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素质教育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素质教育下的高校课程设置影响因素及现状分析

摘  要: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我国目前高等院校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上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课程设置也显现出诸多弊端,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中笔者分析了高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制约因素,列举了当前高校在课程上暴露出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校课程设置 全面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建设的长足发展,我国国民素质水平不嫩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矛盾日趋突出;同时,教育领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暴露出若干弊端,迫切需要“转轨”,素质教育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

    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凡是有助于发簪学生身心素质的科目、活动都受到高度重视,强调潜能开发、心理品质培养和社会文化素养训练的整体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仍然不可忽视。

    高等院校中的课程是指一个系或者一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各个教学科目及其系统,包括为学生个性的前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课程设置则是根据特定的教育培养目标,组织和编排课程的系统化过程。制约高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因素有现代教育思想、社会的发展需要、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现代课程理论等。

    首先,制约高校课程设置的现代教育思想主要是指素质教育中的终身教育思想。这张终身教育强调不以特定周期的学历划分正规高等教育和非正规高等教育,反对把特定学制的高等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种思想反映到高校课程设置中,就要求我们把课程设置由知识继承型向知识继承发展型转化。

    其次,社会发展的需要时现代高校课程设置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但高校的课程设置也不能一味的迎合社会需要。现代大学不仅是适应社会以求其发展,更应该是通过引导社会来使其更好地发展。

    再次,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高校的课程设置必须考虑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状况,认真分析其组成状况,使课程设置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学生的认识结构之外,在课程设置时,高校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最后,现代课程理论基本上可归于三种类型: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和社会中心课程。这三种课程理论各有利弊,我们在进行高校课程设置时,不能局限于某一种课程理论,而应该围绕一定的课程培养目标来吸取各种课程理论的精华,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现代高校课程体系。

    然而,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确立,我国目前高校的原有课程一般以学科领域的知识内容分类设置,重视学科的完整性、理论叙述的详尽性、思想观点的统一性、结构体系的严密性、教材编写的规范性,但却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课程设置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科界限过严,知识相对单一。我国实施了长期的文理分科制度,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上也依据了这一制度。学生进入高校以后,首先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文科生和理科生。对于这两种不同定位的学生,学校实施的课程也各不相同。最后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文科生对于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生活中常用到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毫无了解;理科生却对于社会关系、生活技巧、社会发展等知识知之甚少。我国目前的课程设置忽略了学科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割裂了相关领域知识和技能之间的固有联系,也割裂了学生对事物整体性、全面性的认识。

    2.必修课和选修课安排不合理。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必修课分量过重,选修课严重不足的状况,而且选修课的设定也是从教师的授课能力考虑,并未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由于学校的学分制度和教师的给分习惯,大多数学生选择选修课的标准是修完学分、考试容易通过等,基本丧失了选修课加强专业基础和增长基础知识的作用。以某高校为例,笔者调查了一个专业的本科大二学生,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会选择容易通过的《本土神话传说与民间文学欣赏》,而不去选择生活实践中更有用处的《Photoshop图像处理》;将近93%的学生不会因为自己兴趣和爱好,去选择已超出学校学分要求的课程。在必修课方面,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所学必修课内容存在重复,也有一部分课程在生活中用之甚少。

    3.理论与实践脱节。我国高校中的实验课程设置落后,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应该成为独立的体系。但我国高校实验课往往依附于理论课,学生的成绩极少与实验技能的高低相联系。另一方面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表现是专业课内容滞后,不考虑时代的发展。例如,某高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的专业课程中,微机原理、数字逻辑等难度大、社会实践用处少的课程仍然是学生的必修课,而现在计算机行业广泛使用的JAVA程序设计、网页制作、计算机网络等知识则仅仅是选修课,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也只是表面的皮毛,对于目前使用越来越热门的C#语言,更是没有相关课程。

    高校的素质教育是要使学生充分而全面自由的发展,把握学生个性发展、社会发展和学科领域自身发展的需要,突破分科课程的局限,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之上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笔者认为,高校课程设置的原则以及改进策略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第一,全面性。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打破学科界限,扩宽专业口径,在课程结构上采用综合化的模式。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生适当学习一些理科知识,理工科领域的学生适当学习一些人文知识,这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发散与收敛上更好的结合。学校还可以将有关联的学科以某种方式进行组合,开设综合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与探讨过程中形成全面的认识,并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素质教育是面向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及全过程的。人才是在全面性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成长和发展的。人的各种知识和能力也是协调发展的,一种知识的获得,要以其他知识为基础。素质教育的意义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知识过窄、能力过弱的状况,是学生的知识结构由纵向深入型向横向宽广型转化。#p#分页标题#e#

    第二,主体性。素质教育把全面育人作为自己的根本,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与要求,因材施教。适当地增加或调整选修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也应该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淘汰,使学生在完成大学学业进入社会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避免出现诸如学计算机的学生却不懂得电脑组装、学英语的却不懂和外国人沟通此类“应试教育”的现象。

    第三,创新性。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新兴课程应该充实到教学方案中,开发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课程。1996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而我国高校的课程设置在学会生存方面有着明显不足。高校可以在选修课中增加诸如《生活智慧》此类帮助学生学会生存的课程,也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条件,适当开设烹饪、模型、挑选蔬菜或水果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使学生不再只会学习,不再高分低能。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不仅要培养知识的传承者,还应该要培养新的科学知识的创造者和生产者。高校的课程应该真正达到其打牢基础知识,扩展专业知识的作用,从而使高校能够培养全面人才,引导全社会的进步。毕业职称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