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思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思路

本文作者:周绍森

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这既是运用邓小平理论,指明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也符合世纪之交高等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正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促使知识经济这一新型经济模式的产生和迅速发展。只有教育、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才能使“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使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稳定发展。据此,我认为,如何大力促进高等教育、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既是当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大讨论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是跨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根本途径。

一、邓小平教育理论揭示了教育、科技、经济的相互关系

我们当前进行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和跨世纪的高等教育改革,应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首先要领会其精神实质。我体会,邓小平教育理论的核心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高度出发,以发展生产力为主线,揭示出教育、科技、经济(含社会发展,下同)构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发展整体。小平同志以放眼世界的气魄,把握时代精神,高屋建瓴地把教育与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直接联系起来。他不是把教育作为孤立的事物来看,而是从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战略高度来看待教育,揭示出教育、科技、经济之间的本质联系,指出它们构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辩证统一的发展整体。其中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二层,发展生产力主要靠科学与技术。针对当今世界(尤其在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已超过其它生产要素贡献的总和,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第三层,发展科学技术要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小平同志的整个思路就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的基础又在教育。这样就通过发展生产力这条主线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科学技术与教育从本质上联系起来。早在1977年小平同志就强调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1992年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讲得更清楚:“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并明确指出:经济、教育、科学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这就是小平同志教育理论的核心,把握了这个核心,就把握了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教育改革的方向。这个理论核心决定了社会主义教育目的,也指明了我们改革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方向。邓小平同志教育理论的核心实质是从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来揭示教育的本质与功能,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发展。马列主义、思想在教育问题上,主要研究教育是从属于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在任何阶级社会,教育都有阶级性,教育作为培养本阶级的接班人,为巩固和发展本阶级的政权利益服务。但是只强调教育的阶级性是不全面的,过分地强调阶级性甚至会走向反面。十年“”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大革文化的命,结果使国民经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小平同志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地位和作用的基本观点。他指出:“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的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深刻地说明,劳动力培养靠教育,科学技术发展也靠教育。人在受教育期间,是一种可能的劳动力,通过教育才能使他们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从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教育是通过劳动力再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再生产,为发展生产力服务。因而,教育具有生产性,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教育这种生产性,以及它与生产力发展的本质联系,深刻地提示了教育的本质与功能。正因为教育不仅具有阶级性,而且具有生产性,即教育具有双重属性,所以必然同经济振兴、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紧密联系,互相促进,融为一体。小平同志站在历史高度,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方针。同时,他明确指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强调在现代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培养人的手段,“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小平关于教育、科技、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新发展,是对现代教育理论的巨大贡献。

邓小平正是对教育、科技、经济互相关系和教育本质与功能的深刻认识这一理论核心出发,构建了教育理论新的大框架,形成了教育理论的完整体系。一是确立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战略重点地位;二是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战略思想;三是确立了教育应承担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战略使命;四是确立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方针。也正是邓小平教育、科技、经济发展一体化的思想,为党中央制定“科教兴国”宏伟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具有跨世纪意义的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主席郑重宣布:“要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依法治国等基本方略,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世纪。”

二、当今世界高教改革的潮流是促进教育、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

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是“用马克思主义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并强调“这是邓小平理论鲜明的时代精神。”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科技、经济相互关系的精辟论述,对教育本质、功能的深邃认识正是来源于对当今世界的敏锐观察与深刻剖析,是对现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高教改革的高度概括与升华。从世界的近、现代史来看,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伴随的产业革命都会导致一场高等教育的大改革,推动高等教育一次大的飞跃。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以蒸汽机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相伴随的产业革命,引导世界高等教育出现一次大的改革。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洪堡倡导了大学应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思想,柏林大学首先突破经院式教学的旧人文教育模式,开创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大学教育的先河。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以电的应用为标志的科技与产业的第二次革命,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美国以及后来扩大到欧洲等地出现了以“康乃尔计划”和“威斯康星思想”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第二次大改革,高校走出“象牙塔”,逐步形成“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高等教育三大功能。20世纪中叶,计算机问世后,引发了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空间与海洋技术等一批高新技术群体相继出现,并迅速形成新的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生产力迅猛发展。#p#分页标题#e#

