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式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思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沟通式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沟通式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思路

摘  要:沟通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高扬师生沟通的教育力量,并坚信沟通即是教育。本文在剖析当前高等教育困境的基础上,界定了沟通式教育的内涵,并从六个方面分析了沟通式教育的特点,以期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打开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沟通式教育  教育质量

    2011年的高考已尘埃落定,反观整个招生过程,国内各高校为争夺生源可谓是煞费苦心,但尽管如此,我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优秀考生将目光投向了欧美、日韩、港澳等高校,例如,高考分数公布之后,香港大学在内地招走了17名省级高考状元和6名市级高考状元,其中,有3名文科状元是放弃了北大而选择香港大学。这反映了考生对国内高校的质疑,折射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困境。而扭转和摆脱当前的困境,提升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增强高等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是关系到中国是否跻身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保证。而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我们从宏观、中观层面转变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也需要我们从微观层面改善高校的人际沟通环境,形成和谐融洽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本文正是从微观层面出发,基于师生沟通的分析视角,通过考察沟通式教育的内涵与特点,探索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机制与途径。

    一、“沟通式教育”提出的现实背景

    教师、学生是高校场域内的两大主体,一切教育活动都在两大主体的互动中发生,因此,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中最核心的人际关系。然而,近年来,从杨帆门事件到中国政法大学教师程春明被学生砍成重伤致死,再到中大博士称遭导师体罚虐待,师生关系恶化的新闻报道频见报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在2009 年9月8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师德论坛上指出师生关系紧张已经成为学校内较为普遍的现象。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缘何紧张?本文认为,高校师生关系的紧张归根结底是师生沟通关系的紧张,师生之间沟通渠道不畅、沟通机制不良是师生关系紧张的重要症结所在。具体而言,当前高校师生沟通呈现出六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师生沟通以工具性沟通为主,情感性沟通相对缺乏;第二,师生沟通以课堂沟通为主,课外沟通相对缺乏;第三,师生沟通以指令性沟通为主,民主性沟通相对缺乏;第四,师生沟通的管理性功能突出,交流性、服务性功能相对缺乏;第五,师生沟通的阶段性特点突出,持久性、系统性相对缺乏;第六,师生沟通的被动性特点明显,自发性、内生性相对缺乏。

    师生沟通呈现出的上述特点,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

    首先,它不利于和谐教学关系的形成。教学活动是在师生间的交往和沟通中完成的,教学效果的好坏也直接取决于师生沟通的效果。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某一课程体系的建立,还是某一门具体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的确定,反映的都是教学人员的意志,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在其中是被隐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必然会导致学生厌恶和排斥课堂,因此,目前各高校学风问题突出,学生逃课、课堂不听课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同时,由于师生缺乏沟通,尤其是缺乏深层的情感交流,使得师生之间缺少信息的交换和思想的碰撞,师不爱生,生不近师,师生之间缺少情感上的交集,教学活动变成了一个机械的、无感情的知识的传达与接收过程,自然会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其次,它不利于健康校园文化的形成。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学生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良好的师生沟通能够孕育出严谨的教风、优良的学风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不良的师生沟通将会导致师生群体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导致涣散的教风、学风以及冷漠的人际关系。

    再次,它不利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环境的形成。育人工作是在师生沟通中展开的,然而不论是任课教师还是教学管理人员,都没有将与学生进行持续良好的沟通作为自己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学校也没有从制度层面将其作为考核教育工作者工作完成情况的指标。在这种情形下,教师缺少与学生沟通的内在驱动力和外在约束力,他们人为地将教书、管理、服务与育人割裂开来,他们不了解也不愿了解学生想什么,关心什么,想要得到什么,他们缺少帮助学生解决成长道路上出现的情感困惑、职业发展困惑和人际交往困惑的责任意识,他们的教书、管理和服务没有很好地承载和体现其对学生的教育功能。

    二、沟通式教育的内涵与特点

    要弄清什么是“沟通式教育”,必须要对“沟通”、“教育”两个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在社会学中,“沟通”是指人类个体或集合体之间信息处理与传递的过程。而本文则将“沟通”界定为“沟通双方或多方,为达致一定目的,在平等的前提下和特定的情境中所进行的语言或非语言的信息、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活动”。可见,沟通不仅包括“信息”的处理与传递,也包括思想、情感的传递与融合。“教育”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本文使用的是狭义层面上的教育概念。

