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教育的内在逻辑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柏拉图教育的内在逻辑,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柏拉图教育的内在逻辑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以其《理想国》而著称于世,吸引了古今诸多学者的关注,其思想涉及到哲学、政治学、美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领域,而教育是柏拉图关注的重要领域之一。柏拉图并未对其直接下定义,“而是使用了隐喻的方式。   他不是使人‘知道’或‘懂得’,而是使人‘看见’或‘感到’了什么是教育以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之间的本质的差别。”[1]   他使人明白教育就是人从“愚昧”走向“智慧”、从感性转向理性的过程。本文试图从教育的社会目的、个体目的、实现目的的途径以及学习态度四个维度剖析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以期能对网络教育研究有所启示。   一、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   (一)教育的社会目的:正义柏拉图生活于雅典城邦从辉煌走向衰落的时期,亲眼目睹了政治腐败、社会混乱、纷争不断的社会窘况,这使他产生了探求一个和谐、稳定、正义的理想城邦的想法。在他看来,教育就是实现其理想国家的手段。在此意义上,柏拉图的教育目的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即达成其理想的社会状态——正义的城邦。何谓“正义”,柏拉图认为正义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正义的本质就是最好与最坏的折衷”;[2]41二是“正义就是只做自己的事而不兼做别人的事”[2]139;三是“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2]141。质言之,正义的城邦指城邦中的公民依其禀赋做最适合自己的事,公民以及各社会阶层各尽其责,形成协调、和谐的社会状态。   柏拉图的正义观是基于其人性论的,他认为人天生三等,即金质的人、银质的人、铜质与铁质的人。各种类型的人因其“质”而做适合自己的职业,如金质的人适合做统治者、银质的人适合做城邦的护卫者,而铜质与铁质的人适合做生产者。各种特质的人做适合自身禀赋的职业就形成所谓的正义城邦。教育的本质在于“给人发现他的天赋并训练他有效地利用这种天赋。”[3]当人的天赋得以发现并受到合适的训练后,人就会依其禀赋从事适合自己的工作,正义的国家得以形成。从理论上而言,柏拉图的社会本位教育或许能解决当时雅典的社会问题,其人性三等论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打破贵族垄断的政治与教育。但就教育与人的关系来说,柏拉图把教育当成了育人的工具,而人自身的目的也变为国家教育目的的奴婢。因此,教育的个体目的相对于其社会目的而言,只能退居其次。   (二)教育的个体目的:善与正义   就柏拉图教育目的取向而言,除有助于形成正义的国家或城邦外,还有个体发展的目的——善与正义。柏拉图采用了隐喻方法,把善隐喻为“太阳”,人只有掌握了“善”的理念,心灵的理性才能认识事物的理念和善的理念,“又能够使事物的理念和善理念被理性认识”。[2]11罗素认为,善被认为“赋予被认识的东西以真理并赋予认识的人以认识能力的东西,就是我要你们称之为善的理念的东西,而你们也将会把它认为是知识的原因。”[4]   因此,善是一种境界,达到了善的境界,认识才得以可能,知识才会生成。个体的善并非是目的,正义才是目的,善的境界的提升只是实现个体正义的手段或途径。个体的正义事实上也不是最终的目的,个体正义的实现是实现国家正义的途径。   个体正义指的是人的欲望、激情与理性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的状态,即欲望与激情受制于理性的引导与控制。教育的个体功能就在于协调理性、欲望与激情三者之间的关系,使欲望和激情能受理性的引导和控制,以实现个体的正义。就人禀赋的先天决定论而言,人的正义状态的达成过程同时也是个体禀赋得以发展的过程。通过个体禀赋的实现,个体才能在预设的国家结构框架内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肩负适合自身的社会角色,这是正义城邦得以形成的前提和基础。   (三)实现目的的途径:学习知识   社会正义的实现依靠个人正义的实现,而个人正义的实现则依靠个体对知识的掌握,这是柏拉图论述其教育思想的一条线索。柏拉图主要从知识是什么、知识的选择与知识的学习三方面来阐释其教育观的。就知识而言,他认为知识分为两个层面,即共相知识与殊相知识。   共相知识亦称抽象知识,指存在于意识里的知识,“也就是知识的本质,即存在的真实概念。”[5]殊相知识即具体的知识,现象世界的知识,是共相知识的具体化。知识的选择基于两点。一是学生的年龄,如出生到二十岁,学习音乐和体育;二十岁到三十岁,进行科学教育,科目包括数学、几何、天文等;三十到三十五岁,进行辩证法教育。二是知识自身的性质,即促进教育目的达成的积极的知识与阻碍教育目的达成的消极的知识。例如《理想国》第三卷开篇所说:“为了使我们的护卫者敬神明,孝父母,重视朋友间彼此的友谊,在故事中有关神的事情,哪些必须从小就讲给他们听,哪些从小就不许讲给他们听。”就音乐教育而言,柏拉图认为,“歌词里不需要有哀婉和悲伤的字眼”[2]94。   知识的学习是柏拉图探讨的有关知识的重要议题,在其理念论的基础上,他提出了“学习即回忆”的学说。认为知识是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但受到肉体的遮蔽,教育的过程即帮助学生把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的被肉体所遮蔽的知识“回忆”起来。针对知识学习的顺序而言,知识的学习遵循从影像到可见物,到科学,到理念,最后认识到善的最高理念这一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另外,柏拉图还提出了三种学习的方法,即叙述、模仿与研究。   他认为,叙述与模仿适合音乐和体育教育。模仿不是主要内容的简单传递,而是声情并茂,比叙述法对学生的影响更大。