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发展启示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教育科技发展启示,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教育科技发展启示

本文作者:王卫华 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地位上给予高度重视,通过大力扶持,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产转化率高,这其中都离不开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由此,科学技术成为教育的主要关注对象,而它们对教育领域所产生的影响也使它们成为现代教育中最重要的思潮之一。如何称谓这一教育思潮,使它既能反映出思潮的实际情况,又不至于扭曲或狭隘?有学者称之为科学主义思潮或唯科学主义思潮,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叫法,取与人文主义思潮相对之义,但它恰好有与人文主义相隔绝之嫌,并且不符合此教育思潮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学者认为可以肯定科学主义中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故取名为科学思潮,但它却忽略了教育中的“技术”部分;还有学者称呼它是科技主义思潮,照顾到了“科学”和“技术”,但它同样也与人文主义思潮相对,显得封闭而不能通融。毕淑之和王义高教授在《当今世界教育思潮》中称它为“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我觉得这倒是一个很贴切的称谓,既表明了思潮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持有一种开放性,符合当今科技与人文思潮相融合的大趋势。

一、教育科技取向思潮产生的背景及现实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1]P35教育思潮是社会文化意识的表现,也是社会的产物,一定的教育思潮,是在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础条件上,由人们的需要和社会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

(一)文化方面的原因

古希腊时期,科学是孕育于哲学之中的,柏拉图的“理念”就含有一定的科学之义。到了亚里斯多德,他开始强调人的理性,认为“人是理性的动物”,他还把人的知识一分为三,其中一类便是“制作的知识”,类似于今天我们所讲的技术。近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因为已有经典的欧几里德几何学、天文学、力学以及形式逻辑、修辞学等知识作为基础,所以,经过文艺复兴的洗礼,人们的理性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们要求摆脱神性,使自己能够科学、自由地探索自然的奥秘。到了16、17世纪,崇尚科学和技术的一大批思想家应运而生,培根、霍布斯、笛卡儿、洛克等是典型代表。培根是科学技术的主要倡言人,他说:“科学的真正合法的目标,就是给人类生活提供新的发现和力量。”[2]P12与培根相似,霍布斯直接提出了“人类最大的利益就是各种技术”的口号。笛卡儿则认为科学是人类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当一切知识都成为科学知识之日,就是一切人生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之时。为此,他还特地构想出了一棵“人类科学之树”,其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和自然科学,树枝是医学、机械学及伦理学。洛克为科学教育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论述了科学教育的心理学原理,为科学教育提供了心理学基础。

18、19世纪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主要是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确立其合法地位。这种思潮起源于17世纪的法国,当时,人们凭借感性经验,认为科学和技术就是追求真理、有效地控制自然以及能够高效解决人生问题的一种正确途径。而他们的反对者,则把他们的这些主张贬斥为“科学主义”。到了18世纪,实证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孔德总结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是形而上学阶段、神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实证阶段即科学阶段。他认为,在这一阶段,一切知识都应该遵循实证的原则,而且,只有观察到的以事实为根据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独立于科学之外的哲学是不存在的。科学主义的观点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到了19世纪,科学主义终于完成了其理论形态的变化,在整个哲学领域获得了一席之地,并逐步演变成具有一种完整理论体系的哲学思潮,而它也成为了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和技术在很多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两者之间的联系也日趋紧密。作为它们理论基础的科学主义在20世纪初也发展成为逻辑实证主义、非理性主义和历史科学主义等流派。它们继续对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发生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之前,科学和技术并没有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从劳动中分离出来,它们只是作为一般的知识和技能附着于劳动者身上。到了18世纪中后期,随着蒸汽机的发明以及随后开启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使技术对生产力的作用突显出来,“资产阶级在不到100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P256而此时,科学还落后于技术。“这种情况持续到19世纪中叶之前,其间人们沿着生产经验———技术发明———科学总结的路子逐渐突出科技的生产力作用,科技仍未作为独立生产力要素发挥作用。只是到了19世纪中叶第二次产业革命起步之后,出现了科学先导于技术和生产的现象,人们开始遵行科学———技术———生产的逻辑公式。”[3]P65

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一般是起联结科技与生产的中介作用,但这个作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科技还处于原始、粗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状态时,教育作为科技与生产间的中介作用并不明显;当科技前进了一步,即以高于这种经验和技能之上的技术形态出现的时候,教育作为科技与生产的中介作用也随之提高;而当科学领先、技术继后、生产尾随科学和技术之后这一逻辑顺序(科学→技术→生产)出现了的时候,教育作为科技与生产间的中介作用便空前提高。”[3]P66在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进而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情况下,教育联结科技和生产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表现出来:第一,教育促进科技的发展。科学是基础,技术只是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方法,因此,要寻求科学的突破、理论的创新,首先就应该大力发展科学,这就需要依靠教育的科研功能。第二,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由技术转化为生产,这其间需要懂得一定科学原理和技术技能的人才,而这些人才的培养是离不开教育的。所以,基于以上两点,现在世界各国为了发展经济,都将教育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而在教育的诸内容中,科学和技术又格外地引人注目。