    因此,“沟通式教育”是指“在平等的前提下和特定的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通过持续的信息、思想和情感交流,使双方的思想观念得到提升,生存发展能力得到提高,知识文化得到延续,身心得以健康发展的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沟通式教育”是相对于“说教式教育”而言的。说教式教育是一种强制性的灌输,它不考虑接受方的意愿和偏好,在教育方式上它是生硬的,在教育内容上它是单中心的;而沟通式教育是一种温和的渗透,在教育方式上它是富有弹性的,在教育内容上它是复杂多元的。具体而言,沟通式教育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p#分页标题#e#

    (一)沟通主体的平等性

    只有沟通主体的地位相对平等,沟通的外部环境才能够是民主宽松的,信息、思想、情感才能够在沟通主体间往返流动,沟通的行动才能够持久和延续下去。因此,保证沟通主体地位的相对平等,是实现沟通式教育的基本前提。

    在沟通式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转变并重新定位自己在师沟通行动中的角色。作为教师,他们应该从原来扮演的“威权者”角色转变为“引导者”的角色,即从对学生过多的操纵到对学生方向的引导,在与学生的沟通中,放低身价,摆正姿态,将学生置于平等的沟通主体地位;其次,教师要改变以往“指令性”的沟通方式,学会与学生进行协商和讨论;第三,对来自学生的异议,教师要有更宽容的态度和更弹性的应对方式。学会倾听,学会辨别异议中的合理成分并予以接受,而非不加辨别的进行压制,对于异议中的不合理成分则进行积极的引导。作为学生,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应该将自己置于“成年人”的位置,有主见,有思想,不再仅仅扮演“服从者”的角色,在尊重老师的前提下,敢于表达不同的声音,勇于阐明自己的喜好。总之,沟通式教育倡导师生平等,倡导师生在民主、包容、宽松的环境中展开沟通,沟通式教育中的师生沟通行为不再仅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也同样重要,因此,它是双中心的,由师生双方的力量共同驱动的。

    (二)沟通方式的多元性

    沟通式教育倡导多元的沟通方式。首先,传统的面对面互动依然是师生沟通的基本方式。在面对面的互动中,师生双方通过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可以建立起对对方的总体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彼此的信任感。其次,电子信息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前所未有地冲击和改变着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手机等电子通讯产品的使用,让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无限缩进,使人们的交往变得简单快捷。而微博、QQ、人人网的盛行,则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沟通式教育倡导将这些新的沟通手段应用到师生沟通中来,以更好地满足师生沟通的心理需要,更好地发挥师生沟通的教育力量。而依靠网络进行沟通无疑是面对面沟通的有益补充。在网络沟通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符号往往被冲淡和消解,师生双方以一种更加放松的心态与对方进行互动,沟通主体地位的平等性较好地展现了出来。同时,网络沟通不太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不太受外部环境的干扰,因此师生双方可以在沟通中表现的更为专注。此外,网络沟通中师生双方思考的时间往往更加充分,沟通得以在更加深刻的层次上展开。总之,多元化的沟通方式让师生双方能够更好地表达、交流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更加有益于高校师生关系的改善,更加有益于教育活动的展开。

    (三)沟通行为的持续性

    目前,由于师生沟通的教育功能还未得到相应的认可与重视,师生间的沟通行为往往是短暂的、零散的,它在增进师生相互了解,密切师生情感关联,提高教育效果方面所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师生间的沟通行为必须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教育活动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此外,教师和学生由于在知识背景、年龄层次、人生阅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他们之间的沟通对话往往缺少共同的背景知识,其沟通过程中面临的阻力相对较大,达致共同理解所需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因此,师生沟通必须是持续的并且是分阶段进行的。最初的师生沟通行为一般只围绕教学内容展开,这一阶段的沟通目标是解决教学层面的具体问题,这时候“教师”与“学生”的身份符号非常明显,他们彼此的认识停留在“正式身份”的层面;第二阶段的沟通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学层面,娱乐爱好等隐私性不强的个人问题也成为了双方沟通的内容,这一阶段的沟通目标比较模糊,“教师”与“学生”的身份符号也变得不是那么清晰,他们彼此的认识正逐渐突破“正式身份”的界限,深入到非正式的“朋友”层面;第三阶段的沟通内容更加广泛,一些隐私性很强的内容,如情感、家庭、人际交往困惑等问题进入到双方交谈的领域,他们彼此的认识已经非常深入和完整,他们的沟通已经进入到真正的心灵层面。

    (四)沟通内容的完整性

    总体而言,目前高校的师生沟通,在内容上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在沟通过程中,师生双方都没有全身心地投入,他们向对方展示的只是附着在正式身份之上的“部分”的自己,正式身份之外的其它特性在沟通中被全部隐去,他们是“单向度”的人,他们的沟通是“单维度”的沟通。由于沟通内容不够完整,沟通行为只能停留在知识传递层面,无法由表及里,深入到情感、意识层面。

