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技术创新思路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素质教育技术创新思路,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素质教育技术创新思路

本文作者:刘振华

一、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深化改革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素质适用人才

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在进行商品生产的同时,还要进行人的再生产。商品生产的背后,或者说商品生产的实质是人的再生产。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的再生产除了计划生育这个重点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整体素质。科技创新关键是人才,培育人才的基础是教育。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如何面向经济建设培养适用人才,是我们应当十分重视的问题。我们山西的教育多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许多方面在全国也是领先的,但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应看到还有不少地方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一是相当数量的贫困家庭的适龄儿童的上学问题。我省属于中西部不发达省份,不少地方贫穷落后,基础教育薄弱,办学条件差,不仅教学质量低,更重要的是,“山里娃”的上学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二是各类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小专家”、“小能人”的培养问题。当前,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都认为,应当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包括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怎么样加快发展?措施之一就是大力培养这方面的“小专家”和“小能人”。太原市这几年餐饮业发展较快,但据我所知,里面的高级厨师和管理人员却有相当比重是外面来的。所以说,我们应当大力加强职业教育。三是高等实用人才的培养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省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在我省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我省要加速发展,还得继续培养适合山西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的成功优秀经营者,也需要进一步教育和提高。因此,加快发展我省的教育事业,难点是面向山西经济,优化调整教育结构。从长远看,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抓紧建立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生机活力和山西特色的教育体系。全省新世纪教育振兴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高质量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环节,继续把“两基”作为重中之重,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进一步抓好农村教育,特别是贫困山区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整体水平,逐步推进全省教育现代化。根据这样的思路和目标,出台了我省《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振兴教育事业的决定》。贯彻落实这一《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第一,适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调整教育结构。我省现有的教育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全省有17个博士点、162个硕士点,每年可以培养两万多名大学生。问题的症结主要是“学非所用”与“用非所学”的矛盾相当突出。一方面,我们培养的人才与我省的经济建设存在不相适应的问题;另一方面,急需的人才又一时培养不出来。调整教育结构,关键是要进一步强化坚持服从服务于山西经济建设的原则;坚持立足于现有教育资源就近就地转化的原则;坚持面向山西未来发展需要的原则。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就要算清这样几笔帐:一是全省每年的教育投入包括政府、社会和个人的投入总共多少,每年培养多少人,我们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投资多少;二是我省每年培养的大学生能够做到对口就业的能占多大比重;三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大学生、硕士生能为我省所用的有多少,流入外地的有多少,这些“东南飞”的“孔雀”主要是学什么专业的,属于什么类型;四是我省经济建设急需什么人才,在我省的人才队伍中属于外地培养的又占多大比重,等等。这几笔帐算清楚了,我们进行教育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目标也就明确了。当然,教育结构的调整,内容很多,包括布局结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等等。总之,我们一定要根据需要和可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山西实际,大力发展高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发展多层次的职业教育,积极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办学。

第二,以实施义务教育为重点,着力抓好基础教育。当前,我省义务教育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升学竞争仍相当激烈,各类教育之间缺乏科学的衔接和沟通,不少学生难以得到更多的选择和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有的地方存在检查评比“抓一抓”、达标过后“放一放”的现象,有的地方抓中间忽视两头,强调升学多,而对适龄儿童的入学巩固和对青壮年文盲的扫除工作抓得不够紧,即使“普九”了也还有个巩固提高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仅要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而且要溶合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依法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提供平等的条件和机会,不敢出现辍学现象;学校和教师则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学生平等健康地发展,使他们的基本素质都得到普遍提高。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德、智、体、美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努力使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实现“两基”是整个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难点在农村,特别是山老贫地区。省委、省政府决定,力争再用3至4年时间,使我省农村的基础教育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和发展。各级政府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加大投入,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经费。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要下决心进一步解决好中小学乱收费、乱摊派、乱集资的问题。

