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本质的指导发展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育本质的指导发展,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育本质的指导发展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面对这场危机,世界各国都在采取各项措施竭尽全力进行挽救,同时也引起了各国专家和学者对引起危机原因的反思。导致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许多学者和专家指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人类自身的问题,“科学的危机就其实质而言,就是人的危机”[1]141。因此,解决经济危机不仅应从经济中寻找,还应从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去寻找,这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理论界的重视。而培养人的正确价值取向和社会伦理问题必然涉及到教育。教育是开启文明社会的一把金钥匙,关于人和社会的所有理论如果要走向社会实践和个人生活,都得通过教育,都得变成教育(广义地理解“教育”)。   中国当今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严重缺陷在于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裂,以及人文教育的缺失。时代的发展给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任务,即要造就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兼备的人才,呼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   一、教育的本质:培育全面的人要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教育?”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子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鲁迅认为:“教育是要立人。”蔡元培认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过:“教育就是把你在课堂上学的东西全部忘记了,把你为考试背的东西全部忘记了,那剩下的东西就是教育。如果你什么也没有剩下,就意味着你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白上了学”。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综合来看,中外教育家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从社会的角度说,教育是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教育要担负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功能;从个体角度来说,教育是唤醒和引导,是心灵对心灵的唤醒,引导学习者成人,发展其人性,培养其人格,改善其人生。一个有教养的人,精神丰富的人,真正的健全人格的人,也必然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和技能,使培养的人服务于社会,更在于培养其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亦即人的宝贵禀赋都得到发展的人,有能力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人,同时又具有仁爱之心、有能力关爱自己和他人的人。   尽管对教育的释义多种多样,但他们对教育本质的阐释却是共同的:即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培养全面的人。教育要使学生变得聪明,更要使学生做有道德的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智识和认识的堆集。”[1]4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长期处于分裂和抗衡状态,偏离了人的全面培养,即偏离了教育的本质。   二、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分裂   (一)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内涵   什么是人文?这个词最早见于《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观念;第二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人文教育就是为了培养理想的人,通过传播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等学科和课程,通过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熏陶,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品格、修养的教育。通过这一教育过程来实现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   什么是科学?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是指近代科学,而近代科学首先又是指近代自然科学。   科学教育就是为培养科学技术人才而从事的教育。如果把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类,显然,科学教育是属于智育这一类的。从学科上划分,如果把全部两千多个专业归纳为七大学科,即物质学科(包括物理学、化学在内)、生命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和农学在内)、环境学科(包括大气学、天文学和地学在内)、数学和计算机学科、工程技术学科、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那么,前面五大门学科就组成了科学技术这个大学科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理工医农”。对上述五大门学科,或者说理工医农学科,实施的专业教育,就是科学教育。   (二)当前中国教育现状: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裂   18世纪中叶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水岭。   随着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各种实科学校的纷纷建立,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各种自然科学课程广泛开设,并且分量越来越重。可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是近代以来的一个普遍现象,但是在中国,这种分裂更为严重。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分科的扩张、分化,使人文学科的领地越来越狭窄[2]2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和技术的学科日益分化、日益扩张。每一次科技的进步之后就会出现很多新兴学科,并产生了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高校中文理科职能的发挥极度不对称,理工农医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人文学科比例相对在减少,如哲学是万学之祖,而今天哲学在大学里是小系科,尤其在理工科大学,文史哲学科只是理工农医的陪衬而已。而且在“近代以来,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学科即社会科学日渐兴起,它们进一步挤占了传统人文学科的地盘,人文学科甚至到了只有栖身在社会科学这个牌子下才有生存机会的地步。