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教科书使用的一些思考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关于小学数学教科书使用的一些思考,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关于小学数学教科书使用的一些思考

摘  要:新一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提倡转变教材观,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教科书时应对内容进行适当的整合、恰当取舍与调整、不断开发课程资源,并以恰当方式呈现;然而在实践中却存在着或完全照搬、或另起炉灶、或错解教材等现象。为了更好地使用小学数学教科书,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刻领会课改精神,转变教材观念;提高数学素养,整体把握教材;提升科研能力,转变教师角色。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科书使用;期望;现实;对策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标志着新一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正式启动。《标准》提出“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1]这意味着教师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教材观将发生实质性的改变,教师将成为教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至今,新课改已走过十年之久,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对小学数学教科书的认识和使用取得了诸多进步,但距离新课程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科学、理性地审视期望与现实,填补两者之间的鸿沟,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科书使用的期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2] 可见,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科学地使用教科书,已经在国家层面上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也为教师再创造教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尽快从学科本位、书本至上的传统观念中彻底解脱出来,重建符合教学规律、适应时代要求的“用教材教”的教材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具体而言,小学数学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适当整合内容

    在本次新课改中,小学数学教科书内容发生了重大改革,抛弃了划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在对传统内容进行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按学段分别阐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跟据自身对内容的理解和学生的原有水平,从整体的高度去分析和组织小学数学教科书,对整个单元、整册教科书等进行内容的整合,从而达到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教学的目的。

    此外,从“一纲一本”到“一标多本”,为小学数学教师选择和使用小学数学教科书提供了更多的自由。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各有特色,它们在为教师提供丰富教学资源的同时,也为教师整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教学提供了可能。

    2.恰当取舍与调整内容

    《标准》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的需要,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1]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在不影响教科书体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情况下,不被教科书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自主地取舍教科书内容,尤其是在一些容易使小学生产生错误的地方进行适度调整,灵活、创造性地把握,这样才能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效。

    3.补充开发课程资源

    在新的理念下,教科书仅仅是课程的一种重要资源而非唯一资源,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以《标准》为依据,以小学数学教科书为基本素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补充开发其它课程资源,并不意味着对数学课程核心资源——教科书的放弃。首先,教师要有效地挖掘和用好教科书资源,尤其是那些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明显作用的内容,更要给与充分的重视,以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其次,教师还要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其它课程资源,既包括显性的课程资源,如计算机网络等,又包括隐性的课程资源,如学校和社会风气、家庭气氛、师生关系等;既有学校范围之内的课程资源,又有超出学校范围的课程资源……总之,生活中处处有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小学数学教师要走出个人经验化、习惯化的封闭视野,善于发现并挖掘数学课程资源的价值,作为教科书的有益补充。

    4.以恰当方式呈现

    小学数学教科书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无论是所设计的“主题图”还是所选取的素材等,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谓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充满时代气息。这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师要仔细揣摩教科书编写者的意图。如主题图,图中提供了许多相关的问题信息,教师应利用它创设系列的学习情境,形成“情境链”,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情境,激活已有的经验,自己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从而形成“问题串”。对于教材中所提供的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和交流空间,形成“问题情境—探究新知—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交流和运用,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

    二、小学数学教科书使用的现实

    在实践中发现,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虽然有新的理念作为指导,但是在操作中仍然跳不出旧框框,与新课程的期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完全照搬

    长期以来,在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头脑中始终有这样一个观念:小学数学教科书是课程专家编制的课程“产品”,是小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教师从事数学教学的“范本”,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种在绝对意义上的正确性和精确性,它所呈现的每一个知识、每一种解答方法都是最准确的,具有示范作用。于是,在实践中就出现了所谓的“教书匠”照本宣科、完全照搬的现象。#p#分页标题#e#

    例如,教材中有些习题所选取的情境或素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一定距离,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商不变的规律》一课[3]为例。教材中的练习是让学生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来估测一捆铁丝的长度,但这样的生活情境学生几乎没有亲身体验,于是学生在理解题意上就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凭直觉估测一捆铁丝的长度,直接用卷尺先测出一圈的长度,再数一数一捆有多少圈就行了,而没有必要通过称质量来测出。

    “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更改的权利”,诸多实践表明一些小学数学教师仍然沉浸在“圣经式”教材观的笼罩下,对待教科书就像西方人对待《圣经》一样虔诚,即使是接受了新课程理念的洗礼,可是面对理念与现实之间的鸿沟时,往往重蹈覆辙。

    2.另起炉灶

    新课改让教材走下了神坛,教材不再“神圣”而不可侵犯,教师的义务也不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然而,一些教师刚刚摆脱了“圣经式”教材观影响的同时,又不免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简单地认为新课改解放了教师的手脚,教师可以随心所欲地对教材进行盲目地改编,出现了“非此即彼”的倾向,导致预定目标无法实现,甚至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相背离。

    一些小学数学教师错误地认为只有提供丰富的生活背景,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否则数学材料就缺乏真实感和亲切感。如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退位减法教学时创设了以下情景:今天是张小军同学的生日,妈妈到商店给他买生日礼物,她选了一台93元的复读机,妈妈给了售货员185元,请问应该找回多少元?该情景看似贴近学生生活,但是不符合实际。因为现实中我们不会用185元去支付93元,这样的情景创设是无现实意义的。

    一味地追求改动教材,以至于舍本逐末,往往会把教材中很好的内容处理的支离破碎。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仔细钻研课标,认真审视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既尊重、理解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根据学生、教材、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机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错解教材