(三)政治方面的原因

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美国朝野为之震惊,普遍认为苏联教育的成功带来了科技实力,而科技实力的增强意味着国防实力的提高。在美、苏两国争霸的大背景下,美国于1958年颁布了《国防教育法》,开始基础教育的改革。由此,两国在教育领域,特别是在科技取向的教育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科技取向的教育在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人们普遍认为,21世纪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程度介入人们的生活。科技的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未来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教育的竞争,所以,世界各国都把教育的重点放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美国于1983年了《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又一轮“新基础”教育改革,改革的核心就是加强“科学”、“数学”、“英语”、“社会科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教育,以提高美国的科技教育质量。#p#分页标题#e#

1989年美国提出了更专注于科技取向的《美国2061计划》,该“计划”认为应重点发展“数学”、“科学”和“技术”等核心课程,其期限是从1985年至2061年。因为哈雷彗星曾于1985年接近地球,2061年哈雷彗星将再次接近地球,制定者希望他们尔后的孩子再次见到哈雷彗星时能带着领先的科学和技术。苏联从官方到民间,以及到教育主管部门,都采取了不同形式表达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如苏联教育部门为了分别指导普教、职教、高等教育和中专教育改革,于1984年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1985年了《苏联和各加盟共和国国民教育立法纲要》、1986年了《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等文件,这些文件虽然由于1991年苏联的解体而没有看到实施效果,但文件本身所反映出来的对科技教育的重视却是不容置疑的。除美、苏(包括现在的俄罗斯)两个超级大国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如英、法、德、日以及亚洲“四小龙”等,都通过各种形式强化教育的科技取向,以达到增强经济、军事和综合国力之目的。

二、教育科技取向思潮的主要内容

现代意义上的科技取向思潮虽是在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产生的,但它发轫久远,且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均有深厚的背景,并持续到现在,所以,它对现代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并不仅局限于教育,例如,影响广泛的未来主义学派就对未来社会的科技发展趋势有很多预测。本文只选取科技取向思潮中对教育影响较大的内容加以论述。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教育的科技取向广泛宣传

成立于1946年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站在时代的前沿,多次召开世界级科技思潮与教育改革的研讨会,发表了大量涉及教育的科技取向问题的报告和论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1972)和《世界教育危机———80年代的观点》(1985)。根据学者毕淑之和王义高教授的研究,现将这两本著作中有关教育科技取向的观点归纳如下。[3]P73

1.《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1)科学和技术从来未像现在那样显示它的威力和潜能。在20世纪后半期,知识爆炸性增长,整个人类史上90%以上的科学家与发明家都生活在这个时代。(2)科学发现和技术创造影响力惊人,其影响范围扩及全世界,其影响面涉及物质、精神、教育、文化、艺术、伦理等一切领域。(3)当前最能代表这个科技时代特征的两大革新系统是大众传媒和控制系统,而它们又都与信息相关,因此,这个科技时代也可以称为信息时代。(4)在此背景下,得出的基本结论是:科学和技术要成为任何教育中基本的、贯彻始终的要素,提高每个人控制自然力、生产力和社会力的能力,帮助每个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5)在此背景下,所有国家应将教育由科技以前的时代转到科技时代,建立满足人们所需要的科技教育体系。(6)科技革命带来的通讯网络,将改变传统的教育体系和方式,包括建立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教育模式。(7)科技教育的目的是走向科学的人道主义,培养完人。

2.《世界教育危机———80年代的观点》

(1)反对“回到基础去”的保守质量观,着力在以科技为主的前提下提高教育质量。(2)肯定了教育的科技取向措施,那就是突出数学和科学课程的教育;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问题,即缺乏这些学科的合格教师。(3)区别对待“科学”和“技术”,科学是技术之源,它比技术具有更大的普遍性。(4)肯定国际教育合作中的科技交流,但强调要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5)科技时代的教育应不断加强改革。(6)强调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运用的重要性。总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这两部著作,以其全球化的视野和它的权威性、感召力,加上它较为贴近教育实际的充分论述,使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广泛而深入地在世界各国传播,成为指导当今及未来教育不可或缺的研究文献。

(二)学校教育的具体践行

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并不只停留在人们的思想领域,它在学校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已有充分的体现,主要表现在科技取向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研究方法。

1.科技取向的教育目标。[4]P6920世纪60年代,基于美、苏两国争霸的需要,美国的科技教育目标大致限于少数“天才儿童”的培养。80年代后,在美国的《美国2061计划》中,科技教育目标转向了全体学生。这个由美国促进科学协会制定的计划,其全称是《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它的主要目标是:使所有的美国学生都能够从感情上和智力上参与到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科学和技术的实践活动中去。我国科技教育的研究者认为,在教学中,应使科学和技术相结合,基础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培养科学家,而是塑造有科学素养的公民和一技之长的劳动者。