第三,要鼓励创新和重视实践,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总书记指出:“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当前,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切实抓好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的培养,抓好经济建设实用人才的培养,并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带动和促进全省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针对我省的实际,我们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包括发展各级各类职业中学,发展技工教育,发展在职教育等等。各级教育、经贸、劳动等部门要从我省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很好地抓一抓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职业中学和技工学校这几年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培养的学生无法就业,报考的少,很多学校面临生存危机。据说,前几年很吃香的电力、铁路等行业所属技校,实行市场就业后,招生也成了大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解决。从长远看,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要有一个快速的发展。经济后发优势需要多层次的大批后续人才来开发。只有积极培养和延揽具有创新能力的多层次、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山西经济的持续发展开拓不竭的源泉。#p#分页标题#e#

第四,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培育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各级政府要把优化教师队伍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继续努力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建立有效保障机制,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将教师住房建设列入安居工程规划。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解决当前我省博士、硕士点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加大高等院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要在与我省经济发展实际结合比较紧密的学科和领域,选择一批具有发展前途的优秀教育和科技工作者,送出去培养提高,在他们具备条件后,要带动和建立一批为我省经济建设服务的博士点、硕士点。与此同时,要严格执行教师资格制度,不合格的坚决不能进入。特别是要注重提高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的定期轮岗和交流制度,制订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教师向农村和薄弱学校流动。

二、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核心是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我省是一个老重工业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的位次却逐年后移,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所有制结构单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太低;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等等,而其中突出的矛盾是科技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后发优势产业研究开发不足。一方面,在煤炭等支柱产业市场冲击较大的情况下,没有培育出相应的后续产业予以递补;另一方面,在煤炭产业本身的精深加工方面也存在开发力度不大的问题,致使煤炭产业链出现了“断档”现象。二是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我省虽然储备了一批比较成熟的科研项目,但在组织开发和形成规模效应上做得不够,没有产生科技成果转化的联动效应。比如,我省研究开发的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属于领先水平,但在相关的领域却没有充分应用起来;再比如前几年我们通过实施“831”工程,虽然也促进了一批科研成果的转化,但转化并不理想,致使我省人才外流的同时,也程度不同地出现了知识和技术的浪费和外流现象。我们推进科技创新,就要首先从这些方面下手。

最近召开的省委七届九次全会,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抓好五项创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人才机制创新、环境创新和观念创新),实现三个提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提高全省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发展思路。这是当前我省贯彻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搞好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工作就要紧紧围绕这个思路来安排和部署。坚持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原则,在调整中发展,在创新中提高,是2000年全省工作总体要求的核心内容。在调整中发展,就是要紧紧扭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条主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在创新中提高,就是要瞄准世界经济科技制高点,努力实现全省经济工作的整体创新。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加强科技创新,主要是贯彻落实好出台的我省《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这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当紧的是要围绕培育后发优势,围绕促进成果转化,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要抓好应用技术的研究推广。重点是要围绕培育后发优势产业展开研究。首先要紧紧盯住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依托传统产业,培育后发优势产业。当前,要突出抓好清洁能源、特钢和有色金属、重矿机械设备、水泥和玻璃制品、环保、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抓好“煤—电—铝—铝材加工”、“煤—焦—化工”和“煤—焦—铁—钢—钢材”等三大产业联动项目的技术研究,并以此为依托,在新材料、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精细化工、医药等领域努力研究开发一批名、优、特、新产品。这项工作要由省科委牵头,省经贸委、计委、教委等部门密切配合,组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大中型企业联合攻关。争取尽快拿出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优势产品来,做到研究一批,储备一批,开发一批,发展壮大一批。其次,要依托地方优势,抓好先进实用技术的开发研究。比如,干鲜果、小杂粮等在我省有生产的优势,但如何组织改良品种、加工转化,我们研究少,开发不足,既没有形成系列化产品,也没有见到好的效益,更谈不上占有市场份额、打出我省的名牌了。再比如,铁在我省储量丰富,但我们除炼钢外,也没有很好地研究,因而我们生产的产品大部分是初级产品,很难产生持续可观的市场效益。全省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就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强研究。

第二,要抓好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工作。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省广大各类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省已经研究产生了一大批有应用推广价值的科技成果,但由于开发能力不足,没有完全转化成现实生产力。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既是对科研人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检验,也是对科技成果是否符合市场需求的检验。当前,要瞄准科技制高点,选择一批易于开发的科技项目,面向市场,集中开发,促进其从实验室走出来,尽快转化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特别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转化:一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推广,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实现转化;二要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运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上实现转化;三要适应市场需求,在市场中选项目,在市场中搞研究,在市场中求发展,努力在开发具有竞争力的潜力产品上实现转化,等等。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企业开发生产出高技术含量、能占领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的产品。

