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相关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育相关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育相关

通识教育与相关教育分析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对通识教育及相关教育的概念认识与关系问题,还存在一些混淆、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这些混乱的、错误的认识和理解造成了通识教育实践上的障碍。因此,有必要理清与通识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概念,并对其关系问题进行辨析,为通识教育的实践提供认识基础。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素质教育

在对通识教育历史与内涵进行梳理时我们发现,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内对通识教育及相关教育的概念认识与关系问题,还存在一些混淆、模糊甚至错误的理解,造成通识教育实践上的障碍。本文对与通识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概念进行了梳理,对其关系问题进行辨析,为通识教育的实践提供认识基础。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复杂而深刻的概念。作者在《大学通识教育内涵的层次建构》一文中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通识教育已经从一种大学理念转变为一种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该文还提供了一个通识教育的框架认识和不同层次的理解。最后将其归结为基于两个角度的理解[1]:从理念上看,通识教育以“育人”为出发点,强调大学价值教育的功能,继承古典教育教化育人之道,给学生提供某些价值、态度、知识与技能,使他们认同、选择、内化成为个人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的心智与心灵的成长,使之成为“学识”与“品德”兼有的年轻人,为其全面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实践上看,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要从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的途径建立这种人才培养的体系,从制度、组织、师资、管理、评价等方面提供有效的保障,是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共同的、综合的教育基础。

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

探讨二者关系是高等教育领域内一个重要的话题,形成三种观点和结果:(1)将二者看作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非专业性的教育。这种观点导致二者独立开来,在实践中体现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阶段实施。一般做法是大学1~2年级以通识教育为主,3~4年级以专业教育为主。(2)通识教育是为纠正过分狭窄的专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与纠正。这种观点导致通识教育的弱化,将其仅仅看作是多开设几门通识课程即公共选修课,在教学上没有过高的要求。(3)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上位概念,是专业教育的重要基础,专业教育是建立在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广泛认识和深厚的通识基础之上的。从上可以看出,对二者关系的认识必然会影响通识教育实践,故有必要理清二者关系。首先,要清楚什么是专业教育。高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划分的学业门类。因此,高校的专业并不完全属于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是按照社会对不同领域和岗位的专业人才的需要来设置的,属社会分工和学业类别。弄清高校专业的含义,就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高校的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一是指专门知识体系(specializedknowledge)的教育,称作“学科专业教育”;二是指为培养某些专业性的职业人才(professional或professionalvocation)而进行的教育,称作“职业专业教育”。因此,专业教育既涵盖学科专业教育,又涵盖职业专业教育,它们共同组成了高校的专业教育。因为专业会随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动,当社会需要培养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时,专业就组织相关的学科来满足人才的知识结构。过去人们更多的是将高校的专业教育理解为专门知识体系的教育,随着学科与专业的进一步分化,导致专业教育出现教育片面与狭隘。通识教育是在片面实施专业教育以及教育功利化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目的不仅是克服专业教育带来的弊端,更是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与人的发展需求,是对高等教育进行的反思与重构。因此,二者不是矛盾对立的,也不是高等教育的两个独立组成部分,而是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是互补、交叉与相互渗透的。尽管高等教育专业化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特征,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重要的内容。然而,专业教育需要建立在对人文、自然和社会全面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比较宽厚、扎实的专业基础。大学培养的人才在具备专业素养的同时,也需要具有全面发展的素质与广阔的视野,需要一种融会贯通的思想和能力,能够在不同学科或专业、民族和文化等领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能力,也具有完善的人格。显然,这是专业教育所不能完全达到的。因此,通识教育成为培养这种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础,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与模式。

阅读全文

农村基础教育相关问题思考

本文作者:柳秋华 单位:邢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经深入农村基础教育战线认真调查研究,认为目前在河北省农村中小学教育包括幼儿教育的存在的三大问题值得关注,并须引起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深入思考和高度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一、校车安全问题

