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社会学分析

摘  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这种困境可能是结构性的、摩擦性的、社会实践性的,或是选择性的,寻找他们就业面临困境的因素,帮助他们及时就业是政府、学校、企业、个体共同的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境    社会学

    相对于同龄的“85后”和“90后”的青年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他们年轻,有文化,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存量,但是从大学生一浪高过一浪的“考证族”群体中,我们也能体验他们对未来就业的担忧、不安,以及个人由此而做出的未雨绸缪的努力,不管这种努力的结果最终是否真的能为他们的就业添加筹码。那么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存在哪些困境?这些困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克服呢?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困境主要表现在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境地,大学生的失业主要有哪些类型呢?

    一、大学生就业困境的类型

    1.结构性失业。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类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现有的劳动者在知识、技能、观念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在大学生失业群体中,这类失业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不合理,或者教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学非所用,导致专业难以对口,使得大学生的供给结构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结构的要求而引起的失业。

    2.摩擦性失业。劳动者在寻找最适于自己的工作时需要时间,这种在寻找工作过程中消耗时间所造成的失业即为摩擦性失业。个体在不同工作转移过程中,一定数量的摩擦性失业必然不可避免。对于大学生来说,导致这种失业主要原因是缺乏就业机会的信息,一方面是大学生求职无门,另一面是企业招不到自己需要的人才,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和大学生群体都难以满足自己的需求。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虽然在求职过程中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但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更多表现出来的是摩擦性失业。

    3.社会实践性失业。部分大学生虽然学历较高,但他们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来源于老师的传授和个人的领悟,属于理论知识,缺乏应用于社会实践的能力。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常常是以成本和利润作为企业的用人目标,他们更希望招聘的人才招之即用,所以他们在招聘时常常选择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而大学生则由此被排斥在工作之外,徒有文凭和理论知识,没有实际工作经验,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4.选择性失业。主要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在择业过程中因主动放弃某一或某些就业机会,而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失业的状况。[1]大于很多大学生来说,之所以待业,并不是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一味追求理想的工作,在择业方面“高不成低不就”,不自觉的陷入了选择性失业的怪圈。如有的大学生一心想找专业对口的,但又嫌弃工资待遇不高,或者是觉得没有发展前景,本人不愿意委曲求全,就待业了。

    二、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负功能

    1.影响个体健康和家庭和睦。大学毕业生的高人力资本存量得益于家庭和个人的长期投资,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及时就业,失业者本人会对就业产生习得性无力感,在就业群体中失去自尊和自信,并在情感上受到严重打击。对于家庭来说,长期的投资得不到预期回报,家庭关系将因此蒙上阴影。

    2.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大学毕业生有相当程度的文化知识,权利意识强,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他们人人都熟悉电脑,有现代化的表达不满的能力。如果发现自己在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本后找不到工作,沦落为社会边缘群体,他们有可能会宣泄群体性不满情绪,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三、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因素分析

    1.就业岗位有限,且技术含量不高

    我国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据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的消息,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2] 再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等待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大学生的供需比日趋下降。

    然而相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近几年,我国经济虽然以9%、10%的速度增长,但是这些增长主要是依靠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低技术含量带动的,是依靠农民工群体的增长,它不同于当年日本经济是依靠技术出口实现的增长,由此,我国经济虽在发展,但对大学生的需求比较有限。[3]

    2.学校部分专业设置不能符合市场变化

    根据第三方调查公司麦可思全国调查数据,有一些专业在就业过程中因为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持续走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被亮红灯,称为红牌专业;而有一些专业在就业过程中,薪资、就业率持续走高,且失业量较低的专业,则称为“绿牌”专业。[4]在亮红灯的专业里,原因较多,有的是这些专业处于饱和状态,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已达到平衡状态,甚至是供大于求;有的是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钩,培养的人才在现实中没有市场;当然也有些专业如果需要对口就业,则需要通过更高水准的专业级别考试,这些都从客观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

    3.以名门院校、相关工作经验为由的社会排斥

    用人单位每次的招聘信息发出之后,经常会收到许多大学生的求职简历。在大学生通过个体自我努力获得的许多张证书面前,以及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有时仅从书面简历无法直观辨别大学生的能力水平,此时名门院校、重点院校就可以作为一种帅选信号发挥作用。由于很多雇主相信“教育水平同生产率的正相关关系”, [5]相信重点院校的求职者拥有更高的个人能力和更低的学习成本,于是名牌院校、国家211重点院校等就将一般院校以及本三院校的大学生排斥在了人为的就业门槛之外,不同院校之间的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实现受到阻碍。