研究适合数学、几何、天文与辩证法的学习,尤其适合辩证法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才能接近甚至达到对善的理念的认识,才能帮助正义国家目标的达成。#p#分页标题#e#   (四)学习知识的态度:快乐   柏拉图作为西方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与中国古代圣人一样推崇乐学。他认为,人的心灵分为三种类型,即学习型、发怒型和欲望型。   与此对应的为三种人,即爱智者、爱胜者和爱利者。同时这三种类型的人对应三种不同的快乐。爱利者把物质利益的追求与获取作为最大的快乐,爱胜者则追求人们对他的崇敬与膜拜,爱智者则把学习与知识的获取作为其最大的快乐。在这三种快乐之中,柏拉图最推崇的是学习快乐,把通过学习去发现真理看作是最崇高的、值得追求的快乐。诚如他所言:“灵魂中那个我们用以学习的部分的快乐是最真实的快乐,而这个部分在灵魂中占统治地位的那种人的生活也是最快乐的生活。”[2]328当然这种追求知识与真理的快乐是一种理性上的快乐,是追求知识与真理的一种境界或状态,这种快乐是普通人无法体验到的。就具体的学习方法而言,柏拉图尽管强调对孩童和青年的严酷训练,但快乐也是其学习观的组成要素。正如他所言:“我的朋友,请不要强迫孩子们学习,要用做游戏的方法。你可以在游戏中更好地了解到他们每个人的天性。”[2]270就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而言,教育的社会目的处于最高地位,个体目的服从于社会目的,个体目的的实现有赖于知识的学习,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快乐。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但同时也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可是在柏拉图的思想里,教育的社会目的被推到至高的地位,而其他一切目的必须服从于社会目的。从人发展的角度来看,他关于人的先天决定论本身也存在着不合理之处,他否定了人发展的全面性,而把人囿于某一方面来培养,只能培养出片面的人。从柏拉图教育思想的终极目的来看,理想国的构建是其所追逐的最终目的,教育只是实现其理想国家建构的工具,因此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因此其思想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就他所生活的时代而言,他的教育思想是针对当时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所以仍具有积极的意义。伟大的教育思想是人类发展史上最永恒的东西,即使时过境迁,但它日久弥新,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仍具有启示作用。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把网络教育研究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结合起来,探讨其对网络教育研究的启示。   二、柏拉图教育思想对网络教育研究的启示   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态,随着科技的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彰显出来。关于网络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就当前的研究而言,研究主要从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展开。其中技术研究较多,而对网络教育理论的研究相对较为匮乏,尤其是把网络教育看作一种实体教育来研究的更少,而更多是把网络看做一种教育工具和手段。通过对柏拉图教育思想的解读,结合网络教育的实践,本文认为从如下五个角度研究网络教育有助于网络教育的发展。   (一)网络教育研究应关注时代背景   任何教育思想的产生都源于一定的时代背景,柏拉图的思想也不例外。他的思想是针对当时雅典的社会问题而提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柏拉图生于古希腊雅典城邦迅速走向衰亡的时期,亲历了雅典社会的混乱、无序、争斗以及罪恶,这使他萌生了建立一个和谐、正义的理想社会的宏愿,教育则成为了柏拉图实现其理想社会建构的工具。从这个角度看,柏拉图教育思想给网络教育研究的启示是网络教育研究必须关注时代本身。从网络教育的产生来看,它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与提升,网络教育的发展将会随之而变化,将会更贴近人类的生活。就网络教育的服务对象而言,当前成人是网络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其原因在于网络教育以其灵活、自由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成人学习的需求,成人可以依据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具体而言,网络教育的研究必须立足于时代的背景,从当前社会的需求、成人的需求、网络技术自身的发展以及网络教育开展的现状出发展开研究,寻找适合网络教育生存的土壤,使网络教育扎根时代,紧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网络教育才能切实为社会与人的发展服务。   (二)网络教育研究应关注网络教育自身的内在逻辑   从前述的理解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四个维度来看,教育的社会目的、个体目的、实现目的的途径以及学习的态度四个方面逐次递减,形成了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一条内在逻辑脉络,即教育的社会目的的实现依靠个体目的的实现,个体目的的实现依靠目的实现的途径——个体对知识的掌握,而知识的掌握取决于快乐的学习态度。尽管柏拉图所设计的教育并未在实践中得以验证,但其教育的思想逻辑对网络教育研究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任何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目的与个体目的。