最近,公安部表示,各级公安和交通管理部门要深入开展校车安全隐患大排查,以最高的路权全面为校车提供最安全的保障和服务,尽力维护校车的交通安全。允许校车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它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行驶的路段行驶,且允许在公交车站台停靠。公安部门赋予校车道路行驶的“特权”,“明确校车优先通行”的权力,的确令人欣慰并值得肯定。我们在欣慰和肯定的同时,还要看到“给予校车最高路权”的政策措施,实际上仍旧是相当单薄和有限的,远远不足以使校车得到真正而又充分的保障。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使用公交专用车道”算得上是一种“最高路权”,但现实情况告诉我们,这种特权,好看好听不中用,并不能真正发挥作用,据统计,到2010年12月,我国公交专用车道仅3700公里,而全国城市道路在25万公里以上,另外,我们还要更加深入的看到,目前,校车安全的问题最突出的地方并不在城市而主要在广大的农村,尤其是近几年,校车事故中死亡学生中的70﹪多为农村中小学生,2011年11月16日和12月12日先后发生在甘肃正宁、江苏丰县的校车事故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农村并没有“公交专用车道”,在此背景下,给予农村校车这方面的特权,不知道能有什么实际意义。其次,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校车安全的问题,最紧迫需要解决的恐怕不是“路权”的问题,而主要是“车权”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仅谈校车的“最高路权”不知道有什么实际价值,“车权”都不具备,还谈什么“最高路权”。据相关报道,河北省现有中小学生1100万人,共有校车1203辆,其符合校车标准的仅155辆,家长自发租用各种交通工具9000辆。我们应当认识到当务之急并不是“最高路权”的问题,而是“最高车权”的问题的解决。

二、合校并点的问题

经过调研,当我们一谈起撤校并点的问题时,就感到心里很沉重,心里很纠结,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贯彻、落实和推进,农村婴幼儿的出生率急剧下降,2005年,教育部曾下发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采取积极措施,逐步缩小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要适应各地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调整乡村建制和人口变动等新情况的形势,合理配置好公共教育资源,在新建、扩建和改建学校时,适当调整和撤销一批生源不足,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薄弱学校。也就是从哪个时候起,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与新的学生失学、辍学和上学难的问题开始出现,通过合校并点,我们还要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农村的孩子正在成为受教育的边缘人群,村里的小学撤了,合并到几公里以外的村镇,乡镇的初中撤了,合并到十几甚至几十公里外的县城,他们不得不住校,不得不坐校车,有不少人认为,合校并点是校车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2010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文件强调,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在调整中小学布局时,对条件尚不成熟的农村地区要暂缓实施布局调整,自然环境不好的地区小学低年级原则上暂不撤并。在农村一所小学或初中的每个年级,达到多少学生才能保留,少于多少学生就应该撤并,这是我们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教育工作者,都必须要进行认真对待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不是简单的撤并。如果不是这样,虽在教学资源配置、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方面发挥了作用,但新的问题交通风险就会暴露出来。一些权威理论工作者曾指出:“如果一个小学或初中每个年级达到10个人就可以保留。

三、基础教育领域师资出现严重的断层和断档

阅读全文

马哲教育法相关思考

本文作者:陈丹 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问题分析

这个问题涉及两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存在的问题。刚我们谈到了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我们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实践哲学具有其特性,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无非是脱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些独特的性质,违背了马克思的本意,从而再将这种理论认识付诸于实践,遇到的一系实践方面的难题。在今天的中国哲学界有这样一个共识,这就是都感到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非改不可的问题。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到底是哪里有问题、有些什么问题呢?在过去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改革的讨论中,人们谈到了不少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教材问题,即几百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千书一面”、体系僵化、空洞说教;二是教学内容问题,也就是人们所批评的“众口一词”、“陈旧过时”、“讲坛哲学”大大落后于“论坛哲学”等等;三是教学方法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僵化死板,不注意教学艺术,不重视讲清道理等等。应该说,人们的这些批评都是对的。但是,我认为,这些并不是最根本的问题,而只是上面所说的整个当代中国哲学教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的具体表现。[1]