    而在沟通式教育中,师生沟通要拓展沟通疆域,要由片面的知识传授扩展到完整的“生活世界”……要由知识传授升华到人生引导,由知性世界扩展到人性世界。 也就是说,在沟通式教育中,师生双方沟通的内容要从知识学习等公共领域,逐渐深入到私人领域,涉及作为成年个体所关心的生活、情感、理想、人生等所有方面。沟通式教育将沟通看作是完整个体的心灵交汇,即师生双方要真实投入,向对方展示完整的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感情沟通、思维激发、信息交流。当然,要实现这一理想状态,需要循序渐进地分阶段完成,正如上文所述,最初的师生沟通不可能直指心灵层面,它一般围绕教学内容、从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性沟通”出发,进而突破浅层的工具性沟通逐渐深入到“情感性沟通”层面,这时的沟通内容不再仅仅围绕知识的学习展开,师生双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了双方沟通的重要内容,当私密性最强的情感等内容进入到双方探讨的范围时,双方的信任感就完全建立了起来,沟通内容的完整性特征也就最终显现了出来。

    (五)沟通场域的贯通性

    从目前来看,师生沟通主要局限在课堂上,这种沟通是基于正式身份的沟通形式,体现了师生之间学习上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在以教学为中心的课堂沟通中,师生双方借助强制性的制度安排走到一起,所以其沟通行为是例行公事和程式化的,它在达致师生相互理解的效力方面十分有限。#p#分页标题#e#

    为此,沟通式教育倡导沟通场域要具有贯通性,即师生沟通的场域不仅要包括课堂,还要包括课外;师生沟通不仅可以在现实空间中进行,还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进行。与课堂沟通相比,课外沟通的内容虽然也常常与教学相关,但却又不仅仅局限于教学内容;同时,课外沟通的环境更加宽松,师生双方具有更加明确自主的沟通意愿,其在达致师生相互理解,促进师生关系和谐方面具有更为显著的意义。如上文所言,网络沟通是面对面沟通的有益补充,随着电子通讯和网络与人们生活关系的进一步密切,其在增进师生情感方面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突出,甚至会成为未来师生沟通的主要形式。

    (六)教育旨趣的双向性

    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教育视为教育主体借助一定的教育手段,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对教育客体实施教育影响的活动。教育主体是指教师(在本文中,教师泛指专业教师、公共课教师、教育管理者等一切教育工作者),教育客体是指学生,教育影响只能沿着教师→学生的方向进行,而不能反之。所以,在传统的教育活动中,学生在教学关系中处于被动接收的位置,他们不能对教师产生反向的影响,“教学相长”因此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景和口号,而无法成为现实。

    而沟通式教育基于“主体间性”的哲学基础,不再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客体,而是将其视为教育的主体。在沟通式教育中,学生不仅仅是信息、知识、思想的接收者,同时他们也是重要的发出者,他们在接受来自教师的影响的同时,也可以对教师产生反向影响,并改变其行动取向。这是对传统的“单中心”、“单指向”教育理念的巨大突破。

    在沟通式教育中,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都应该体现这种“双中心”、“双指向”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沟通式教育提倡学生作为重要的力量参与到教学计划及教学环节的设计中来,鼓励他们从自己的兴趣需求出发,提出课程设计的具体方案。沟通式教育中的教学方案,是建立在师生沟通和协商基础上的,它反映了双方的意志和喜好,这无疑是对当下教学过程中漠视学生需求的重大改进。在管理实践中,沟通式教育主张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主张积极培育以学生会为首的学生组织,将学生的力量凝聚起来,使之成为学生集体意愿的表达者,通过与学校管理者的良性互动,共同探索现代大学人本化的管理制度。

    总而言之,沟通式教育倡导要充分认识师生沟通的教育力量,主张沟通即是教育,认为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师生沟通的过程中展开的。沟通式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将为高等教育走出发展困境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但是,要将沟通式教育的理念付诸实践,仍需长期的探索和各方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任东景.后威权时代高校师生关系困境的哲学透视及其重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6)

2.王玫,岳峰,仇洪冰. 生师互动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张兴.前轮高校师生的心灵沟通[J]. 中国电力教育,2009(6)

4.杨慧莹.论高校师生关系的沟通[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

5.周明宝.社会转型期高校师生关系的嬗变及其和谐发展[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6.尹喜.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及实现路径[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