第三,扎实有效地推进产学研结合。这是我省实现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有效途径。企业要充分利用资金、市场等优势,主动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起开放、稳定的合作关系,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合办或共建企业技术创新机构,增强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能力。科研院所要转机制,走企业化经营之路,积极与企业合作或直接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研究开发与生产营销一体化,缩短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周期,逐步建立现代科研院所的管理制度,形成知识创新的新方向、新模式、新机制和新队伍。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建立科技企业和科技孵化园区。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人才集中、知识密集的优势,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组织科技攻关,加快技术开发,推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要依托现有重点学科,创办大学科技园区,培育一批由企业和社会参与合作,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高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高校和产业界之间要打破相互封闭格局,在人才培养、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鼓励企业在高校建立研究机构,高校要与企业联合创办技术开发中心。鼓励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卫生防疫医疗等提供各种服务。#p#分页标题#e#

三、努力营造教育、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教育、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包括以院所、高校为主的知识创新,也包括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的体制与机制创新,还包括建立市场化运作的中介服务等。只有强化各个创新要素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各个创新相关机构的密切合作和相互促进,才能获得较强的整体创新能力。加强科技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推动教育、科技创新的有效工作机制。

首先,各级政府要积极创造有利于教育、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推进教育、科技创新,各级政府必须发挥好规划、调控、引导、服务等作用。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要积极制定知识要素参予分配的政策,制定鼓励高科技人才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政策,制定奖励科技开发有功人员的政策等等,为技术创新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撑。同时,要充分利用财政调控手段,优化资金投向,既要注重投入和规模,更要注重产出和效益,增强资金投入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的引导作用。

其次,要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努力创造有利于教育、科技发展的市场环境。重点是加快培育资本市场,逐步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技术市场,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人才市场,打破“终身制”、“部门所有制”等对人才的限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齐全、运作有序的多元市场体系。此外,还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逐步消除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各种不平等竞争,保证竞争主体平等、竞争手段公平正当,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第三,要建立健全各种中介组织,创造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全局观念和协作意识,采取积极措施,从经济、科技、教育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全方位支持教育、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技术服务机构、信息咨询公司等中介服务组织。一定要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巨大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技术创新,在全省上下管理营造激励创新、敢于创新、推动创新的社会环境。

四、精心组织,统筹安排,认真贯彻落实好会议精神

首先,要切实加强对教育、科技工作的领导。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教育、科技工作十分重视。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教育、科技工作放在重要议事日程,与经济工作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落实,坚决做到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定期研究教育、科技工作的重大问题,党政“一把手”要全面负责,亲自部署,亲自抓好督促检查。

其次,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尽快把这次会议的精神传达好、贯彻好、落实好。这次会议我们把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技术创新工作会议一并传达,在认真研究、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出台了我省的两个《决定》和一个《办法》,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对于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提高全省人民的整体素质,具有全局性意义。同时,要结合地方和部门的实际,尽快提出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要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省委、政府两个办公厅以及省教委、省科委要抓好督促检查工作。大家在贯彻当中的困难和问题也要及时向上反映,共性问题集中解决,个性问题随时解决,争取把问题解决得快一点、好一点。

第三,要抓住重点,把握全局,统筹安排。岁末年初,各项工作任务很重。地市厅局的“三讲”教育第二阶段大部分已经结束了,下一步主要是开好民主生活会、搞好整改。大家要处理好“三讲”和工作的关系,处理好当前工作和明年工作的关系。抓住重点,把握大局,选准突破口,争取为明年工作打好基础。按照省委七届九次全会的部署狠抓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工作的大局。教育、科技工作要积极为这个大局服务。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自觉地站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列,高度重视教育、科技工作,坚持运用科技技术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以“一增三优”为主攻方向,以发展潜力产品为切入点,加速我省经济结构调整,是当前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各级教育、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全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献计献策,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