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所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或者说整个当代中国哲学教学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我看来,究其根源,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特性———实践性,的认识方法和程度的不同所致,正是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运用的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不同,以至于广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径也有所不同,相应的大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方法也会千差万别,那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实践,不言而喻,其实践的结果肯定也会千差万别,所以说,就归根结底的程度而言,马克思斯主义哲学在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归结为大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方法不同所致,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就好比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比作那扇门的话,要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扇门,就必须用专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把钥匙来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扇大门;如若不然,各种钥匙都来来开这扇大门,肯定不会有称心如意的结果的,或者说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门的方法不对,不是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论,而是用各种方法,踢得、揣的或者用斧头砍得起这扇门,虽然门是被打开了,可用这些错误的方法打开的这扇门也毕竟残破不堪或者千疮百孔。

不难看出,从哲学的最高意义和层面来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能仅仅对存在与社会中的简单事实和表相出发,来寻找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要学会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和视角来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源头来解决问题,要具有哲学的终极意义的高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考察同样如此,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方法直接决定了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用方法,不同的方法导致不同的实践结果,正是如此,同样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相关教育,大家准备的是同样一本教科书和相同的教学大纲,可是,结果却全然不同,有的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收益颇丰;而有些学生却高呼马克思主义哲学陈旧过时,这种现象,不能仅靠对教育主体即教师的统一管理和培训来解决,而是要同一源头上的东西,就是统一:大家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扇智慧之门的钥匙———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方法(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源头上统一了,每个教育主体虽存在个别差异,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相关教育不会存在重大错误等等,这就好比:虽然开启马克思主义哲学折扇智慧之门的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主体)不同,但是,他们手里拿的都是一把钥匙(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即实践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如此一来,纵然人们开门的动作不同,但结果一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门被成功开启了。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方法的探讨

同样是就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考察,不同的理论路径导致不同的实践结果,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考察和解决,一定要坚持“源头”考察的方法和路径,就是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视角(实践的理论本性)来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门的“专属钥匙”(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样的路径是虽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主体存在差别,可无非是不同人拿着“同一把钥匙”(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思维方式和逻辑)来开门,其结果是门开了;如若不然,不同的人拿着“不同的钥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的解读方法)来开通一扇门,必然会死路一条。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教育过程中寻找到正确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既然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育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就应该运用一些方法来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专属钥匙(实践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以此来形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方法,正如:钥匙找对了,门自然就好开了。那么什么是专属于马克思的实践哲学的实践方法论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门实践哲学,实践哲学本身就是一种辩证法,对任何事物的考察都应该具体的历史的考察,因为我们所认识和把握的事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对广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本身也是一个过程。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过程中,有包含着一系列小的过程,因为人们认识和把握事物,尤其是具体事物还需要一个过程。

阅读全文

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评价分析

摘要:

对高等教育评价的需要来源于评价主体的利益及其所面临的压力,因此在评价时必须注重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本文根据利益相关者“影响或被影响”的定义,运用米切尔评分法分析了高等教育评价的利益相关者,并提出了有效发挥考评主体作用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主体

一、引言

对高等教育评价的目的在于发挥其诊断功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公共部门在管理和决策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只有让利益相关者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正确、平等地表达其利益诉求,才能使该项管理达到更加公平合理的结果。而在中国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中外部利益相关者基本被排斥在外,考核主体一般是由教育主管部门主导,然而其服务对象是面向社会的,会使其提供的服务实际上并不能令服务对象满意,因此非常有必要将其他利益相关主体纳入评价体系。[1]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

阅读全文

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相关性

关键词:体育教育;医学教育;意识;观念;相关性

体育运动与医学在人们的生活中作为不可或缺的两部分,为现代人们的健康生活观念和运动健身观念的养成提供了医学知识和运动常识。二者虽然是看似截然不同两个概念,但是却又围绕着人体这一重要因素关系密切。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培养需求和高素质人才发展,本文就体育教育和医学教育相关性研究,希望能为医学教育开创新的局面,同时也为体育教育创造更多更好的发展道路。

