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校教育科技创新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本文作者:张凤武 单位:黑龙江科技学院
通过深入学习邓小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一系列关于科技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领会了中央关于加速科技进步、推进科技创新的精神实质,认清了黑龙江省科技学院科技工作的现状、面临的形势以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一、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进一步提高对高校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我国高等学校科研几乎从零起步。1956年,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向科学进军,在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的领导集体的直接关怀下,我国制订并实施了科技、教育十二年规划,高等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高校的科研工作也逐渐开展起来。特别是60年代初,高校科研纳入了国家计划,作为科技事业重要方面军的地位基本确立,科技工作便迅速发展起来,为研制成功“两弹一星”和国家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十年“”,高等学校经历了一场大劫难,使得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已经缩小了的差距又拉大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1977年以后,邓小平同志对科技、教育作了一系列精辟论述和重要指示。邓小平同志关于“高等学校是科研的一个重要方面军”、“重点大学既是办教育的中心,又是办科研的中心”、“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要从教育抓起”、“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等论断,指出了高等学校科技工作的地位和使命,揭示了科技与教育的内在辩证关系,突出了科学研究应当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战略思想。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更是对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预见性的论断,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指针。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是最具时代特征和前瞻性的教育理论,为我国制订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宏观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教育思想,是其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科技、教育事业的理论基础和根本指导思想,一直是高校科技工作的行动指南和强大动力。
1982年,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1985年,又作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依靠、面向”方针的贯彻,体制改革的开展,大大地解放了科技生产力,把科技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了国民经济服务的主战场,为科学技术发展开创了广阔天地和有利环境,使我国科技事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新时期,高等学校的科研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使蕴藏于高等学校的巨大科技潜力得以发挥,成为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的一支主力,成为了科技攻关和产业化的重要力量。1990年,国家教委、国家科委联合召开全国高等学校科技工作会议,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就与经验,部署了新时期的科技工作。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赋予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1998年5月4日,总书记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纪念大会上,高瞻远瞩地提出:“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又说:“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索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并给予较大投资,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最近又指出:“形势发展很快,我们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相当不少。所有的问题,都要通过改革加以解决,在创新中寻找更好的办法”、“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朱基总理在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们面临问题的关键”。这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同志“发展才是硬道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千头万绪,每一项工作都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是教育观念必须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随着社会历史进程而不断发展的动态概念。因而教育观念不能一成不变,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如果我们能够适时地突破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就必将极大地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
二、超常规跨越式抓好学科建设,发挥高校建设的龙头作用,促进学院人才培养上水平
大学是为社会的未来培养骨干人才的教育基地,它应当是综合性的和多学科的,即在同一所大学中应当包括文、理、工、经、管等众多学科。因为这样,才有可能在广阔的科学文化背景上培养出多种多样的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的骨干人才,因此,大学要进行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点和优势。各学校都在把硕士点、博士点的申报当作学校的头等大事,这项工作成功与否关系到学校的存在与发展。黑龙江省科技学院作为没有硕士点的院校,要实现零的突破,必须突出学科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更新观念,统一思想,超常规跨越式抓好学科建设,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下面谈谈我对我院学科建设的看法。
(一)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
1•学科结构的基本调整和优化。单科性学院不利于人才培养,实现我院由工科向多科、综合性科技大学转变,是学科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2•对已有学科内涵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快,因此,学科内涵要提高,要适应科技发展的趋势,要把我们已有的矿物开采与加工等特色及强势学科提高到省内乃至国内前沿水平,这是学科内涵发展的目标。3•对已有学科宽度的拓展。没有宽度很难有深度,我院已有学科所含专业太少,因此,我们的学科建设要从本科人才培养和增加专业数抓起,这是学科建设的基础。#p#分页标题#e#