社会‘科学’的概念取代了‘人文’的概念,‘功利’的概念取代了‘理想’的概念。在一个科学化的时代,为了争得在学术殿堂中的位置,人文学界也出现了‘人文科学’的说法。”[2]22-23“仅从学术影响(而不是学术水准)来看,改革开放三十年,是社会科学不断发展壮大、人文学科日渐衰落萎缩的三十年。不论是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例上看都是如此:在整个中国学界的人文作品一百七十三篇,平均每年不到六篇,在整个中国学界所占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特别是最近十年发表的作品已然不及六分之一。其中原创的人文作品只有三十九篇,平均每年一篇多,不到同期社科作品的六分之一。”[3]“改革开放三十年,给社会科学带来的是机遇,而给人文科学带来的更多是挑战,甚至是严酷的挑战。”[3]#p#分页标题#e#   2.科学教育的价值观膨胀,人文精神失落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很多人产生了“科学万能”、“技术至上”的“现代新迷信”———“科学迷信”,似乎“科学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无论是自然、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切都应当诉诸“科学”,用“科学的方法”能够解决问题。“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正是这种价值观的现实反映。认为科学无所不能,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人类从此可以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不仅在学科规模方面人文地位越来越低,而且在教育思想方面,科学教育、专业教育、技术教育压倒了人文教育。”[2]32受教育中的功利主义思想支配,现在的高等教育中相当程度上存在着“重术轻道”的倾向。这里的“道”指的是理论、理性,是观察、思维、想象和判断能力的综合,指向学生的人格、理想、信念、视野和胸怀。“术”是指具体的操作性知识。为培养急用现学的人才,把教育等同于专业培训。在高等教育中重专业知识,轻视人的全面素质培养;重理工实用学科,轻人文社会科学;重单学科研究,轻综合交叉研究。“到处都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在各专业之间展开了激战,以及为满足专业细化而降低原来作为人的教育的总体要求。学校课程在计划中经常被更换。”[1]32“今天在大学和技术学院则渗透着:无休无止地招收学生,增加所谓必需的讲座和练习,象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不成系统的所谓专业和知识,削弱了学生的反思能力,以及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对一个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1]33这些片面性导致人才的知识缺陷和人格缺陷。   3.科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统治地位,人文教育缺失   对于当代中国教育来说,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裂体现在现行教育体制中严重的文理分科现象。这种分科现象在西方各国的教育史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但都没有像当代中国这样突出。我国在高中阶段就划分了理科班和文科班,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功利的需要,理科人数极度膨胀,文科人数少得可怜,而且这还被认为是理工科学得不好的人在无奈中的一种选择。至少我们都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如今最优秀的学生都选择了计算机、航天、土木建筑等学科,其次是经济管理、法律、政治,再次是选择新闻、社会、信息、教育,最后才是文史哲。到了大学,学校和专业就明显地显示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来了。理工科高校人文专业太少,甚至没有。   在课程设置中,“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偏小,总体上不足1/5,而英美等发达国家高校人文课程的比重普遍占到1/3左右”[4]。受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影响,人们热衷于技术和专业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直接影响高校的专业设置。   为了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要,高校不断增加新的、技术实用性强的专业,而裁撤一些人文专业,人文课程进一步被排挤,从而导致大学人文精神的衰落。   当今教育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而且失落得相当全面。   三、让教育回归本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   正由于今天高等教育的本质———精神价值的失落,所以今天高等教育的任务更为明确和负有使命感:将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服务于社会。如何使教育回归本质?那就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崇尚科学,重视人文教育   只有教育理念是科学的,才会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新世纪的竞争和挑战,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培养一大批具有一定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创新型、全面的人才。2001年8月在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时的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可见,时代呼唤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   在高等学校中要改变培养专才的理念,高等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要把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和人格的完善结合起来。“在专才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理工科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对于社会进步和发展难以有一个宽阔的视野和深谋远虑的计划。正像许多教育家所指出的,如果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用自己学科内部标准去判断事物,那就不是真正的高等教育。真正的高等教育应该培养学生既掌握内部标准,也能够用其他学科的原理和方法即‘外部标准’来评判自己的学科,能够看出自己学科的优点和缺陷。”[2]23高等学校诚然要为社会输送人才,问题在于输送怎样的人才。高等学校要向社会输送的不是一台台没有思想的机器,而是应该有独立人格、心智健全、人文关怀的人才。人文精神是教育的内核,人文精神是教育的灵魂,它决定了教育的使命、目标和标准,没有人文精神,教育就没有灵魂,就是徒有其表的教育[5]。丧失人文精神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是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6]。   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一所高等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做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统一,在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不仅拥有合理知识结构而且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才。