1健康将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与健康相关医学知识常识的掌握和运动健身知识的把控越来越重视。也正是健康将来自于医学教育和体育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科技发展导致人们生产生活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使人们的身体运动量逐渐减少,人们对身体运动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身体机能医学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对于体育教育核医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健康概念的外延已经扩展至涵盖人的所有基本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是相当复杂的,至少可以分为7大类:1)社会经济环境;2)物质环境;3)健康的发育状态;4)个人的生活方式:5)个人的能力和支持;6)人类生物学和遗传;7)卫生服务。而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技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由此可以看出体育与人的发展、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现代体育必须与社会大系统同步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终极目标,以人类健康作为其发展的终极目的。21世纪的人才是高素质的全方位的人才,对医学知识和体育知识的获取的需求同样重要。因此在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医学教育和体育教育都做出了相关性的调整。为了满足时展,需求体育教育改革将医学教育纳入其中成为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育其中的医学教育的好坏已经成为体育教学改革成败的标准。医学教育也同样,改革也将运动生理学和体育保健学纳入到医学教学之中,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

2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意识培养相关性

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表现在思想意识方面的培养。首先,高校体育的目标即为学生体育活动参与习惯的培养,最终形成运动健身意识,树立良好的生活观和运动观。体育教育的最终目标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拼搏奋斗精神,将这种精神贯穿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样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对运动性伤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伤病后的训练及常见病的康复的研究,并制定和实施科学的防治措施和伤病康复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维护和促进体育运动参加者身心健康及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医学教育将全面掌握医学知识,运用于救助他人、抚慰伤病,确保病人身心健康,并形成健康意识。因此,无论是医学教育还是体育教育最基础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意识的培养。用意识引导行为的发展,形成终身学习和运动健身的习惯,确保为祖国培育更多社会需要的具有强健体魄的全面型人才。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立健身思想,解读医学健康的真谛,使学生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感受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教育将能够训练学生形成健康意识的教学活动积极推,进并不断引导学生以终身锻炼为目标,进行体育活动。学校可以尽可能多地开展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太体育舞蹈、健美操、太极拳、跑步、旱冰、游泳等生活中常见的简单运动训练,在课程教学体系内实现技巧训练。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基础,更能保障简单持续性的运动锻炼可以长期进行,做到既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又能保障运动健身意识的形成。

3体育教育与医学教育中理论与技能的渗透

阅读全文

环境专业英语教育相关思索

本文作者:孙娟 赵东风 赵朝成 李石 刘芳 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如何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增加与学生互动的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利用学生已有的专业知识作为基础,提出问题,并灵活运用语言、情景、图片、类比等方法来激励学生,启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阅读和交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交流当中来,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通过小型报告会等形式实践课堂所学的内容。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考核以结课考试形式为主,考试成绩受基础英语水平的影响较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理解也存在误区,认为专业英语就是基础英语加专业词汇[3]。为充分发挥学生日常学习的能动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强调课堂的学习内容是和课程考核紧密联系的,这样就在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考试内容如果侧重于阅读和翻译,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要增加阅读和翻译的比重;如果考试内容有口语部分,那在平时课堂的训练过程中也要增加口语的环节。这样就使学生学习的时候更有目的性,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另外,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和作业,通过适当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增加平时测验的次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对文献阅读和翻译技巧的传授,而应注意专业知识的传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环境工程领域一些基础理论和技术的英语表述,并将国际最新的研究热点贯穿其中。对于教材的选用以及教学内容的安排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注重与同期开展的专业课做好结合。通过与相关专业课老师进行沟通合作,一方面将所学专业课知识融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中,例如将重要专业课内容编入到专业英语的教学讲义里,通过专业英语的方式复习专业课内容,使学生在充分了解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学习专业英语,就便于专业词汇和相关逻辑语句的记忆和掌握;另一方面请专业课老师协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加强专业英语的实践,例如对于专业英语课程里已经学过的专业词汇,在专业课的授课过程里不再以中文出现,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这样就使得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大三一学期的英语教学,而是持续得到英语的培训,这样就使英语扎根于专业知识当中,使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英语的学习可以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使学生学有所用[4]。