(二)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1•把国家、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作为学科建设的基本点。2•要适应世界科技发展趋势,贯彻好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指示。3•从院情出发,从已有基础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选择地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三)学科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1•延伸、拓展的办法。主要是在现有学科内拓展专业,如矿业学科拓展安全工程、环境工程专业;机械学科拓展材料工程、工业设计专业;电气及计算机学科拓展电信工程专业;管理学科拓展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2•交叉、综合的办法。使不同的学科交叉、综合形成新的学科专业,如计算机科学与数学交叉、综合,形成相应的理学学科专业,建筑与管理交叉、综合,形成工程管理专业等。3•自我提高的办法。在现有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将专科专业发展成本科专业,从而增加新的学科,如文、法等学科专业。4•分化、发展的办法。从母体中分化出新学科,并加以发展,如从管理学科中分化出经济学科等。5•引进、兼并的办法。为早日建成科技大学,学科建设不能亦步亦驱,要跨越式前进,利用一校两地三校区的优势,引进外校已建成硕士点的学科,直接为我所用,兼并有特色的中专、专科学校,扶持其成为我院新学科,如艺术类等。
(四)学科建设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
学科建设、学院发展,人才是决定性因素。我院要把以培养、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为核心的“人才战略”列为学校的一号工程。对学术带头人和回院、来院工作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在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上采取特殊优惠政策,如:扩大住房面积;在北京、哈尔滨建博士、博导住宅楼及相应的研究所;对回院、来院工作的博士给予5~1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设立硕、博联谊会,联络感情,交流学术,相互激励,共同进步;对愿意来院工作的博士给予不少于5万元的安家费;给学术带头人和博士配备工作室或研究室及科研助手;提高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的津贴;创造条件安排学术带头人和高学历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访问、进修和参加高级别学术会议,使他们继续跟踪学科发展前沿,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学院及科研主管部门下大力气为学术骨干争取纵向课题和科研工作条件。
(五)学科建设的主要措施
1•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龙头,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把我院由矿业型院校转向科技型的重要保证和根本途径。为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科建设在学院各项工作中的龙头作用,坚持不懈地认真抓好。已有的四个重点学科特聘岗位教师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抓实干,把组织领导本学科的建设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学术带头人,更是学科建设的组织者,对外联系的公关家。不仅仅是系主任,更重要的是学院委派学科建设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不能只局限于本系内部,应按学科跨系部联合。学院将大力支持学科带头人的工作,帮助他们树立权威,在学科建设上使他们真正成为核心。2•重新制定2002年前的建设方案和长远的学科建设规划。2002年前的建设方案的核心就是确保硕士点申报成功。按照申报要求从学术队伍的主要带头人、有明显特色的科研方向、高质量论文、出版专著、教材、科研获奖、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等方面,一项一项制定出建设目标和具体措施。按照科技学院向科技大学升级的要求,制定出长远的学科建设规划。在制订设备采购计划时既要考虑近期需要,也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3•四个重点学科的论文质量、专著和科研项目有较大提高,并达到申报硕士点条件。科技处协助各重点学科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每年至少有一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每个学科必须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每年至少发表2篇论文;学院将资助出版学术丛书,2002年前每个学科至少出版1本学术专著。4•狠抓成果获奖工作。一方面,科技处和教务处要重点协助各重点学科申报省级以上科研奖励和教学成果奖;另一方面,借助外力,采取资源共享的办法在短时间内获得省级以上奖励。5•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按照上硕士点的要求,采取一切可用办法,引进科研成果丰富、有一定影响的博士和博士生导师为我所用。6•加强评估与管理,为学科建设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学院将对重点学科进行立项管理,签署责任状,制定相应的检查与评估体系,进行学期和年度检查、评估。7•加大汇报、走访与宣传的力度。积极与国务院学位办和省教育厅学位办及有关专家联系,收集最新动态和信息,及时沟通汇报我院的学科建设情况,发现问题马上解决,避免工作上的漏洞。定期出版《黑龙江科技学院学科建设动态》,报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及时宣传报告我院的学科建设工作。8•选用有较强工作能力的人员到学科办工作。给担任系主任的学科带头人配备助理,负责日常管理。让学科特聘岗位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领导与组织本学科的建设。9•学院在2002年适当时间组织模拟申报工作,聘请学科专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对申报材料进行预评估,提出差距和不足,加深与专家和领导的信息和感情交流。
三、突出与强化科技工作,为提高办学水平和服务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我院科技工作一是科研整体水平还不高,具有优势地位的科研主攻方向、科研特色还不突出,科研条件和实验手段还比较落后,项目完成的质量还不令人满意。二是科研队伍的结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学术水平增长不快,学术梯队建设还不够深入,科研队伍之间仍缺乏团结协作精神,没有形成合力和规模。三是成果水平不高,获奖项目数量少,代表学院特色并在本行业、本地区占领先地位的成果较少,具有影响力的专著和高水平的论文不多。四是科研潜力还没有真正充分挖掘出来,项目经常是由少数几位教师承担。五是科研开发基础条件还比较薄弱,能代表行业和地方优势特点的项目偏少,加之地方经济环境发展较慢等因素,制约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未来几年是我院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工作都要上水平,尤其是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必须靠强有力的科研支持。从我院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看,把科技工作搞上去是当务之急。
