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论面向职业市场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 要:面对就业市场,要提高师范生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对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就培养的途径而言,可以根据教师职业技能的内容,在课程设置上,加大教育类专业课程的比例,增设现代教育技术课,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获取等技能的培养,增强教育类课程的时代特色;改革课堂教学,注重教师职业技能的“技能”性培养;在教育实践环节,可采用微格教学,见习,实习等办法;强化对师范生三笔字、普通话等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为了增强师范生对教师职业技能的兴趣,还可举办丰富多彩的“师范性”校园文化。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和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并且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师范生亦不例外。在此情况下,师范生如何面对市场,提高就业竞争力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笔者以为,师范生要提高就业竞争力,在人才市场上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除加强知识能力的提高外,还应该注重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因为职业教育是与就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是破解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1]。师范生是未来合格教师的后备军,这就要求他们既要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具备精湛的教师职业技能。扎实的职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这个职业的前提条件,也是师范生有别于非师范生的重要特征。师范生只有在校期间加强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才能为将来从事教师职业工作打好基础,迎接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挑战,迅速适应教学工作,提高师范生就业竞争力。如果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不高,就会严重影响他们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就是就业了,也会影响到日后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因此,在校期间,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就为师范生以后就业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教师职业技能的涵义及内容
教师职业技能是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掌握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技巧和能力[2],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促使学生学习,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它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保证,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综合体现。
教师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基本技能、教学技能、信息获取技能、组织管理及沟通技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1、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是作为教师不可或缺的必需技能,是教师最基础的能力,它是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功底。基本技能主要有:(1)语言技能。要求教师发音标准、普通话流利,语言表达有逻辑、清晰、流畅,体态语大方得体。如果是外语专业的学生,除掌握上述技能外,还必须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语音语调正确,口语流利,并合乎外语语法规范,逻辑性强,并具有较强的朗读、演讲等能力。使用语言时,力求做到清晰、准确、得体、科学、简明、生动, 要掌握教育教学的语言表达特点。 (2)书写技能。必须能够运用钢笔、粉笔、毛笔等书写工具,规范正确地书写汉字或外语,练好“三笔字”。(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逐渐被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所替代,这就要求未来的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中心,组合常规教育技术媒体 (幻灯机和投影仪、录音机、扩音机、电视机、摄像机、VCD/DVD语言实验室等),形成了立体式的多媒体教学。这就要求未来的教师不但要具有使用传统媒体的技能,还必须具有使用计算机技术的技能,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能。
2、教学技能
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结构中最主要的技能,它的训练占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绝大部分时间,与教学效果相关性最大。国外有关教师职业技能的研究中最重视教学技能训练。它包括:第一,课堂教学设计技能(确定教学目标、分析处理教材、了解学生、确定教学方式、选择教学媒体、作业设计与学习评价、编写教学方案);第二,课堂教学技能(课的导入与讲授、课堂提问技能、板书的技能、演示与实验技能、学生学习方法指导技能);第三,课堂教学组织技能(动机的激发、课堂的交流、课堂规则的形成);第四,教学评价技能(测验与评价)。
3、信息获取技能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未来从事教育的师范生要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就必须掌握多方位获取信息的技能。除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等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外,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更要掌握从网络上获取信息的技能。
4、管理及沟通技能
教师要善于组织管理学生,善于与学生交流,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还要实现情感的交流、精神的传递、人格的互动。同时教师还要与其他教师、家长、社会各界人士之间交往,协调各种关系,形成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管理及沟通技能也是现代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它包括集体教育的技能( 如了解班级情况的技能,管理班级日常学习生活的技能,组织团队活动的技能,开展主题班会的技能等);个别教育的技能(如了解学生思想和心理变化的技能,个别教育和转化后进生的技能等);与学校、家庭和社会沟通的技能(与领导、任课教师或其政治辅导员沟通的技能,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技能,家访、电访、网访或信访的技能,介绍国家有关政策、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具体要求的技能等)。
二、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
师范生要在教育职业市场具有竞争力,除必须具有扎实的知识能力外,还必须具有较高的教师职业技能,这是因为,知识能力要通过职业技能体现出来。因此,在师范教育中,就必须具有重视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理念,不断创新培养师范生职业技能的途径,并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根据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技能的培养。
1、改革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方法
重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首先体现在课程设置中。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中,专业知识课占了很大的比重,而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少,仅占加5%~7%,而发达国家的教育类课程占师范教育课程体系的16%~33%[3]。培养模式仍然沿袭着传统的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育教学实习。仅有的几门教育课程中,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大都是从一些理论上讲解,实用性欠缺。因此,需要加大教育类专业课程的比例,增加实用性较强课程的门类。除了原有教育类课程外,还应开设学生心理辅导、教学设计、教育管理、新课程改革理论实践、教学案例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提高师范生的教育素养。另外在传统的课程设置中,很少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被广泛用于教育教学之中,现代教育对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有了较高的要求,许多教育机构在招聘教师时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可见,现代教育不仅要求师范生掌握好传统的教育技术,更要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亦成为师范生进入未来教育职业市场的通行证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育技术所不具备的技术性、生动性、先进性等特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这都使得未来从事师范教育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好传统的教育技术,更要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应有现代教育技术的一席之地。#p#分页标题#e#
