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美术教育中的乡土资源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乡土资源是对学科课程资源的有机补充,有利于学生对当地人文资源的继承和发展。从文化继承上讲,这是一件好事,因为这种继承是对我们自己身边文化现场的原汁原味的继承,是我们身边朴质毕现的原生态资源。它包括当地的民间艺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俗人情、地方特产等。由于文化现场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它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探索和考察实践。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实施美术课程总目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扩展中将“重要的地方性教材”纳入其中。1992年,我国教育部公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要按10%~20%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教材,以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另外,在外国的课程标准中也包含着相关的条文,如1994年美国公布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及1998年日本文部省公布的《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图画工作篇》等。 我国不少地方在使用国家审核通过的美术教科书的同时,也依据当地的乡土资源自编了不少乡土教材。尽管很多美术教师手中没有自编的乡土教材,他们也都能自发地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一些相关的乡土内容。 应该说这是一种可喜的文化进步,是一种令人欣喜的现象。但是在对乡土资源拓展利用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那么,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应该怎样应对,以保证美术教学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呢?笔者试从以下两方面加以阐述说明。 一、存在问题 1.对乡土资源的拓展利用缺乏计划性、目的性和针对性 不少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在对下属学校进行视导检查时,都把是否对校本教材进行开发利用作为一项检查得分条目,这样无形中就促进了各校对乡土教材的开发。应该说这是一件好事,但很多学校的开发客观地说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即为了应对上级领导的检查,为了检查得分而编写。 这种为了编写而编写的乡土教材,一是缺乏深度;二是章节之间、课与课之间缺乏必要的内在逻辑,就更不要说乡土资源之间的历史逻辑、文化逻辑;三是因教材的编写是为了应付检查,所以也就不再考虑,至少是很少考虑它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由于编写的目的不同,功用不同,所以编写这种类型的教材就容易得多,内容也比较粗糙。这种为应付检查所开发的乡土教材就成了一种显摆,或者说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成绩”。 2.教师自身对乡土资源的研究与认识不足 这是一种主观上的缺陷。笔者曾有幸听过近10节市级优秀评选课,因事先定下了授课内容必须是乡土教材的基调,所以每节授课内容都是讲解当地较为突出的民间艺术,而执教教师本身又都是各县市的教学精英,因而每节课都应是精彩毕呈的。 但有些教师的课,虽然整节课看起来灵活多变,容量广,花样多,形式活,一节课热热闹闹,可是真正推敲起来又明显感到缺乏应有的深度。应该让学生深入探究的问题只是一带而过,好似蜻蜓点水,让人略略带有一丝遗憾,感觉纯粹是为了乡土而上、为了形式而上。我们明显感觉到教师底蕴不足,异地上课,讲解的又是自己家乡的民间艺术,居然能让学生问得窘相环生、瞠目结舌,不得不左掩右饰,这显然是教师对选定内容的研究过少和认识不足而造成的。 3.没有充分利用好有效资源 与当地乡土资源相对应的一些人力资源以及文化现场,如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纳珍藏宝意蕴丰厚的博物馆、展览馆、民间工艺生产厂等,都是师生进行研究实践的非常有效的资源。但他(它)们常被忽视,或者说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这往往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人为的不足。一是学生未与当地艺人直面交流,操作或制作流程容易出现偏差,可能导致最有审美价值的部分被异化。二是学生有条件却未能亲临资源现场去探索、实践、感受,无论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还是对资源的认识,都会停留在表层,学生由于缺乏感性认识,所以就很难向理性发展。 二、解决办法 1.对乡土教材的编写要慎重 当我们决定要编写乡土教材后,一定要注意全校上下达成共识,取得领导支持,通过研究再确定符合本校实际的取向。确定取向应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选取的乡土资源一定要有艺术的功能传承价值。所谓艺术功能传承价值,就是具有美术作品的愉悦性、美化性、感染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每个地方都有不少可取的乡土资源,是不是每种资源都值得我们从美术的角度去深入挖掘,去研究探索,去继承发扬呢?