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法律讲堂中的案例教学应用,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以案例为媒体,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剖析,提出各自的见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从课程性质和特征来看,“基础”课具有其独特的育人性质和实践性特点,是一门既注重理论又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这就为案例教学的实施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文件要求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要研究分析社会热点。要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事例、新颖活泼的形式,活跃教学气氛,启发学生思考,增强教学效果。”“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认真探索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2.教学之需 全国统一使用的新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其理论系统性强,内容宏观抽象,引用的案例非常少。据调查,不少学生不爱听,教学效果欠佳。如何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将案例教学法运用于教学中效果不错。它采用大量真实、生动、形象、具体的事例作为教育内容,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将理论知识寓于案例之中,使抽象的理论深入浅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运用案例教学的可能性 1.案例教学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的运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思想道德部分主要涉及人生、理想、道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人际关系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既有很强的政治思想性,又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和针对性。案例教学法的最大特点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处理好理论讲授的系统性与现实问题分析的针对性的关系,通过采用一些学生喜爱并易于接受的案例形式,启发学生思考、探索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人生价值的实现,个人与国家、集体之间的关系和做人的原则,从中领悟人生的哲理,懂得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人生的重要意义,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解开学生的困惑,提高学生的认识,大大增强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 2.案例教学在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涉及的法律知识很全面,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法律部门。教师要想在很少的课时中让学生既能较全面地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又能初步掌握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较为适合的。采用案说法,通过对不同部门法的几个典型复杂案例的分析、讨论和法庭模拟,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深刻把握案例中涉及的疑难法律问题,又能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捍卫自身的权利,达到让学生懂法、守法和用法的目的。 3.“德”“法”双重教育功效的案例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基础”课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在选取和使用案例时,还有可能挖掘具有“德”“法”双重教育功效的案例,以及同一个案例资料中所蕴涵的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素材,力求实现对学生“德”“法”教育的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将道德与法制教育融为一体。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运用案例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理论性强,抽象枯燥,仅凭教师满堂灌地讲授,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以往的学生座谈会,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此门课程并不感兴趣,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迫于考勤、期末考核等约束才勉强到课堂。当然,至于听课的学生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运用案例教学向学生介绍、展示我们身边的案例,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和感性化。为学生提供鲜活有趣的视觉案例和自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生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独立思考交流,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与主动探究并举,不再觉得课程和自己毫无关系。从而使学生在思考与讨论中,通过思维活动,获得了更为牢固和深刻的知识,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在案例的分析、讨论和归纳的过程中,教师是主导,提出问题;学生是主体,思考和分析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启发、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运用发散式思维,综合运用有关理论、观点、方法,开动脑筋对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推理,透过现象发现和把握问题内在本质和规律,再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能锻炼并提高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分页标题#e# 3.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需要进行案例分析,即以案论理。这综合了传统教育中讲授讲解、集体讨论、自主学习等多方面的功能,改变了过去那种只注重教师对学生单方面影响或教师与学生相脱离的状况,促使教师加强对理论的学习研究,不断提高驾驭课堂、洞察对象、随机应变等能力及其他方面的教学艺术,使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自身水平和素质也有较大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运用案例教学,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抽象的理论内涵寓于具体的事例之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认同感,还有助于开展课堂教学,从而有效地强化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