就课堂教学方法而言,由于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的“技能”性特征,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重视理论上的讲解,更要注重教学的情境性、实践性,加强与实际的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突出情境、案例、知识的运用、技能的训练。通过录像分析、现场观摩(见习) 、案例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操作规程及要领、技能的结构和程序。另外,教育类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的内涵,增强教育类课程的时代特色。教育专业学科除在内容的编排上应与时代要求吻合外,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将当前教育改革的最新信息吸纳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与当前的教改要求同步,保证师范生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在思想观念上与教育改革前沿接轨,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特质。
2、创新教育实践环节
教育实践环节是师范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教育理论和教师职业技能用于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发现不足自我提高的环节。创新教育实践环节可从以下着手:
第一,使用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最初是训练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的一种方法,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在教学实践中开创,经过数十年世界各国师范院校的使用改进,已发展成为一个稳定完善的教学系统。一般分为确定目标,学习理论与技能,提供示范,编写教案,微型教学操作,反馈,修改教案,再训练等步骤。具体表现在少数学习者组成“微型课堂”(5~10人),使课堂微型化,利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训练某一、二种教学技能。概括起来就是“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微格教学”由于采用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创设了逼真的教学情景,克服了以往脱离实际的弊端,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微格教学”运用录象设备的暂停、慢放、重放等功能,可以细致观察和分析受训者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反应,便于作出客观评价。受训者自己可以作为第三者来观察自己的教学活动,以收到旁观者的客观效果。根据反馈和分析,肯定优点,找出差距,修改教案,准备进入再循环,这样为受训者也提供了创新的机会。
第二,见习。见习实践是在师范生走上讲台前的一个必经的实践、锻炼环节。见习给学生一个机会,近距离地接触教师工作,体会、感受教学工作的酸甜苦辣。见习是帮助师范生理解、内化教育理论的一种有效方法。一般的做法是联系中小学校,多提供机会接受实习生旁听。中小学现时在推行新课程改革, 任职教师也进行教法探索,师范生能在该阶段参与见习,可以让师范生得到最鲜活的第一手材料。
除了实地见习,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观摩经典教学课例。全国教改进行得轰轰烈烈,各地区的成功示范课程很多被教育主管部门编辑成多媒体视频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当地教育局、电教中心和网络资源库,查找到教学课例、教学评论节目等的光盘或者录像带。 通过合适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配合教学进程,使得学生将理论与鲜活的教学课例相结合,更深入地体会教师行为对教学关系影响的微妙之处。
第三,实习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类专业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技能综合起来,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初步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师范生经历一段时间的教学第一线教育实习锻炼,独立应对处理学校教学的日常事务,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实习及教育调查。教学工作实习,包括备课、编写教案、预讲、上课、指导实验、课后辅导、作业批改与讲评、考试与成绩评定、组织课外学习活动、进行教学专题总结等。班主任工作实习包括在原班主任指导下,学习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班级日常工作、开展各种班级活动等)及班主任工作基本方法(如如何教育和引导学生成长等)。教育调查包括了解实习学校的历史、现状,师生工作学习状况等等。学而后知不足,实习结束后, 师范生返校再针对薄弱环节加强学习,以求为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实践应当贯穿于师范生的整个师范学习生活中。师范院校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发展的要求,对教育实践作周密详细的安排,保证师范生在校期间,能根据每一个学段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走进中小学,了解中小学教师及学生,参与中小学教育活动,使师范生既能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指导或解释教育实际,又能通过亲自体验加深理解理论知识。
3、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
基本技能是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有的基础性技能,从师范生入学开始,应配备专职教师,指导三笔一话指(粉笔、钢笔、毛笔和普通话),布置一定量的训练作业。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提高学生的“说”、“写”基本能力。三笔一话学习过程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将三笔字、普通话学习和学生社团活动联系起来。如定期举办书法练习评比,观摩硬笔字展览,粉笔字板书现场表演等课外活动,营造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定期举办特定主题的朗诵、辩论、演讲比赛等,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综合能力。通过多姿多彩的竞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练好字、勤说话。
为使基本技能训练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有必要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以考促练,以考督练”。考核可分为训练过程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内容可分为普通话考核、三笔字考核,分别颁发考核合格证书,作为师范生毕业的条件、上岗的基础。制定科学合理的考评标准,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进行量化考评,考核合格者,颁发单项技能合格证书,达到综合要求的,颁发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书。实行职业合格证制度,实行职业证书制度是保证师范生职业技能培养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不仅有利于对学生职业技能素质的培养实行目标控制和规范化管理,而且有利于调动学生投入职业技能素质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4]。
4、建设“师范性”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历史传统、工作作风、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校园文化对师范生的教师角色具有指导、规范的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无形的,又是无所不在的,但影响却是巨大而深远的。因此,师范院校要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师范特色,要以校园为空间,利用各种条件,创造出浓厚的师范教育氛围,使校园文化对师范生教师角色的形成产生立体的全方位的影响。学校可以把校训或名家名言制作成碑刻、标语广为宣传;学报、校报、黑板报、校广播、电影也应突出师范性。要科学设计和正确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发挥校园隐性课程在教师职业技能形成中的渗透功能。经常举办具有特色的学术讲座、优秀教师的经验交流会、教育热点问题研讨、纪念性节日活动、文化艺术表演、教学竞赛、演讲赛、辩论赛、美术书法赛等活动,广泛扶持学生开展文体、艺术、科学、学术活动,积极创造培养学生从教品德,锻炼学生从教技能的校园环境,使其树从教志向,修从教品德,练从教技能成为高师校园文化的主流,真正形成富有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p#分页标题#e#
三、结语
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是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要求,是师范生适应市场的需要。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情况下,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师范生顺利进入职业,很快适应教师职业的有力保证。因此必须在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法、教育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改革,强化师范生的基本技能,建设“师范性”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王秀云.职业教育是破解就业难题的重要举措[J].教育与职业,2007(18):28-30.
[2] 刘国皇.高师院校强化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思考[J]. 职业教育研究,2007(4):67-68.
[3] 张雳.论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及其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20(8):37-39.
[4] 孙剑.彭万臣,张淑花.师范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几点新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6,26(5):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