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心理教学和政治教育整合透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必要性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在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身心健康的全过程中,对大学生的教育问题,要解决的困难具有互溶性,渗透性,结合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属辩证统一的关系 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十六大提出的实施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必须以心理健康为前提。只有一个心理健全的才可以更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规范,心理健康要求心理活动和机制(身体)的内部平衡,并实现人与环境的高度一致。我们所主张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是指两者合理的科学的结合。这种结合必须建立在对两者关系正确、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而不是“拼盘式”的结合。从广义的教育学涵义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在解决了人的基本认知能力之后,再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人的信念和信仰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统一体。狭义的讲,思想政治教育包含心理健康教育。个体首先在经过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个有能力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后,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解决如何让一个有认知思辨能力的人成为一个有健康思想的人。两者相互融入渗透,他们属于辩证统一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心理问题可以导致思想走入歧途,思想不正确可以导致心理逐渐走向不健康的方向,思想认识发生偏差,可能诱发心理问题,学生的认知能力的缺乏,同时也可以诱发思想问题或使已有的心理问题加剧,进而可能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加重,从而可能导致其思想和行为的错位。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团中央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运转,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国际上,我们正面临着世界经济竞争、政治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与传播,更需要我们坚定科学社会主义立场。在国内,社会环境急剧变化,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大。要在这样一个严峻而紧迫的局势下求生存求发展,良好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也只有在心理健康和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的情况下,才能适应这种格局的变化、才能克服阻力、承受压力,才能执着追求、锐意进取。 大学生是担负着祖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人才的竞争也是国力的竞争。因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高校教育理念和教育活动,它对高校教育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在现代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紧迫。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机制的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方向,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等,心理健康教育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手段,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先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欣赏自己,乐意与他人交往,有良好的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自卑、孤僻,缺乏认知能力,有人际交往障碍,甚至人格障碍,那他就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应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课堂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首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自觉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技术等知识,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行为,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避免错将心理问题当思想问题来进行教育,其次,高校应增设心理健康教育科室,多进行橱窗宣传,广播宣传,讲座宣传,让大学生能通过心理学知识自己发现并能自己解决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也能自己意识到去学校进行个体心理咨询或者团体咨询。在大学生思想教育过程中,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指引学生,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引导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进而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完善的人格。 四、不断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途径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规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生转折重要时期,处于生理成熟阶段过渡心理成熟阶段的时期。在这个过程中充满了许多心理矛盾和冲突。因此在开展思政治想教育时,应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特点找准切入点,把大道理讲实、讲透,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以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悲剧发生。 要明确大学生心理和情感体验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作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它是人们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重要源泉,也是人们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心理反映,大学生对知识、信息的渴求,对理解和尊重的期望,对成才、成功的向往,对爱情和理想职业的追求,这些需要都是大学生需求的客观存在,并最终导致动机和行为的产生。培养和满足大学生适当合理的需要,将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动机和产生有益的行为,从而使思想教育不但为大学生在认识上所理解和接受,并且获取情感和思想上的认同,唤起了情感共鸣,进而转化为积极和持久的行为意识。 针对大学生特殊心理特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爱情观的教育,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智力、较高文化和较高自尊的特殊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重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正确对待就业和遇到挫折时的心理困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武装,稳把心理健康发展方向。 #p#分页标题#e# 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大学生,深入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恩主义的坚定信念。把心理健康教育中已广泛使用的心理测验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以便准确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向。 心理学进入中国时间不长,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从而解决学生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促进他们健康顺利成长,不仅需要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同时,作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也需要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老师也需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并不断将两者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的教育当中去,是我们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终身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