如何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对于我们专业英语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学生在大四毕业设计环节外文文献的查阅和阅读,以及就业后和研究生阶段利用专业英语进行专业领域内信息的查找以及利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就成为专业英语教学的一个核心的内容。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在环境工程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增加学生阅读和写作的练习。但是,目前环境工程专业英语大多数学校仅设置32学时[5],在这样紧张的课时安排下,要增加学生课堂阅读和写作的练习,就一定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突出重点的安排。在专业文章阅读方面,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质量。在翻译训练方面,要给学生多布置一些汉译英和英译汉的翻译作业,还可给学生布置课外专业文献检索任务,或安排学生从外文期刊中查找指定的环境专业相关文章并按要求翻译英文摘要。在课堂讲解方面,注意要点突出,教会学生快读和翻译的技巧,例如,翻译的时候要联系上下文,考虑特殊的语境;遇到长句先找句子的主干也就是主语、谓语和宾语,然后将修饰性的部分最后加入,等等。通过综合利用课前预习、课余作业和课堂ppt讲解来合理利用课时,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在写作方面,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强化专业词汇的记忆,鼓励学生利用外文期刊数据库等资源,收集、整理、翻译英文文献,尝试撰写英语论文和实验报告等。对学生的英语论文及时进行修改和点评,形成“学生起草———老师讲评———学生修改———老师再讲评”的学习机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提高学生利用专业英语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进一步推进考试方式方法改革,例如:笔试试卷适当减少词汇的考试分值比重,重点考核学生英语文献的读写能力。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与闭卷、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平时强调的重要知识点、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采用闭卷方式;对于阅读量大、有一定难度的翻译资料以及写作等则采用开卷形式,综合考核学生各方面的专业英语水平。

阅读全文

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相关性

1“背离”: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

在教育实践当中,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看似笼罩一切,起着哲学本体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作用,实际上又游离于专业教育之外,难以真正对专业教育产生实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施动方始终有国家力量和执政党意志的身影,而通识教育一般只在民间的大学层面中被提及,少有国家力量的参与。因此一个是官方的意志,是官学的范畴;一个是民间的意志,是私学的范畴。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和价值取向上还有以下差别。

一是求善的两面。通识教育在中国的提倡,其深意在于重拾大学“求善”之功用,补正大学囿于“求真”之困。通识教育提倡的“善”是理想的“善”,是自由的“善”,是纯粹的“善”,是几乎只存在于个体本身的,具备典型的主体性;而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在“求善”,但这种“善”是现实的“善”(切合统治阶级的现实需求)、是规范的“善”(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功利的“善”(以某一种社会制度和社会理想为终极追求目标),它带有典型的外在性。

二是主体性的两种指向。思想政治教育反映的是人与国家的关系,有着典型的意识形态色彩和阶级观念,为一般的教育所回避和掩盖;德育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关系,注重人的入世情怀及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保持相应的自约束机制;通识教育反映的是人这一主体性的问题,其载体指向是知识的完备和心智的健全,具备典型的个人性特征。这也是通识教育何以在提倡个人主义的西方出现的根源之一。通识教育讲究的是一般性的心性的养成,在于防畸;中国古代尽管也不分学科地培养人才,讲究的却是最高的品质:至善。

三是知识取向与精神取向。通识教育的源动力是“无知(知识)之患”,初始目的是矫正科学主义之下的专业教育,以在专业训练的职业化需求之外,寻求一条知识互通的方式,让学生的知识结构完善起来,进而作用到人才培养当中,以培养博通的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源动力是“无支(精神支柱)之患”,目的却是在知识之外构建起一条精神的篱笆,以让凭借现代科学知识和思想潮流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依然在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和既定的政治性哲学体系的规范之内,依靠思想和精神的指引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能符合社会的发展要求,以培养知行合一的高素质人才。

四是完人培养目标背后的个体完善性与人的社会化。通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指向都是“完人”。但是通识教育的目标指向是知识博通、学科融汇的“完人”,也就是知识意义上的“通才”;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完人”,更注重德的优先性培养,着力于推进人的社会化,是政治意义上的“全人”。