#p#分页标题#e#   (二)合理地设置课程,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进行教育活动的载体,因此合理的课程设置对于落实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是至关重要的。“美国高等教育,本科以培养‘通才’为理念,较早强调课程结构体系的综合化,并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在课程结构体系上。麻省理工学院的课程结构体系中,要求各学科学生必须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实验、自然科学等领域课程组中各选修若干学分。俄罗斯教育改革中非常重视文理渗透与结合,如要求获文学学士学位者必须掌握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技术,了解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等相关关系,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落实到人才培养上。”[7]因此,我国高等学校课程中应该有1/3的课程是人文学科,理工科学生要选修一定的人文课程,人文学科学生也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理工科课程。这样,培养的人才不仅具备掌握和运用科技的能力,更具有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三)培养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教师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也是人才培养的灵魂。   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学术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高素质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能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能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影响学生。什么是好大学?教育家梅贻琦有一句名言,即“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要有一批好老师,一批心灵崇高、头脑活跃的大师,通过他们去影响学生。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要学习知识,而且要从教师的教诲中学习研究事物的态度,培养影响其一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很高的人文素养,从而在教学中贯穿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只有教师具备了科学思维和人文素养,才能保证所培养的学生也具备以上的素质。   (四)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方式   教育归根到底是自我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更是这样。高等教育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不仅是灌输知识,更不仅是培养职业技能,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从根本上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教学模式,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导师制,由导师规定学生每周必读的书籍,并要求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学生按时见导师,把报告读给导师,然后进行相应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撰写文章、组织讨论等教学活动,可以训练学生如何评价有争议的论题、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如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形成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在那些活跃、博学、著名的专家学者的不断启发引导下,学生逐步懂得参加研讨会、讲座、以及校园其他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工作,要求每位学生一学期内参加至少3天的社会实践工作,并就这一工作经历写一份体会报告。学生参加实践工作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把课堂内学到的学科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学校还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提供一个轻松、宽容的环境。   一所大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图书馆,学生的学习研究、学术交流要以图书馆为依托。学校要用丰富的辅助教学活动来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如组织学生社团、学生俱乐部、学术讲座等等,为学生营造宽松、自主学习的人文氛围。   (五)合理的、灵活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   当今在我国高校中,对学生的学习检测方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但这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   因为闭卷考试客观性强,但容量小,形式死板,它只能偏重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利于独立思考,弊端比较严重。在学校里所学到的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常常是学校的考试无法检测出来的。因此,高校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模式,采用灵活的评价机制,如闭卷、开卷、写论文、口试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口试能较好地反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论文考查知识运用及创新能力,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综合研究的水平。无论哪一种都有其弊端,关键是多种方式的融合,灵活运用。   四、结 语   回顾我国的教育发展史可以知道,我国古代教育走了一条重人文轻科学的道路,到明清时期尤为极端。近百年来,我国教育又走了一条重科技轻人文教育的道路,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要倡导科学教育,但不是唯科学主义。我们在肯定和高度评价科学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时,要从理性与价值的立场出发,反对盲目推崇科学,尤其是反对科学万能论。科学只是人类文明成果的一部分,除此而外,还有道德、宗教、文学等人文领域的成果,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各有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前者求真,后者求善、求美,其间没有孰轻孰重之分。培养出大多优秀公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而不是凤毛麟角地出几个名人或科学家,国家是否强大,取决于大多数国民本身的素质。因此,我们在教育中要主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