    另外,企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实用型消费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困难。这种实用型消费就是企业希望招聘的员工有相关工作经验,能够花费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用。据相关调查发现,高达63.2%的用人单位看重“在校期间的实践经验”,仅有5.5%的不看重。[6]这里我们首先承认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用能力要求的合理性,毕竟作为企业,获利是他们最终的目标,而没有实践经验,意味着用人单位要对新招聘的员工进行培训,这样的培训要花费企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不仅如此,辛苦培训的员工还有可能跳槽,出现成本流失的风险。由此用人单位出于“效益”的最终考虑,要求新招聘的员工有相关工作经验也是一种理性选择,这样大学生便遭遇了相关工作经验为由的社会排斥。#p#分页标题#e#

    4.个体较高的角色期待

    角色期待是指一个人对未来担当角色的心理预期。我国有很强的“文凭社会”根基,在人们的传统认识里,文凭是一个人身份、职业、社会地位的最主要标志,通过文凭,普通人经过后天的自致性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进入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阶层,获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也正是为人父母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父母为什么一定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让子女读本科,哪怕是民办本科,而不愿意上公办专科的主要原因。这种文凭社会的文化传统不仅影响着父母,也影响着现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他们认为自己辛辛苦苦一路读书,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终于应该有回报的时候了,找份工作至少应该是坐在办公室的,是个白领。因此在找寻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工作岗位没有达到他们的心理预期,他们宁缺毋滥,宁可待业,也不愿意落入体力劳动的岗位。

    另外,现代的大学生基本属于“80后”“90后”群体,他们出生于改革开放后,是独生子女人群,衣食无忧,一直处于父母的呵护下,没有经历多少困苦,他们如此这般的天然的享受着生活。但是,当他们成长到开始自己独立面对工作,挑起生活的担子时,一些人却受不下工作的辛苦和繁重,如有些大学生在做兼职的过程中,做了两天就不做了,原因是太苦太累。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意做基础性或体力性工作也是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

    当然,大学生面临就业困境的原因远不止这些,如还有就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息缺失,使得一边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招不到人才;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不精,有些人在校学习只满足于及格万岁,只要不挂科就行,不能通过相应的专业级别考试,最终影响了就业。

    四、解除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对策建议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营造优良的就业环境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义是推动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不仅增加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而且企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严重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且这些低技术含量的产业结构,仅靠农民工群体完全可以实现。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科技含量的方式实现经济增长,这种方式不仅能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能够创造出更多适合大学生知识结构和就业意愿的岗位,使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另外,政府还应该出台相关政策,为大学生就业营造优良的社会环境。2011年6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即为如此,其中国务院要求直辖市外各城市应取消高校毕业生落户限制;鼓励中小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对招收一定数量毕业生的中小企业,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优惠发展政策等,这些措施都从客观上为大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引导了大学生要面向城乡基层就业。

    2.改进高校专业设置,重视学生社会实践

    引导高校优化专业设置,使大学的专业设置符合社会上的职业需求。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要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涨落情况,对那些就业前景持续走高的“绿牌”专业给予充分发展,并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需求,增设一些新型专业;而对本校就业率差的“红牌”专业要分析原因,如果是市场趋于饱和的,则要缩减下一年的招生量;如果是专业设置根本没有社会需求的,则要停止下一年的招生;如果是学生没有达到相应的专业级别要求而失去就业机会的,则学校应该狠抓教学质量,让自己的“教育产品”符合市场需求。

    学生在大学校园里一直扮演着学生的角色,而对社会职业角色体验很少甚至为零,他们对劳动力市场的了解不充分,对未来的职场只是处于美好的想象之中。学生的兼职、假期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工作不仅增加大学生学以致用的锻炼,而且对于增加大学生的职业体验,积累相关工作经验,缩短他们从学校到职场的心理距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建立大批的专业实训和毕业实习基地,为学生的职场适应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3.储备和培养人才,承担一定社会责任

    用人单位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考虑新招聘人员的使用价值,这本身无可厚非,但是用人单位也可以从人才储备和培养的战略眼光招聘应届毕业生或者为他们提供实习岗位,毕竟在一张白纸上绘图更能绘出精彩的图画。一些企业通过直接招聘应届毕业生,或者定期向社会实习岗位信息,并对初入职的大学生给予一定时间的针对性培训,使其迅速了解和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工作纪律和文化模式,今后逐步发展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如此储备和培养人才,不仅可以降低用人成本,毕竟大学生刚开始工作时的工资要求并不高,而且也使企业形成了要使用人才就首先要培养人才的良好用人机制,从而为社会发展承担了一定的社会责任。

    4.做好就业心理准备,提高个体综合素质

    大学生作为就业主体,在就业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实现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变。由于大学生就业大多数属于初次就业,他们没有实践经验,对劳动力市场也不熟悉,再加上受“文凭”的影响,一些大学生很容易从自我的理想意念出发,认为熬过了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现在找工作一定要找一份好工作,他们却忽略了在职场上自己是一个新人,是新手上路。所以从职业角色看,大学生要放平心态,从头做起,从基层做起,积累实践经验,在工作中不断提炼自己的吃苦精神、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等职业综合素养,更好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