开拓创新以想象的空间。现在,我国上网用户正以几何级数增长。据统计,1997年10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为62万,1998年12月31日达到210万,1999年6月我国上网用户上升到400万,1999年底超过了700万。据有关方面预测,到2002年,国内网民将达到3000万至5000万。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扩大,我国进人“网络社会”已成为必然。   高等院校是我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它不仅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且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互联网”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深远影响。“互联网”是一柄双刃剑,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创新。   一、“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互联网”又称国际网、因特网(Internet),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通过计算机通信网络相互联系和交流的电子系统。几乎每天都有数以千万计的用户在使用Internet系统。它不仅具备一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点—缩短信息交流的时空距离、提高信息的使用效率、强化信息的存储密度,而且还具有十分突出的社会文化特征。   互联网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特点鲜明、风格独特。从社会学角度看,互联网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体系:在世界各地不同国度的人们,统一使用数字化信息形式,通过因特网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开讨论会和下载信息。其具有的功能多样性、内容广泛性、速度快捷性、环境开放性、作用双重性等诸多的良好性能,深得大学生的喜爱。毫无凝问,In-temet会被当代大学生广泛应用。互联网既是一种新的认识工具、认识武器,又是一种新的交流工具,还是一种新的生产力。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一种时代选择。   其一,充分利用Intoet,可以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广阔天地。许多人把因特网看成是一个全球信息展览会。该展览会全天候开门,而且永不关门,提供的信息可想而知。也有人认为,因特网是高效率的电子邮件系统,不用到会的网上交谈俱乐部,免费软件网上仓库,网上新闻媒体等等。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它们都向大学生表明: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因特网无疑为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从表象到内涵都十分丰富的时空。   在互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自己感兴趣的生产或生活过程,成为生产者和创造者;人们可以从远程网上选择最优的教育和医疗服务,可以通过虚拟社区,享受交友、娱乐、购物的乐趣……这些都极大地改变着人们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传统的生活方式。   网络的资源共享性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可以在网络中占有市场,可以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这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克服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影响面较窄的弱点,无论从时间或空间看都十分广阔。   其二,充分利用Intemet,可以促成大学生行为的多样化,有利于“四有”人才的全面发展。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   比如:可以自由和下载信息、自由交换信息、自由进行讨论、自由网上求职等。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行为模式的束缚,为大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是一种崭新的模式,自然还有不完善、不理想的地方,面对互联网迅速发展的现实,面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拿出新对策,而不需要祀人无事忧天倾,真正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面对正在互联网上充分享受“自由”的大学生,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其中多数要求进步者必然会产生思索。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已经是公民的大学生,不会不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只要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放矢、引导得法,就会使大学生们面对网络时代,在追求真理中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发展,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   互联网还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化可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学校相连,这为社会各界和学生家长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便,并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有利于进一步形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优势。   二、“互联网”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   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它是“没有政府、没有警察、没有军队、没有等级、没有贫贱、没有歧视”的“世外桃源”。但是,绚丽多姿的网络世界又像潘多拉的魔盒,与其巨大的社会效能并存。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严峻的挑战。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特征,对大学生科学地确立“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会产生负面影响。网络社会的无国际性特征,带来了大量的世界各地的新鲜的信息和发达国家的先进观念。这对于在相对封闭环境中长大的年轻一代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当我们在为互联网击掌叫好的同时,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大学时期正是大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可塑性比较强。对于网络中相互撞击的思想观念,缺乏分析辨别能力、抵御干扰能力,因此,往往容易引起思想上的混乱。更有甚者,个别大学生甚至迷上网吧,把网络上的痈肿当“宝贝”,荒废学业,想人非非,以致造成可用之才的中途夭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p#分页标题#e#   我国网络发展时间短,基础薄弱,经验不足,在世界网络发展的行列中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同时,互联网上的中文并非强势语言,对于长时间沉迷于网络的大学生来说,母语的弱化,带来的必然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游离和变异。西方国家亡我之心不死,其作为互联网的主导国家,在因特网上的大量信息中,虽不乏有价值的精华,但确实存在相当不良的内容。良荞不齐的结果容易对大学生造成误导。因为,在散布的各种信息中,基本包含着其本国的意识形态,有些就像美丽的婴粟花包藏着毒害人们心灵的鸦片一样,正在不断地渗透影响着我们的青年一代。如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   互联网的隐蔽性,导致了大学生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Internet源于美国军事机构,是为适应冷战需要而发展的一种战略信息系统。   它的前身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在1969年建立的ARPA网。尽管现在已经扩展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但它的隐蔽性特点依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人性中的劣根性。