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中的心理学适用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政治课中的心理学适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思想政治课中的心理学适用

 

近年来,心理学被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很多大学都成立了心理咨询室,解决了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让这些问题学生获得了快乐。但这只是解决了很少一部分心理不健康学生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心理健康或亚健康的学生却无暇顾及。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应对苦难、困境等影响人心理的消极因素进行研究,而且应对人类自身所拥有积极力量进行研究。积极心理学提倡用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分析人的心理,进而培育扩展人所固有的积极品质,并以此来帮助问题人、健康人或者天才挖掘自身潜力并获得幸福。将积极心理学理论运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大学生身上的积极力量,从他们身上的积极力量出发,通过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激发受教育者自身的资源与潜力,以此来改善自身的品质,并在积极品质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克服自己的不良品行,以此增强自身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力。这样,大学生就可以做到自身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更多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如快乐、和平、爱、希望、幸福等。积极心理学认为只有人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消极方面的力量才会被消除或抑制。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中得到启示。首先,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掘大学生身上的积极品质,培养学生自信心,自我认同感,自我决定感。当代大学生有很多优秀品质,他们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知识涉猎广泛,对新事物接受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社会交往能力强。他们对社会宽容,豁达,慷慨,自主,充满爱心等。只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发现并积极引导,无疑对思想政治教育会是很大的促进。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教育方式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充分理解尊重当代大学生,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上,引发大学生主动而深刻地思考,用心去感受,并付诸实践,才能带来大学生思想的转化,行为的内化,人格的完善,达到大学生自身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在此,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如新加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知、情、意、行的“顺”,顺情,顺性,顺理,顺势,顺真。   二、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优化育人环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国家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树立积极的国家发展目标至关重要。积极的国家发展目标就是树立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抛却传统的单纯追求GDP的国家发展目标。高质量的生活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对健康和谐、让人身心舒畅的生活环境的追求。这样的环境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家庭环境的影响会伴随人的一生,创建积极的家庭环境很重要。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家庭环境应该是家庭成员之间无明显角色界限及权威结构,易于接受新事物,家庭呈现开放型状态。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能很快找到自己的定位并实现自我价值,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再次,学校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生活,一种让学生值得过的学习生活。积极教育主张把培育学生的优点作为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积极品质,如爱心、乐观、诚实、信念等。这样学生将以正向的、积极的心态,自主而愉快地接受知识,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影响,使情操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人格得到塑造,这也正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理论指出,积极情绪是指能激发个体产生积极行为或行为倾向的情绪。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从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积极倾向的情绪体验就是积极情绪体验。一旦积极情绪体验产生,学生就会主动接近思想政治教育,用心参与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主动理解和接受,纳入自己的生活之中,体验到自身价值目标实现时的成就感,达到了自我成长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积极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教师要培养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情绪体验能力。通过对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积极情感体验的回忆,提升他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悟能力,树立对待生活的乐观主义态度,增强大学生的幸福感、满意感和快乐感,并能满怀希望的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