    小学数学教科书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其中设置了多种各具特色、功能各异的栏目,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大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深入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果缺乏对教材的研读,就可能限制教材作用的发挥。

    例如,小学数学教科书取消了复习环节,而是以主题图、情境图、表格、图片等形式出现,直接从问题开始进入新知识探究。一些教师就认为复习环节不重要了,忽略了该环节,殊不知教科书编写者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观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扩大思维空间,进而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再如,新课改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如何整合三维目标使其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实现?这也是值得小学数学教师去思考的问题。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回收废品》一课为例。该课主题图的内容是三位小朋友在公园收集塑料瓶的情境,承载在这幅主题图中的目标,如果教师仅仅将其理解为显性的目标——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那就严重地误解了教材编写者的初衷。教材编写者这样精心设计,除了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外,如何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如何以此为契机进行环保教育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更多地还需要教师自己去深刻体悟。

    三、小学数学教科书使用的对策

    1.深刻领会课改精神,转变教材观念

    伴随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启动,教材制度随从“一纲一本”转向 “一标多本”,为打破“教师教教材、学生背教材、考试考教材”的传统模式铺平了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1]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深刻领会课改精神,及时转变教材观念。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数学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程度,可大致划分为三种情况:“教教材”、“用教材教”、“不用教材教”,这三种情况实际上折射了教材使用的三种取向——“忠实取向”、“调适取向”、“创生取向”[4]。忠实取向的小学数学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材观的影响,以学生掌握教科书知识为目标导向,把教学视为线性地传递知识的过程,认为教学等于教教材;相互调适取向的教师能在充分把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科书给予充分理解、尊重的同时,对教科书进行重组、创造,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对教科书的超越;缔造取向是具有浓厚理想色彩的教材观,认为教科书的内容不是预先设定的,而是教师和学生联合缔造的教育经验,形成于个体的建构过程中。

    忠实取向的教材观因其过于机械化已不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而缔造取向的教材观由于它十分倚重教师的专业技能,追求新的具有个性的教育经验的创生过程,就我国目前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来看,在实践中还难以推行,只有相互调适取向的教材观兼容了前两者的合理因素,不仅要实施预定的目标和内容,同时也考虑到教育教学情景的复杂性。在新课改背景下,这个带有折衷色彩的教材选用取向成为实施课程改革的重要策略。这就要求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师要从 “忠实取向”的教材观转变为“相互调适取向”的教材观,不再以教材束缚学生和禁锢自身,在教学过程适当整合教材内容、取舍或补充教学内容、更换呈现方式,同时自主开发新的课程资源。行动的力度取决于认识的深度,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新课程,正确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用教材教”。

    2.提高数学素养,整体把握教材

    数学素养是数学学科所固有的内蕴特性,是在人的先天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能力、数学观念和数学品质融于身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5]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只有不断丰富自身的数学素养,才能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教材,把握其重难点,挖掘其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文化价值。#p#分页标题#e#

    为了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首先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既要了解小学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地位与作用,从更高的观点把握小学数学内容的系统结构;同时,又要对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思想方法、人文观点、辨正规律、美学内涵有深刻的体会;此外,还要进行不同程度的数学知识补偿教育,查缺补漏,不仅要重视以往尚未系统学习过的数学内容,更要重视曾经系统学过、而当前变化较大的小学数学内容。

    其次,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的灵魂、精髓和核心的数学思想方法,它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学会数学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新课改已经明确把数学思想方法列入数学教学的培养目标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对小学阶段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如转化思想、类比思想、统计思想、符号思想、模型化思想、一一对应思想等)有深刻地理解,同时还要对更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予以了解,这样才能使得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目标中明晰,在知识形成中落实,在训练中巩固,在概括总结中升华。

    再次,小学数学教师还需要具备突出的数学能力,如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与判断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处理与数值计算能力、数学语言与符号表达能力等。这样,才能够灵活地驾驭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使课堂真正成为“适合学生学”而不是“适合教师教”的场所。

    3.提升科研能力,转变教师角色

    新课改赋予小学数学教师新的使命,这意味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转变教材观,正确使用教材,小学数学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实现由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促进者、由课程的实施者向课程的开发者、由“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6]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知识灌输模式,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对象,协调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情感之间的关系,通过补充丰富的课程资源及灵活多样的教学设计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促进者的转变。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根据教材提供的文本,帮助学生设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通过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加强相互合作与交流,体验成功。

    其次,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被动地讲授教材内容,而应在领会教材编写者意图的基础上,在教材和教育情景之间进行协调,谋求教材和教师、学生、情景的互适,进行适当的整合、取舍或调整,积极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最后,“教书匠”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活动,以一个思考者、追问者、探究者与反思者的姿态去看待教育教学中的一切现象或事实,即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材是课程的载体,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加强对小学数学教科书的研究,以此入手,把握教材内容体现的教学目标,结合学情批判性地使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反馈不断修整教材内容,反思教学过程,进一步改善教学实践。教师只有以研究者的身份关注课堂实践,以批判反思的眼光进行教学反思,才能在实现自身专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课程的革新。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陈莹.新课程改革下创造性使用小学数学教材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4] 愈红珍.教材选用取向与不同的教材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5] 王子兴.论数学素养[J].数学通报,2002.

[6] 俞红珍.教材“二次开发”的教师角色期待[J].中国教育学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