从社会的角度而言,教育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即使人从单个的人成为社会的人或群体的人。从个体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要遵循个体的差异,尽可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总而言之,教育即追求一种和而不同的生活境界。就网络教育研究而言,以社会需求为调控,从人的个体性出发展开研究,形成一条网络教育促进成人发展、成人发展服务于整个社会发展的研究脉络是网络教育研究宏观层面的逻辑之一。从微观的角度而言,网络教育研究应把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实体,从网络环境入手,研究网络教育环境中教育目标的达成、教育内容的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及教学评价等内容,而不是把网络教育作为网络技术在普通教育中的简单应用。第三条网络教育研究的线索主要关注网络教育研究保障条件,也称为网络教育管理的研究,包括资源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等。探索网络教育研究的逻辑,根本目的在于使研究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条理性,因此上述三个层面的阐释只是作为网络教育研究的参考,具体的研究还需从具体的问题出发。   (三)正确把握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从本质上而言,并非是以人为本的关注“小写”的人,更多是从“大写”人的视角来展开对教育的探讨。正如学者所言,柏拉图“教育模式是‘功能主义的’(functionalist)——一种旨在培养有能力的成人以满足国家的需要的模式。”[6]个体是实现其理想国家状态的手段。这种忽视“小我”而以“大我”为重的教育与目的是与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的人本主义教育观相悖的。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看,这样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人的个性。就人自身而言,具有个体人与社会人双重属性。网络教育研究也必须关注人的双重属性,即把人当做社会中的人来研究,同时也关注人的个性,使人的两种属性协调发展,而不能重视其中的一种属性而忽视另一种属性。社会是一群人组成的,研究应关注社会生活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人同时又是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也是教育研究的本质所在。因此,网络教育研究有必要从人的社会性以及个体性出发,关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意义,关注人的生成与完善,以及与此密切相连的对人的热爱。对人的关注和热爱,是教育研究的生命。”[7]因此,网络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与终点都必须是人,而社会只是网络教育研究的背景。#p#分页标题#e#   (四)选择合适的教育内容“人的教育是通过知识来进行的,离开了知识,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8]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知识在教育中体现为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关于教育内容的研究是教育研究必须关注的重点之一。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内容的选择与学习,认为合适的内容选择是教育目的达成的关键,如前文所说的知识的类型、知识的选择以及知识的学习三个方面都是关涉教育内容的选择的。网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的选择也是其重要的研究方面。以柏拉图对知识的选择为参照,网络教育内容选择的研究可从三个维度着手。首先,网络教育的内容选择研究应考虑社会与成人的需求。其次,在考虑到需求的基础上,从成人的身心特点以及学习特点出发探讨教育内容的选择是研究人员研究网络教育内容选择的另一个视角。第三,关于网络教育内容选择的研究要立足于网络教育自身,从网络技术水平、网络课程的优势出发,选择适合网络教育自身的内容。   (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对人的智力发展以及教育内容探究的基础上,柏拉图提出了叙述、模仿、观察与研究等方法。他认为,叙述法适合讲故事,而模仿比叙述更有效,因此模仿是儿童期学习的主要方法。观察也是重要的教育方法,他认为应把儿童带到战场去,使其观察战争的现状,培养儿童勇敢的品质。研究是二十岁以后所采用的方法,主要用于数学、几何、天文、辩证法的学习。网络教学更多是以成人为对象的教学活动,在方法的选用上必须注重网络教学的跨时空性,关注成人学习者以及教学内容的特征,把网络、教学内容以及成人自身作为研究网络教育方法的基点,探索适合成人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结论   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尽管柏拉图生活的时代与网络教育几乎没有任何关系,但从其思想的层面而言,仍能对当今的网络教育研究有所启示。正如有学者所言:“对历史进行挖掘和把握,从而在选择、批判的基础上继承,也正是通过古今转化,伴随对教学历史的理解和思考的不断丰富、深化、要求历史回答的问题以及我们从历史发展中寻求的价值标准的不断变化,从而与时俱进,转换视角,不断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做出新的概括。”[9]这或许就是至今仍对柏拉图教育思想展开研究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