如我的家乡新沂,有闻名全国的“花厅文化”,有以王桂英老人为代表的记录现实生活的剪纸艺术。从社会影响看,无疑“花厅文化”当仁不让,但是如果我们从美术的功能传承角度着眼,那选择剪纸艺术明显是非常合适的。二是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如我所在的新华小学是一所城区学校,虽然本地有麦秆贴画、包米皮人物造型等传统工艺,但因我们远离农村,制作材料的采集就有一定的困难。相比较而言,剪纸材料较为易得,又可以聘请老人为校外辅导员对师生进行直接指导,因而我校选择了生活化剪纸艺术作为美术拓展资源。也就是说,我们在选择乡土资源时,一定要便于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取向确定后,就可以组织编写人员对意向资源进行研究、整理、筛选。 编写人员在资源采集时,首先应对选定的乡土资源作深入的研究,包括资源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美学价值、社会功用、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技法特点等等,都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这样在编写教材时,才能把握全局,明确在哪一课或者哪一章节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围绕这个问题来组织教材等等。#p#分页标题#e# 这样编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把最具代表性的资源纳入教材,才不至于使教材流于浅薄。此外,教材的设置要有系统性,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教材课与课、节与节之间要有一定的内在因果关系,要有先后的服务关系,这样教材在使用中才能易于被学生接受,达到教材编写目的。 2.对乡土资源的了解要全面 在使用乡土资源或使用已形成的教材时,对于教材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教师必须首先弄懂,切不可一知半解;对教学过程中涉及制作操作的部分,要事先考虑到,课前自己先动手做一做,必须做到熟练把握。总的来说,研究教材时一定要抓紧“一纵一横”两条线。“一纵”,即要对教材的整体编写意图与每课每节的设置意图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一本真正的教材,其每课每节之间都是环环紧扣的。每课的设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前后课之间的联系必须搞清楚,明确这一课的设置目的是什么,它主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点理解清楚后更有利于我们对教材的把握,有利于更好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牵移、补充、拓展等也都应该围绕这一点进行发散,这样课堂才不至于出现生拼乱凑的感觉“。 一横”,即对乡土资源其他相关知识的研究要全面透彻,如资源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美学价值、社会功用、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技法特点等等,甚至可以涉及与其相关的其他知识。表面上看,有些东西掌握与否似乎无关紧要,作用不大,殊不知恰恰就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知识的支撑,我们对教材挖掘的深度才不一样,对教材的理解才更加透彻。有了这些充分的准备后,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时,才能抓住重点有的放矢,真正具有引导性、指导性,才能思路清晰、胸有成竹、松弛有度、收放自如。 3.利用身边的直接有效的乡土资源 与我们身边的乡土资源相对应的人力资源和文化现场都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资源。 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他们的采访进行直面交流,获取最翔实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民间工艺生产厂等,给学生最直观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对乡土资源的认识带有一定的系统性。同时通过以上方式,还可以使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知识整合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的培养。在2006年11月,徐州市美术教研员李亚柏教师就成功地执教了三节这样类型的课。 当时是“江苏省民间艺术进课堂研讨活动”,地点在徐州。课例由徐州市组织,一节是剪纸课,一节是面人制作课,还有一节是“我与汉画像石”课。 李亚柏老师把民间剪纸艺术家王桂英老人师徒二人和丰县面人制作世家的一位师傅都请到了现场。课堂上,执教教师只是一个把握课堂预设流程的主持人,甚至自己都没动一次手,至多是提醒一下学生某些注意事项。技法的演示与传授、对学生作品的评析等,都由几位艺术家亲自进行;“我与汉画像石”一课的课堂直接设在了徐州市汉画像石博物馆。这几节课空前成功,学生面对的是家乡的名人和代表着两汉文化的艺术圣地,钦佩和自豪感油然而生。与名家面对面可谓亲传弟子,教师幽默诙谐的主持语言可谓轻松活跃。这几节课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教师的一致好评。 以上是笔者在使用乡土资源以及平时外出听课学习时的一点感触、一些看法或建议,也许不成熟,整理出来希望能在与同行的交流中获取一些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