现代科学技术呈现高起点、高速度、短周期、综合化、整体化态势。新兴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人文学科与科学技术学科互相渗透、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强烈辐射和全面渗透,正在导致以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为特征的第三次大改革。在我国,这种融合和渗透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说:“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改变着现代社会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极大地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推动着整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产业的经济增长率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GDP增长的70%来自科技进步,日本65%,我国25%;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为80—90%,我国为30—40%。这就使经济模式由第一次产业革命中“劳动经济”(劳动力密集型经济)、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资源经济”(资源密集型经济),向“知识经济”(知识密集型经济)过渡。冷战的结束,多极世界的形成,经济竞争更加剧烈;而经济竞争,国家整体实力竞争,包括政治、军事上竞争,归根结底都是科学技术竞争,高素质、高水平人才竞争;高等教育成为这场竞争中的制高点,谁能抢先占领这个制高点,谁就能赢得这场竞争。在这场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推动下,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世纪之交,一场新的高等教育改革正在世界各地蓬勃展开。美、德、日、俄、韩等国家的政府或高教界都纷纷出台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对策措施,都在探索如何主动参与、积极推进这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都在探索在现代科技革命、经济竞争中高等学校新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新的发展方针。

在这场新的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中,高等学校的功能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既不限于第一次改革中“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也不限于第二改革中“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第三次大的改革是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紧密结合、融为一体。也正是这种教育、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了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促进了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源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高等学校成为科技革命、经济竞争中的人才源、科技源、信息源和动力源。1997年7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高等教育会议上,中国国家教委周远清副主任提出:“在21世纪,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使高等学校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21世纪将是教育的世纪”。所以,可以说跨世纪的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大潮是教育、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是教育、科技、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三、跨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是大力促进教育、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

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给高教改革带来极好的历史机遇,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转变、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高教改革提出极为重要而紧迫的要求。面向新的世纪,我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应当是,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在观念、体制、模式、途径等方面,全方位、深层次地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实现教育、科技、经济发展的一体化,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新体系。

第一,促进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首要的问题是必须大力改革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特别是改变“为教育而教育”的封闭式教育观念,树立“大力促进科技、经济发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开放式教育观念。长期以来为教育办教育的观念禁锢着人们头脑,学校从自身的需要来考虑事业发展,单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的质量。在新旧体制交替、新旧习惯冲突、新旧观念碰撞的背景下,必须以邓小平教育理论为指导,在人才质量观和事业发展观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转变。在人才质量观上,要从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出发,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出发来研究人才质量问题。应重点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自身发展的个体和群体新要求,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世界高新技术革命对未来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新要求,研究21世纪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的新要求,制定21世纪各类高级人才的培养标准体系和人才培养的总体改革方案。在事业发展观方面,要从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上来考虑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既不能超越社会经济需求而盲目发展教育,又不能因教育发展滞后而束缚经济的发展。在突出质量、效益前提下,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真正起到教育促进经济、科技发展,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第二,促进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必须从改革教育体制抓起,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高教管理新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然带来科技与教育体制改革。在相继出台了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和科技体制改革决定之后,中共中央在1985年公布了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济、科技、教育这三大体制改革决定互相呼应,联为一体。小平南巡讲话后,经济体制改革有突破性进展,促进了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加快,近几年取得显著进展。但是,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加大力度,大力推进“共建、联合、调整、合并”八字方针的贯彻,力争取得新的更大的突破性进展。在高等学校改革管理体制、调整结构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同时,还应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工厂企业的合作办学,实行全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教育、科技、经济体制改革共同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第三,促进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起适应21世纪经济、科技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和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是育人的主要手段,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必须落实在建立起面向21世纪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通过扶新、改老和发展交叉、边缘学科,使之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要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继承人类历史上优秀成果,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文化素质高的新型人才;要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第四,促进教育、科技、经济紧密结合,必须改革教育途径,把产、学、研的结合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教育、科技、经济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促进、互相转化、辩证统一的关系,决定了实行产、学、研结合是高校培养人才、创造成果、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年的实践证明,产、学、研结合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校将科研成果转让给工厂、企业;第二个层次是高校人员将科研成果应用到企业,或者高校自己办高科技企业,使企业起着“孵化器”的作用;第三层次是高校进入企业在人才培养、科研、管理、经营、金融、投资等方面全面进行合作,高校对企业入股、甚至兼并。我们要大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大力发挥企业作为科研成果“孵化器”的作用,更要推进高校与企业全面合作。企业成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地,高校成为企业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基地,高校、企业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共同产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真正做到教育、科研、经济发展一体化。#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