网络社会中人的主体地位、创造性得到张扬,人的自由、平等得到体现,人的隐私、尊严得到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的优化。在网络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个体性的发展也导致孤独感、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现象的出现。   不恰当地保护隐私权也使人陷人了危险的境地。大学生有的情绪不稳,好走极端,爱表现自己;有的凭借自己掌握的技术,在网上搞恶作剧,以骚扰他人为乐;有的受利益驱动,利用金融网络的漏洞,盗取资金,跌人犯罪的深渊;有的则沉酒于网络中的色情、暴力不能自拔而精神萎糜,学业倒退。最近,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报道了大学生网上冲浪现象显出的弊端,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许多大学生在网络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收获的却是电脑游戏水平的高超和精神生活的匾乏。   不健康的东西会时时对大学生发动进攻。在因特网上汹涌而来的信息中,混杂着不少色情信息。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因特网上一年有45万个色情图片和文件。这些材料被查阅过600万次之多,平均每天可收到1232个色情信息。1995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发表的题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色情市场》的调查报告指出:在过去的18个月中,因特网上出现了91.7万幅(件)色情图片、小说和影片,向美国50个州的2000多个城市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扩散。大学生一般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调阅色情信息并非难事。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自觉抵制色情诱惑的坚强毅力,大学生一旦堕人“黄潮”之中,其后果可想而知。   造成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各种黑色信息尚未消声匿迹,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带来了不良影响。   所谓黑色信息是指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信息。   这类信息虽然数量不多,但其造成的危害却远远超过了色情信息。在德国,出现了煽动种族主义的“电子纳粹”;在中国,非法组织也学会利用因特网黑色信息,兴风作浪。甚嚣一时的邪教组织“”头目李洪志,就多次在因特网上或大肆传播“法轮大法”歪理邪说,从精神上毒害人民;或所谓“经文”,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到党政机关聚集闹事。   有的大学生也陷人其中,与网络上的“帮凶”“”组织广泛传播的妖言惑众的信息有极大的关联。   黑客在国外已经对网络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黑客”的出现,一方面为国外敌对分子对我国政府及其他机构、单位储存在电脑的秘密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也为高校极少数智力较高的害群之马胆敢以身试法、冲击国家内部网络“禁区”提供了技术可能。   虽然随着现代网络防范技术的发展,“黑客”作案的成功率越来越低,但对其巨大危害却不能掉以轻心。   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学习并进行思考,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第一,刻苦学习,提高认识,增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当前,特别要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性。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当代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这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工程的基石。为此,“两课”教师必须带头刻苦学习,用党的十六大精神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认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自觉地主动地去占领网络阵地。   第二,加强领导,建设队伍,走专家化和专群结合的道路。要大力鼓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走专家化的道路,引导他们认清只有成长为一名品德高尚、德艺双馨的专家,才能胜任日益繁重、复杂、艰巨、高标准的德育理论研究和日常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成为心理专家、网络专家、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成为马列主义理论的专家。只有组建成一支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我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会掸掉一身的灰尘,适应时代的需要,取得真真正正、扎扎实实的效果。强调专家化,并不排斥依靠群众(包括非思想政治工作教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恰恰相反,要充分发动群众,使大家都来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走专家化和专群结合的道路,首先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优化政工干部队伍;其次要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组建德育专家队伍;再次是强化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全局意识、危机意识、时代意识,使我们的队伍具有现代化意识和超前意识。这三条设想的实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是关键。只要领导重视,制订整体规划,投人专项资金,积极推动落实,各方密切结合,走专家化和专群结合的道路应该不难实现。#p#分页标题#e#   第三,加强管理,善于引导,充分运用互联网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的文章对Internet的描述有失真实,它被形容成“无政府主义”和“极端平等”的场所,似乎根本无人管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由于hitemet的管理方式比较特殊,某些方面的管理手段也往往跟不上技术更新的速度,确实需要加强管理,但这丝毫不意味着无人管理。事实上,无论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因特网都是有人管理的,我国也不例外。因为任何用户,至少要受IsP(Internet服务商)和电话局的管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加强管理,为我所用。为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网络法制的教育,使其具备网络法制意识、树立正确的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我们要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网络垃圾的侵蚀,做到不抛垃圾、不搞侵权、不看黄毒、不做黑客,做遵纪守法的文明网员,自觉维护网络秩序,至少使互联网在中国健康地发展。’网络德育要学大禹治水,因势利导,使百川汇流都朝东。进行网络德育,不光要自己说,更重要的是要听别人说。只有善于倾听,才能更好地了解被教育者的心态,找出自身工作之不足,不断加以改进。   但是,网上的言论又是鱼龙混杂、千奇百怪,对于这种情况,必须“有疏、有堵,重在引导,旨在教育”。我们主张,网络德育要学大禹治水,根据具体情况,该堵的堵,该引的引,该教育的就教育,真正作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在我国的网络社会中形成一种健康、向上、自由的言论氛围,进而充分发挥网络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欲达此目的,高校有关部门还必须加强对网络行为的监控和管理。要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制定网络行为准则,通过审查、监控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对网上反动、黄色、不健康的内容要进行清理。通过分析监控,及时发现大学生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做到“防微杜渐”,从而在高校校园中形成一种健康向上、是非分明、祛恶扶正的网络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网络时代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完成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