2“契机”:通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

阅读全文

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

一、“新市民”的界定及社会融合的概念

本文所指的“新市民”主要是指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进城农民工中的一部分人通过购房或者个人投资经营等方式把户口迁移到城市,并且以其具有的较高的学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使其具有稳定的工作,能够在城市中稳定的生活,其子女一般出生在城市、落户于城市、生长在城市。对于社会融合的概念问题,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内涵,但最普遍的理解是把社会融合看成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并不仅仅是移民适应、同化移入地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是城市居民发挥主体性,接纳和接受移民,达到两者和谐的过程。“新市民”作为进城农民工群体中的一个特殊的小群体,凭借个人的努力,利用开放的人口政策跻身于城市居民行列,显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当然这些人口政策也决定了“新市民”的社会层次。“新市民”拥有相对较高的学历和相对稳定的工作,加之大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极强的包容性等特点,使“新市民”社会融合的程度较高。但与本地市民相比,他们仍然身处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关于家庭育儿更是处于生育期的“新市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他们自身具有的这些经历以及社会身份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使其对子女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变化。为了考察这些落户城市的“新市民”家庭教育情况,分别选取了哈尔滨市、北京市、郑州市五个此种类型的家庭,以定性研究的方式,通过访谈、电话、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等形式,与“新市民”家庭进行深入地沟通,发现“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新特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新市民”子女的社会融合。现总结如下,以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新市民”家庭教育的新特点及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通过对考察结果的总体分析,“新市民”家庭教育出现的一些新特点如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和亲密化、家庭教育文化的多元化及家庭活动集体化等,对儿童的社会融合均产生着较大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家庭教育观念其实就是父母或家长的教育观念,是指父母或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子女发展以及子女如何发展所持有的基本、整体的观点,而且家庭教育观念是一个深受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影响的概念,其内涵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其实,“新市民”本身的发展就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他们在时代大潮的推动下,从农村走向城市,随之在城市落户,逐渐与城市生活、城市发展融合在一起,他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受城市文化教育的耳染目睹,“新市民”家庭教育中出现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家庭教育观念日益受城市教育风尚和各种教育传播媒介的影响,出现潮流化倾向。新市民家庭教育观念受“社会性感染”的影响,出现的这种追随潮流的趋向,使他们逐渐抛却或调整自己原有的教育理念。在优生优育方面,认同“只生一个孩子好”,在儿童观、儿童教养方面等迅速的与最新流行的教育理念相适应,基本保持和城市家庭教育新理念同步。在教育行为的选择上更趋向于合理、科学,更趋向于城市认同的方式、方法,因此,这一点在促进“新市民”子女与城市文化、城市生活的和谐共生上具有较大的意义。当然,潮流化也隐含着从众化的意味。在受从众心理、攀比心理、补偿心理的驱使下,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城市孩子水平,是“新市民”的普遍心态,并由此背负更大的压力,也失去了原本朴素、简单的农村特色。“新市民”家庭教育观念的潮流化倾向在子女教养方面最突出的表现是:“新市民”用于子女教育投资的消费大大增加。通过对五个家庭的访谈得知,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音乐艺术方面有所了解,一方面出于让孩子获得多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以弥补自己从未受到这方面教育的缺憾。因此,“新市民”家庭大多为孩子购买各种乐器,送孩子上美术班、音乐舞蹈班,甚至为孩子聘请家庭教师,专门对孩子进行辅导。较大的家庭教育投入的动力来自于年轻的“新市民”“超越自己、超越农村”,“不再过苦日子”的普遍心态,希冀通过各种各样专门的培训教育提升孩子未来在城市生活的竞争力,不再像自己一样历经打拼的艰辛和磨难。这种对教育的过高期望,导致新市民不惜代价对孩子施以“英才教育”。这种倾向,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过多占用了孩子游戏娱乐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占据了孩子们在其它形式中进行社会融合教育的时间,从而丧失了和城市孩子进行交流沟通的机会。

(二)家庭亲子关系平等化、亲密化对儿童社会融合的影响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