2.科技取向的教育内容。[4]P71科技取向的教育内容通过相关的课程和学科体现出来,著名的国际教育课程STS就是一种科技取向的教育内容。“STS”是“科学、技术和社会”(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的英文缩写,最初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后来被其他西方国家接受,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中小学科技教育所推荐的一种课程模式。进行科技教育,首先是传授科技知识,这些知识是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在科学实践中所获得的关于客观世界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它们往往是通过一系列的概念和命题表达出来。学生学习这些内容,不但可以形成科学世界观,还可以获得充分的理论知识,为自己今后的研究奠定基础。科技取向的教育内容还包括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在科学发展史上,无数科学家在以他们的卓越贡献造福人类时,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也时刻激励着后来的年轻人。这些精神一般包括怀疑、求实、进取、创新、严谨、公正、合作、奉献等,我国科技协会把科学精神归纳为:求实、创新、协作、献身。这些概括为我们进行科学精神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依据。除此之外,科技取向的教育内容还包括科学思维训练、实践技能培养等。

3.科技取向的教育方法。[4]P74常用的方法有四种。一是发现法。它是指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而是由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像科学家那样发现规律或答案。布鲁纳非常推崇这种方法,他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索的过程,学生从中可以获得全面的教育。二是创造性探讨法。由美国学者威廉姆斯、帕尼斯、泰勒等提出,其基本顺序是“发问———思考———探讨———创造”,这种方法主要是为了强调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进而提出创造性的想法。三是实验法。它也是进行科技教育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对预先设定的假设进行判断,从而肯定假设或提出新的假设,直到得出一定的结论。实验法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以及实验兴趣。四是模拟创造法。它是根据科技教育的需要,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材料,指导学生按自己的构思,独立或协作完成某种科技作品,如模型、实物、论文或图形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能说明制作过程中所蕴涵的科学知识或原理。模拟创造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力、想像力和动手制作技能。除上述方法外,我国在科技教育活动中还探索出了其它一些有效模式,如“科学实践模式”、“少儿科学院模式”、“产业科技模式”、“多渠道并进模式”等。#p#分页标题#e#

4.科技取向的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的科技取向主要体现在教育研究方法的范式转换上,即由“哲学———思辨”的研究转向“科学———实证”的研究。在近代科学思潮的影响下,以康德、赫尔巴特、贝克莱等为代表的教育研究者一直梦想将教育学变成科学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但他们的这种努力却始终停留在“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之上,这种方法强调从已有哲学思想出发,推导出适合教育运用的各种理论,而这些理论一般和研究者的经验相符合。20世纪初,拉依和梅依曼开创了“实验教育学”,追求“科学———实证”的研究范式。他们认为,“思辨”的方法往往具有很大的抽象性,且与研究者的主观经验密切相关,并不具有科学所需要的精确性和客观性,因此,他们认为教育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挤掉教育研究的思辨性,而要采用实验、实证的方法。实验教育学对后来的教育研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都开展了普遍的教育实验研究,追求研究的科学化。

三、教育科技取向思潮对我国的启示

(一)我国教育科技取向思潮的发展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教育思想起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1919年,爆发,“科学”和“民主”成为当时的最强音,陈独秀、、鲁迅等人都从不同角度论及了科学教育思想。到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了打破国外对新生中国的封锁,我国又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响亮口号,其中,最典型的成果就是1964年试爆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十年“”结束后,“科学的春天”重新来临。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科学技术顿时成为舆论界的热门话题,同时,这一论断也为我国今后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科技教育的教改文件,如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1998年5月4日,总书记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的大会上强调:“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也明确指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是本届政府的最大任务。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了明确规定,课程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学者在解读这些课程目标时认为:知识与技能,就是重视科学知识的普及;过程与方法,就是强调科学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注重科学精神的培养。[5]P10由此可以看出,与世界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相呼应,我国注重科技教育的思想正在我国教育界全面展开,并日益深入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二)世界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对我国的启示

1.全面看待科技发展的功效。从世界教育的科技取向思潮来看,科学技术确实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国力提升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如美国通过实施《美国2061计划》等一系列教改计划,使其稳固地处于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战后的日本、亚洲“四小龙”本身经济基础并不是太好,但通过科技人才的培养,最后也达到了经济迅速发展的目的。但科学技术本身只能起到一个工具的作用,它并不能直接带给人们幸福。纵观世界这些年的发展状况,因为科技的发展助长了人们的无穷欲望,从而造成了现代社会的满目疮痍:人类居住环境迅速恶化,人们精神空虚、颓废。这都说明单靠科技的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注重科技发展的同时,不要偏废了人文教育,要加强人的精神的提升,强化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利用科技的力量去占有和掠夺。我国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这些其他国家发展的前车之鉴,更应该值得我们去重视。

2.我国目前应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现在的一般提法是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它对我国社会的长期健康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结合我国社会及教育的实际,我国目前还应大力发展科技教育,这正是哲学上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国古代是人文精神有余,而鸦片战争之后,却是科技发展不足。近些年虽说科技发展迅速,但离世界的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同时,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还是要靠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这些都要依赖于科技人才的培养。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仍是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质。