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政治教育的核心、真善美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高校政治教育的核心、真善美,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论高校政治教育的核心、真善美

摘  要:高校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政治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涉及好多因素。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各种各样,但政治教育不是哗众取宠,其核心离不开真、善、美这三个方面。真善美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只有深刻理解这三个方面的内涵,才能明确政治教育的目的,提高政治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校;政治教育;核心;真、善、美

    一、高校政治教育的真

    首先,政治教育的真在于求真

    所谓真,就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人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努力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获得正确认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 所谓“明明德”,虽然有不同的理解,但多数都理解为“使心识不受遮蔽、明了思想、获得正确认知。政治教育的真,不在于教给学生学会了多少专业知识,让学生掌握了多少技术,真本领,更重要在于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学习规律等,启发学生心智,使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搞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而获得真知。

    其次,政治教育的真关键在育人,使学生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要做事,先做人。高校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做“真”人。所谓的真人有两层含义,其一是知识层面,大学生要有真知,不能滥竽充数,所以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一定的知识能力。其二是道德层面,真与伪相对,做真人,做君子,不做小人。弘扬真的东西,抵制假的东西,所以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道德水平。这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我们特色文化建设的内容。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外界因素的影响,道德滑坡,信用危机,许多假恶丑的东西也流入了校园,大学生的道德教育面临现实难题,大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乃至人生观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情感的淡漠,虚情假意,爱慕虚荣等一系列问题时刻挑战着我们当今的政治教育,所以政治教育就是要通过对学生加强马列主义道德观教育,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做好人,做真人,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二、政治教育的善

    所谓善,广义地说,就是对人类有益、有用。“善”就是要求人们不但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而且还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及社会的事,不计报酬,不计名利。做善人,要有善心,要有善行。通常情况下,善心决定善行,也就是说善人一定有一颗善心,善心决定善行,善行一定来自于善心。善心来自哪里?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善心的培养关键在后天环境,政治教育正是通过加强对学生的“三德”教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教育,教育学生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不仅要关注自己,更应关注他人,关注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关注周围的一切,培养其善心。《说文解字》中讲到,“教,上所施,下之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 【3】,二者联系起来就是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做善事。

    善心的培养首先在于学会善待自己。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父母希望的寄托,行善首先从善待自己开始。

    首先,善待自己的人,是一种责任。要善待自己,必定在行为上要约束自己,不会轻易虚度人生,更不会任意处置自己的生命。众所周知,大学生还不完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很脆弱,考试失败就自杀,恋爱不顺就殉情的事例也不少见,其不仅辜负了父母的培育,也辜负了社会。

    其次,善待自己的人,必定懂得如何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只有善待自己的人才会善待别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斤斤计较于一已之私,常常会不顾他人,苛求他人、严责他人。

    善的教育是一种爱的教育,意在使学生关爱生命,关爱他人,关爱自然,以及扩展到整个社会,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使他们能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

    “百善孝为先” 【4】, 我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孝道教育的基础之上,传统的孝道渗透着极强的教育色彩。所谓孝道就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赡养、关爱、送终等等。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即是有道德的人。孝道教育即是爱的教育。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5】,大学生如果连自己的父母、亲人都不爱,何谈爱他人呢!所以,行善要从孝道开始,从培养大学生爱父母做起,逐步推进到爱他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使大学生爱的视野逐渐扩大,爱的眼光不断高远,爱的层次不断升华, 符合循序渐进的教育思想。

    再次,孝的教育是一种感恩教育,学会感恩是培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基本要求。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历来就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感恩思想。感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情感行为,这种情感和行为包含着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回报祖国、珍爱生命、追求和谐等伦理价值。一颗颗感恩的心,组合成社会的良心、善心与爱心。加强感恩教育就是要培养健康的学生,让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善人。

    三、 政治教育中的美

    真与善的结合就是美,美是真和善的升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本因素。 高校政治教育内在包含着美,更是在创造美。

    美分为内在美和外在美,外在美又称形象美,包括表情、语言、动作、服饰打扮,衣着,发型,言谈举止给人的感受,身材、长相等等方面的美。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等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所以内在美也叫心灵美,它包括人生观和人生理想、思想觉悟、道德情操、行为毅力、生活情绪、文化修养等。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高尚的品德和情操,丰富的学识和修养,构成一个人的内在美。内在美反映人的本质,也体现社会美的本质。外表美是天生的,内在美,却是在今后的生活经历中慢慢磨练的。 #p#分页标题#e#

    首先,政治教育的美在于帮助学生树立科学价值观、审美观

    审美是指人类鉴赏美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它是通过对客观现象的观察、感受、联想等形象思维来认识美的形式,揭示美的本质,辨别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使人产生憎恶、抑丑、扬美的心理过程。审美观是人们对美丑的基本观点,职称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一切审美活动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人们才可能确立科学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崇高的审美理想,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否则,就会美丑不分,甚至以丑为美。因此,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是大学生审美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对大学生进行审美素质教育,首先就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马克思主义审美观,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科学的审美标准,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抵制腐朽、落后的审美观的侵蚀。

    其次,政治教育的美更在于心灵美.

    只有纯洁的心灵才是真正的美。心灵美是一种美德。大哲学家弗郎西斯•培根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显美丽。是的,其实每一种美德都是出自善良的内心,它让人们肃然起敬。无论一个人的形体和容貌是否美,人们都会为他的心灵的闪光点而感到自豪。

    在古希腊,哲学家们所说的美,就往往包含着一种道德的含义,把美和善看成是同一性质的东西。亚里士多德也写道:“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6】”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也说:“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在我国古代,也有把美与善几乎看作是同义的情况。孔子说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7】 就包含着善的意思。

    最后,政治教育的美在于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外在美要求学生行为举止得体,语言文明,懂规矩,外在美同样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

    现阶段,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指明了什么是真善美什么事假恶丑,是马克思主主义道德观的系统概括,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学生的道德标尺,是学生做人的行动指南。也是我们社会美的标尺。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批判吸收各家学说的基础上,科学地阐明了真善美的辩证关系。认为真、善、美是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三个范畴。真是指不依赖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善是指人的实践要求和现实性,即人的目的的实现;美是真与善的统一:即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基础上的自由形式。美是在人的自由创造的实践中产生的,而人的实践活动必须以客观世界的存在为前提,以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为基础,才能实现人的目的。所以,人的自由创造,美的创造,必须以合规律性,即以“真”为前提。在此基础上,人们利用客观规律去实现自己的主观目的,社会理想,即实现“善”。如果这种合目的性的实践产物不仅符合规律,而且有着体现人类自由自觉创造活动的自由形式,就是“美”的实现。真、善、美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是人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与自然形成和谐关系的三个最基本的客观标志,而美的实现是人类实践活动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真向美的转化,必须以善为中介,即要符合人的目的;而善向美的转化,又须经过真的中介,即符合客观规律。美高于真、善,其实质是由于在实践基础上人与自然达到了真正的和谐与一致。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真善美”之“真善”就是要求人们去做一个为人好的真(诚的)人,就是要求人们去做一个为人好的善(良的)人,那么以此推理,“真善美”的“美”就是要求人们去做一个“美”人。

参考文献:

[1]孔子著 .礼记.[M].礼记卷四十.大学. P211

[2]沈德鑫.陶行知教育思想读本.[M].兰州: 甘肃文化出版社.2001

[3]殷寄明.说文解字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吴子. 边读边悟〈围炉夜话.[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5]马融.孝经.[M] .吉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3

[6]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12

[7]李泽厚.论语今译. 颜渊第十二. [M] .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