(一)强化科学研究,提高办学水平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全员的科技意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扎扎实实地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省、市技术创新大会精神。在全校上下形成浓厚的科研氛围,让广大干部、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深刻理解科技工作对学院素质教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的支撑作用,引导广大教师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各层次的科学研究活动。同时要创立新机制、出台新政策、创造新条件,引导和支持广大教师、科技人员,瞄准国家、省、市急需发展的科技攻关新领域,研究承担高水平、规模大的科研项目,推广和转化科研成果,创办高科技产业。通过科技的牵动作用,逐渐形成新的学科和学科带头人。#p#分页标题#e#
二要通过政策导向,完善激励、竞争和约束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全院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学院将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验设备配置等方面创造出更有利于科研工作的环境和条件,促进广大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对承担高水平大规模项目、获得高层次科技成果奖,以及在科研成果转化与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按政策给予重奖。对科技工作好的单位,学院将在项目立项、队伍建设、实验设备投入上给予倾斜和重点支持。抓好抓实各级人员科研工作量的考核,严格执行科研工作量考核制度和办法,实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
三要加强学术带头人培养和学术梯队建设,形成学术水平高、攻关能力强、协作精神好的科研群体。学院将对各学科和学术梯队提出具体要求,实行定期考核,滚动管理,论功行赏。同时加大各研究所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组建力度,主动出击,内外联合,多方挂靠,发挥特长,加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科研集团军,以便承担高水平、大规模的科研课题及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四要抓住科研发展战略和主攻方向,形成我院自己的科研特色。要紧紧围绕煤炭工业、黑龙江省和鸡西市经济发展需要,选择我院基础好、实力强的锚杆支护技术、煤矿安全技术、工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粉体工程技术、洁净煤技术、新材料及表面工程技术、电气自动控制技术、矿山机械及其自动化技术、计算机信息与管理技术等,继续扩展研究范围和服务领域,加大配套经费的投入力度。矿业学科不能仅局限于煤炭,还要在石墨、硅线石、钾长石等重要资源上研究攻关。其它通用技术学科要找准自己的研究层次和位置,下苦功夫,在本研究领域占领一席之地。同时,组织多学科力量加强洁净煤技术及煤炭清洁生产技术的基础研究及应用开发研究,要敢于探索,适时抓住我国环保政策的趋势和走向,积极快速地进入环保研究领域。促进这些研究方向早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使我院真正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强有力的技术依托基地,为在更多的研究领域发挥作用创造更大的效益做出我院应有的贡献。
五要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巩固已经打开局面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形成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承担基地科研任务时,要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实实在在深入现场,千方百计提高这些基地所占的科技工作份额。同时还要解放思想,开拓性地挤入其他经济环境好的科技市场,建立新的科研基地。要充分利用学院科技优势,与企业联办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开发中心、成果推广中心等产、学、研联合体。尤其要组织实施几个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竞争能力强的产品,打出学院的品牌。
六要大力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学院每年将拨专款资助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水平的学术会议,各系部也要从创收中划出专款给予支持。重点学科要在学术活动中担任主要角色。各学科建设带头人、专业建设带头人、课程建设带头人,每学期都要在学院或本系、本教研室内交流本学科的学术动态,通报最新科技成果,要举办面向全院师生的学术报告会。有步骤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及开展其它科技活动。继续利用以往建立的校际关系,扩大与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的交流,争取在矿业、化工、自动化、机械、复合材料、切削技术等领域寻求合作,促进我院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以上措施,使我院“十五”前期年科技经费达500万元,末期达到1000万元,“十五”期间争取完成科技经费3000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0项以上,出版学术专著10部以上,发表学术论文1000篇以上,进入SCI、EI、ISTP、CA等著名检索的论文要有新的突破。力争完成一批对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
(二)加强园区建设,促进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
科技园区是产学结合的重要基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器,是学校与社会之间良性循环关系的桥梁,是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科技园区可以提升学院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院科技园区建设规划为一园、二区、三个市场、四个基地、五个支撑产业,即:以科技学院、鸡西大学、矿务局工学院三所学校校园为基础,构成黑龙江科技学院高新技术园区的中心园。以中心圆为核心分为鸡西分区和哈尔滨分区,鸡西分区重点为产业开发区,哈尔滨分区为科技开发区。逐步形成科技、人才、信息三个市场。科技市场是科技成果交流中心,主要功能是科技成果的引进、转让、交易;人才市场是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库、专家工作站,主要功能是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智力支持;信息市场是信息交流中心,主要功能是技术、经济信息收集、输出服务。从而使园区成为人才信息基地、科技开发基地、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科技产业基地。借鉴其它园区的经验,随着园区建设和科技产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为完善园区功能,要逐步开办一些支撑性产业,主要是经济贸易业、商饮服务业、文化娱乐业、房地产业、中介服务业。
为实现上述设想,一要加强与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联系,将国家所给予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在地方政府得以落实。二要发挥学院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对院内在研项目实施过程问效和再论证,对适于在园内转化的成果边研究边筹备转化;对以往成果登记整理,研究转化的可行性和方案。三是强化外引内联,加强调研和信息收集。将适宜项目首先推入校办产业进行试产试销,逐步产业化。四要将黑龙江科技学院高新技术园区科技智力开发中心运转起来,将有项目有潜力的系部和教师吸入中心,开展业务,扩大经营范围。五要选准好的项目向省市申报,争取获得资助和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